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利郎集团开展少年美育计划进校园公益活动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6-21 09:23
  

  晋江新闻网6月21日讯  近日,利郎集团携手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举办少年美育计划进校园公益活动,走进龙岩市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让“美”进入校园,走进乡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022年是利郎与真爱梦想携手支持中国儿童素养教育的第五年,也是继2021年推出首个以父爱为主题的公益概念后,迎来的第二个公益月。自2018年开始,利郎便支持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陆续在甘肃、云南、福建等省份捐建了20间梦想中心,并用实际行动捐助孩子们去远方研学旅行、“梦想教练计划”、家校共育等公益项目。

  本次公益月活动,利郎携手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邀请社会相关美育工作者入校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活动。利郎品牌总监王俊宏、真爱梦想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庞宗平、深圳市艺邦美术活动中心创始人余东育、艺术家蒋国远、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高四华、上杭县梦想课程教研员何阳庆等嘉宾出席活动,分享美育观点,并向学校送去利郎及真爱梦想精心准备的美术用品。

  作为此次利郎美育公益的活动基地,上杭县南阳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与利郎企业代表王俊宏,共同体验了南阳中心小学的常设梦想课程《艺术生活》。这门课以视觉艺术为主,通过思考讨论、游戏、探索达到发现美、探索美、呈现美三个目标。活动当天,黄维进老师为嘉宾和学生们带来了《食全食美——给菜起个名》的示范课,启发同学们,艺术就藏在日常生活中,连美食也可以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美是什么?” 这是王俊宏在课上向大家提出的一个问题。作为梦想中心的捐赠方代表,王俊宏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互动。王俊宏表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很厉害的,就应该是不同的,百花齐放的。要找到自己的天赋长板,做那件最擅长的事,并把他发挥到极致。”

  美育不是看学生能画得多好,而是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光点,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王俊宏希望,让每个学生都拿起那支让自己发光的“笔”。

  除了充实的梦想课程和艺术故事分享,还有14名五年级学生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从龙岩的历史、地貌、自然、人文、建筑等找寻灵感,自主设计、挑选颜色,分工协作,大胆创作出一幅与家乡息息相关的画作《宝藏家园》。

  “我对艺术的选择,源于幼年时的一个故事,以至于在我成年后制作作品时,仍然可以隐约看到这个场景。”蒋国远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童年受到的启发对于未来事业方向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育是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美感,让生活充满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回归到学生素养能力的提升上。而艺术素养也是跨学科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等诸多有益于其他学科学习吸收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学生们成长的动力。

  乡村学校和学生对于美育充满渴求。南阳中心小学校长黄学立以切身感受分享道,很多农村的孩子上进、拼搏,但苦于美育资源的缺乏,美育能力不足,在进入社会后略显劣势。

  中国乡村美育道阻且长,利郎和真爱梦想将继续携手推动“少年美育计划”,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的梦想课程,培养一批懂美育的老师,找到孩子的发光点,为孩子们的心灵插上美的翅膀,帮助孩子找到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美”是一生的事业。在利郎看来,“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

  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曾说,“要将时尚的、艺术的、人文的、历史的东西融汇运用到服装设计中”“要跳出服装做服装”。对于服装人来说,更多时候,不仅要有战略家的远见,战术家的勤奋,更要有艺术家、美学家的思维。利郎在过去35年服装美学基因与实践的沉淀下,集聚大批美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接下来,利郎将发挥企业优势,将时尚设计之美、艺术创意之美,带到更多需要美育支持的乡村,为欠发达地区儿童的心灵美和行为美插上翅膀。

  (记者 施珊妹)

标签:利郎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谢飞明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