新晋江人创业先锋故事系列报道⑥ 黄劲煌:智能制造产业“吃蟹人”
这个暑假,来自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的多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深入福建省华宝智能科技公司车间,进行实地产业实习,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与传统工匠的无缝对接。对于华宝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长黄劲煌来说,这一次校企合作意义非凡,将助力华宝打造智能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劲煌是福建南安人,1998年因从事外贸代理进出口业务,与“中国鞋都”晋江结缘,也因此对这片创业热土深感亲切。
基于对鞋服行业的积累和对进出口业务的了解,2002年,黄劲煌走遍了陈埭镇的鞋材店,做起了配套式鞋材出口生意。
2005年,机缘巧合下,黄劲煌来到越南,开办了泉州商人在越南的第一家鞋厂。在越南的几年时间里,黄劲煌克服了“水土不服”的种种困难,开设了10多条生产线,年产能达到600万双。
渐渐地,黄劲煌开始尝试承接国际品牌的订单,而国际客户对于生产基地的认证十分严格。“当时越南鞋厂的原材料80%都是从晋江运输过去的。”黄劲煌介绍,考虑到供应链的配套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他决定在晋江创办工厂。在此背景下,2012年,福建省华昂体育用品公司应运而生。
黄劲煌把目光锁定于复古休闲、风格时尚的硫化鞋。因为该品类在当时市面上尚属小众,为了组建技术团队,黄劲煌煞费苦心,也走了不少弯路。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鞋厂上班?”在思考之后,黄劲煌认为,唯有“机器换工”才能解决这一难题。为此,他奔赴全国各大科技研究院,考察智能制造生产线。他甚至大胆设想,在产品合格率达标的情况下,一条流水线能否只需数个工人?
“有人说10块钱的鞋底不值得做智能化生产,但我认为机器换工一定是趋势。”作为晋江最早一批研发智能化生产线的“鞋匠”,黄劲煌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理想主义”,“我梦想能拥有一个智能化工厂——工人在舒适敞亮的环境里,每天产量一目了然,不愁订单,不愁品质,更不愁没工人。”
最终,黄劲煌决定与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签约,力求通过自动化改变传统制鞋的生产模式。“当时以为500万元就能‘烧’得出来智能生产线,结果不到1年时间1000万元就没了,才得到1条试样线。”从“0”到“1”,黄劲煌付出的不仅是时间和成本,更有吃下智能产业“螃蟹”的决心。
2016年,黄劲煌成立了华宝智能科技公司,扎根制鞋自动化领域,通过打造数字化柔性智能生产线,以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传统制鞋业提供机器换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3年后,黄劲煌团队所打造的第一条硫化鞋智能生产线在华昂体育成功投用,平均12秒生产一双硫化鞋,用工也从原本的68人降到8人,减少了75%。
“原本一条手工刷胶的生产线需要4个人,而一台机器只要设定好程序,6秒就可以自动完成喷胶,不仅能替代人工,而且喷胶的质量、剂量、强度也最好。”
有了智能生产线的助力,华昂体育吸引了不少国际品牌主动下单,平均每年产能达300万双休闲硫化鞋,3年来共生产900万双鞋品。
经过几年的技术沉淀,黄劲煌的团队已经成功打造并投入了12条智能生产线,总研发投入近9000万元。然而,黄劲煌仍未止步,他孜孜以求地寻找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并嫁接到制鞋生产中。
在黄劲煌看来,制鞋行业将成为一个高科技产业,涉及AI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运用、自动化装备集成等,“这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朝阳产业。”为此,黄劲煌正全力打造华宝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他的规划里,产业园将把鞋服产业链条上的相关智能装备企业集聚起来,同时打造一批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形成智能智造闭环,助力鞋服产业发展。
作为新晋江人,黄劲煌坦言,20多年来,在晋江这片“爱拼敢赢”的热土上积极探索、实现梦想,得益于晋江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尤其是在创办华宝智能科技公司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极帮忙对接,解决了不少难题。”黄劲煌说,如今,晋江产业集群飞速发展,产业环境愈发优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晋江“筑巢”,自己也期待着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为晋江产业蝶变贡献力量。
(记者 王云霏 张晋福)
- 诉前调解见成效 抚养纠纷终化解2022/08/31
- 晋江市幼儿园2022年秋季收费标准昨日公示 幼儿园不得以兴趣班等为由另外收费2022/08/31
- 新生见面会 满满仪式感2022/08/31
- 训练学习两手抓“体教融合”出成果 晋江市少体校24人被高校录取2022/08/31
- 晋江出台九条措施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防止耕地“非粮化”2022/08/3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