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利用城乡闲置用地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编者按:当前,晋江上下正积极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理念上,更要落到具体行动中。
今日起,晋江经济报将深入走访晋江各部门、镇街,结合具体工作,突出“解放思想见行动”,围绕“破解哪些问题”“打通哪些堵点”“带来哪些成效”等方面,以思想大解放推动观念理念大转变、方法路径大创新、发展质效大提升、治理体系大完善,奋力推进“五个年”,再谱“晋江经验”新篇章。
晋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常态化。其中,如何盘活和利用闲置用地,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痛点之一。连日来,晋江市文明办、晋江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以此为课题,组织人员深入青阳、安海、英林、东石、内坑等镇(街道)的7个村(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并结合常态化文明创建实地督导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闲置用地方面的问题,思考着如何“出招”。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晋江农村很多祖宅古厝因无人居住打理,变得老旧破损,或倒塌,既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些空地因荒废许久,长期堆放各种垃圾,或被村民圈养鸡鸭。通过多日的实地走访,课题调研组对如何盘活利用城乡闲置土地有了“底”。
据了解,晋江是全省率先利用房前屋后闲置边角地块建设农村微景观的地区,这是晋江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成功举措。2017年以来,晋江已建设乡村微景观2400多个,利用细碎宅基地120多万平方米;同时实施“微景观、微改造”双轮驱动,开展“老宅、老街、老巷”微改造,已启动5个改造项目,将整合利用农房342宗,7.5万平方米以上。
课题调研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方面,镇域的农村,可以以“微景观”改造为突破口。如英林镇三欧村、湖尾村因地制宜,推动古厝村落修缮保护,将闲置空地、古厝变成闽南特色微景观。此外,三欧村还推出认领小菜园农业新模式,让村民有偿认领小菜园,体验农事乐趣。湖尾村则打造美食、民宿、赶小海体验等项目,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而拥挤的老城区,可以采用“微更新”模式。比如,阳光片区“微更新”改造,目前在市相关部门和青阳街道指导下,立足阳光社区,辐射莲屿社区,计划通过环境品质提升、空间机能优化、业态创新激活等多重措施,全力打造智慧便捷、产业荟萃、近邻共享、“产城人”融合的未来社区样板。
对于晋江农村地区存在的用地不集约、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可以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危旧农房建设多层单元式农村集合式住宅等方式进行解决。如内坑镇长埔村已清理退出2800平方米宅基地,拟用于建设占地532平方米、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的村级集合式住宅,村集体还将余量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停车场、老人活动场所等公共配套设施,并留存1000多平方米集体物业资产。
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包含着城市的方方面面。当前,除了如何盘活利用城乡闲置用地调研课题之外,还有关于如何提升“智慧城市”管理实效、规范城市广告设施、治理“飞线充电”、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的研究、推进物业公司履职尽责、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关于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如何推进“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8个课题的调研正在开展。这些调研课题都针对晋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薄弱环节、盲区和痛点。接下来,市文明委将会同各市直部门一起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案。
(记者 董瑞婷 沈茜)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