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2022我的使命 “晋江经济报”创刊16周年特别策划 去吗?去啊!以最纯粹的心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2-04-19 10:19
  

  记者是“记着”,所以要向前

  3月20日,晋江全市域(除封控区外)划定为管控区。

  次日凌晨,这条经过我之手发出的通告,果不其然在朋友圈刷了屏。

  通过朋友圈,就可以知道这一夜身在各行各业的朋友发生了什么——同事凌晨两三点还在写新闻报道;市里紧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下决心跑赢病毒、消灭病毒;医务朋友接到任务,当即收拾物品准备前往某地进行核酸采样;公安民警凌晨奔赴大小路口,控制人员流动;小区天没亮就设置了核酸采样点;镇(街道)、村(社区)工作者等变身“大白”,协助核酸采样工作;教师朋友流调排查通宵达旦、争分夺秒,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每一条消息,都让人感慨万千:当我们还在酣睡时,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守护我们的健康,守护我们的城,彻夜未眠。2020年疫情来临时,就是他们冲在最前线。这一次,依然。

  记者是“记着”,所以要向前。我们在他们左右,记录下他们抗疫的每一刻。

  3月17日中午,池店镇疫情发生初期,为了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参与这次抗疫的人大机关党员干部,我前往池店镇江浦社区进行采访。而人大党员干部所在的地方,正是出现过阳性病例的小区。

  面对严峻疫情,一开始我有点忧虑。但看着党员干部们一刻不停地为小区居民送菜、送物,我也顾不上其他,随即跟上。

  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当我表明要随机采访一位党员干部时,在场的人纷纷表示“拒绝”。他们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每个人都在一线抗疫,自己所做之事不值一提。

  看到大家如此务实又认真地冲锋在前线,我心里想,和人大机关党员干部们一样,晋江还有许多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晋江定会早日战胜此次来势汹汹的病毒。

  作为媒体记者,我的工作职责是报道防疫工作,宣传防疫知识。一个多月来,日与夜的开会,日与夜蹲守指挥部……身为记者的我,也有幸近距离了解到、看到疫情下晋江如何做出决策部署,社会各界如何展现担当,并且真实地记录下这场“战斗”。

  (记者 许洋洋)

  说不害怕是假的

  3月13日,当得知泉州丰泽有疫情发生,我全身上下的器官都开始“拉响警报”,仿佛在告诉我:未来这一个月,我都要上“战场”了。

  作为一名媒体人,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最准确的消息是我们的责任。第一周,高强度、黑加白的工作,导致我睡不着、吃不下,8天时间暴瘦了6斤。路上遇到的同事,眼里也大多布满血丝,大家互问一句:“你还是绿码吗?”就马上奔赴各自的“战场”战斗了。

  第一次接到去封控区的采访任务,是3月21日凌晨,同事告诉我“陈埭很多红码,明天自己注意安全。”那一晚,我失眠了。“防护服在办公室!”“N95口罩一定要随时备好!”“身上的防护服处理完再回!”这是出发前听到最多的话。

  在去封控区陈埭镇岸兜村的路上,随处可以听见广播的温馨提示,志愿者拿着喇叭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民众:“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民众们的“啊”声一片……各种带着情绪的声音夹杂在一起,说不害怕是假的。天气微凉,身穿“大白”的我,并不会觉得热,唯一的困难就是拿机器、用机器不方便。在化身“大白”后,一口水不敢喝,只为节省一套防护服,这滋味只有体会后才能理解。

  这一个多月,我吃过凌晨1点指挥部大楼的暖心夜宵,见过凌晨3点报业大厦新媒体小编等待重要通告时的崩溃,吹过凌晨6点晋江二体核酸采样点的冷风。希望20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是我年轻且勇敢的模样。我的逆行,见证着晋江一步步向好,也记录着熟悉的晋江慢慢回归。

  (小编 刘紫萱)

  一往无前 因为责任与担当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抗疫一线宣传报道。因为要到封控区、管控区,有人问我:“怕不怕自己会被感染?”我的回答是:“怕呀,怎么会不怕?”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万一感染了,一家人都有感染的风险。特别是不足两岁的女儿,至今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我想,再坚强的人,对于这样的工作,也无法做到毫不畏惧。

  推己及人,“逆行者”们也会害怕,然而,对于本职任务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驱使他们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

  记得有一次,我前往西园街道办事处采访,出发前才和采访对象通过电话约好时间和地点。但是等我到达约定地点后,却等不来他的身影,电话也没人接听。后来我才知道,在坐着等我的那十几分钟里,他不小心就迷糊过去了,而他已经连续两个晚上没有休息了。还有一次,采访对象是一名“00后”医务人员,在她父母眼中,她还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孩子。但是穿上白色的防护服,她就是一名战士。当她连轴转十分疲惫,众人劝她休息时,她却倔强地坚持为最后一个人采集核酸。他和她都不是个例,每一个“逆行者”的坚守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采访中,我还遇到了很多的志愿者。有餐馆老板说:“我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厨艺了,自己能做的,就是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热乎的饭菜。”有菜农说:“这些菜送给困难群众,它的价值比将它卖出的价格还高。”还有一个台胞说:“当我看到许多人都在努力抗击疫情时,很多东西就不再重要了。我忍不住想加入其中。”

  身为媒体工作者,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和文字,将他们坚守的故事告诉更多人,更希望向大家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念与希望。

  (记者 苏明明)

  那些意想不到的体验

  夜班编辑、一线记者、志愿者、物资派送员、保供协调员……在疫情发生的这一个月里,不曾想,自己会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体验:作为记者,采访了许多一线的暖心故事,也做了市民最为关心的保供相关报道;成为突击编辑组成员后,开启了夜班模式。夜班的日子,感受过凌晨1点等稿的焦急、凌晨3点用纸杯吃泡面的快乐,也感受过凌晨2点一起饮尽杯中中药的苦涩……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不仅一线人员有暖心的事会主动告诉我,还有很多人找来:市民在保供平台遇到问题会来咨询,群众碰到就医问题会求助……于是,在本职工作以外,我有了许多的新体验。

  3月24日中午,刚采访完,回到家准备做饭的我,接到晋江市餐饮烹饪协会的求助电话,因为出入高速路口有管控要求,协会要捐赠的医疗物资没有车接怎么办?了解到物资1时30分就会送达高速路口,来不及吃午饭,我转身出了门。那天在高速路口顺利接到物资后,我又开车把1000件防护服分别配送到社区、学校等地点,一直忙到傍晚。

  3月21日下午,在志愿者群里得知第二天青阳中和中心小学旧校址核酸采样点缺少志愿者,没有当班的我便参与了报名接龙。凌晨5点开始的核酸采样,志愿者凌晨4点半就要准备完毕。

  我的工作是负责维护秩序及查验健康码。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请提前打开健康码,凭票排队,保持一米距离。”这话反反复复地说到口干舌燥。队伍中有幼儿和65岁以上老人,还要引导他们从优先通道过去……那天,我们工作到了下午2点半,整整10个小时,中间每个人只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吃了个午饭……

  编辑过很多描写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稿件,但当自己切身投入其中,才知道不是“辛苦”一个词就能形容得了的。当志愿者那天回家后,本想写一篇日记来记录,却累到提不起笔。想想那些坚守在一线整整一个月的工作人员,心里的敬佩又多了一些:你看,因为有了他们的坚守,才重新看到这平淡温暖的人间烟火。很高兴在这次抗疫中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了那么多特别的体验。未来,希望我们的生活里所有的体验都是美好的。

  (记者 黄海莲)

  “一、二、三,推!”

  “一、二、三,推!”这句话,应该是驻守晋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一个多月来,听到的最频繁的一句话了。

  3月13日以来,我和同事沈茜、洋洋在指挥部轮流值班,主要负责第一时间把前方的政策、指令传回后方。因为疫情防控宣传的需要,晋江经济报官微从每天3推增加到5推,直至8推。另外,由于许多重要通告都在深夜发布,为了让市民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防疫政策信息,我们也必须保证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回。每每这时,总有一种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响的感觉。而当“枪响”之后,拼的就是速度。所谓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我往往都会连续给后方小编弹去好几个“推”。当得到一句“已推”的回复后,我仿佛是运动员冲到了终点,这才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而此时,放在键盘上的手指却还在微微颤抖着。

  职业生涯16年以来,一直都是在外“趴趴走”,没想到这一个多月来也体验了一把“坐班”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待命时间都是十五六个小时,凌晨3点等通告也是常有的事情。当关上办公室的灯,走出门外,看着静静的走廊,心里总期待着:每天下班时间早一点点,我们就离胜利更近一点点。

  是的,就像办公室里那面小白板上写的:“晋”待花开,这几天,我们不断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的“坐班”时间也逐渐缩短。在大家的共同守护下,晋江这座城市正在慢慢“醒来”。

  (记者 阙杨娜)

  你永远可以相信背靠背的力量

  “硬隔离撤了,检查点撤了,路上的车多了,熟悉的感觉回来了。”15日,采访途中我给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日常不过的信息,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午后的阳光照到身上,照进心里。

  那些曾经的日常,如今显得格外珍贵耀眼。感恩,我们将不辜负,这一个多月的战斗。

  因为家住东石的关系,加上配合防控要求,疫情期间的采访,我大多选择自驾前往。行过空无一人的街,驶过满是关卡的路,走过奇奇怪怪的道,出示过无数次“三证”、被查验过无数次“三码”,原本40分钟的路程常常需耗费1个半小时,为了1分钟的视频呈现拍了7个小时,为了第一时间传回素材常常停在路边写稿,打磨文字传递抚慰人心的力量,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也是在这过程中,有机会从不同维度,见证不同防疫阶段下的晋江,见证任何阶段都在努力着的晋江。

  “有了战甲,医护人员终于可以解放双手,不用再做‘七袋长老’了。”这是疫情期间我报道的新闻之一。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产业与专业优势的晋江企业,也在此次战“疫”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该报道入选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达149.4万,展现了晋江战“疫”过程的创新一面。因为这则报道,也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关注起新装备,让泉州、上海乃至全国更多地方的医务人员都得到帮助。我想,这也是记者铁肩担道义的另一种价值体现吧。

  “病毒再不死,我们就要累死了。”一天晚上,因为改稿改得很晚,我搭着“末班车”来到采样点接受核酸采样。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名基层村干部,50多岁的模样,黝黑的脸上,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格外显眼。嘴里说着听似抱怨的话,转头却还是卖力地收拾着现场的桌椅。此时是晚上10点半,再过5个小时,他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而在前一天,他还熬了个通宵。

  一个多月来,我在采访中接触过很多和他很像很像的人:“鲜润优选”星夜兼程将保供套餐打通到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小哥,柒牌工业园、劲心劲意工厂、七匹狼工业园里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的工人,化身“大白”投身抗疫的空姐、机修员,热心捐资捐物、给商户免租、给员工兜底生活保障的企业家……

  很像很像,是因为不管何种角色,善良、靠谱是他们的底色。

  这样很好很好的人,也在我的身边:为了让次日去一线采访的同事穿上防护装备,报社驾驶员小李连夜从青阳赶往英林。原本40分钟的单程,他开了2个多小时。负责“云对接”的我留意到,他返程抵达报社时,已是凌晨时分;同事春哥在赶场采访的情况下,还耗费大量时间绕过一层层硬隔离,送来了“及时雨”证件。这些证件,是我疫情期间采访的前提;还有董哥,白加黑拍摄,为了不影响家里,他干脆住在了报社……

  “快睡吧,你都不用睡觉的吗?”看到我不同时间都在发新闻动态,受访对象发来的问候,总是暖心。

  互相帮一把,你永远可以相信背靠背的力量。

  (记者 施珊妹)

  “张同学”这样诞生

  记者、志愿者、被隔离人员、搞笑博主、新晋网红……在这段激情燃烧、跌宕起伏的战“疫”时光,我练起了“分身术”,身上的标签也越来越多。

  本轮疫情一开始,我就冲在“疫”线采访。3月16日,为了剪辑新媒体视频,我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才睡。凌晨3点多,电话声响,通知我要去拍摄来晋支援的漳州医务人员。由于路途较远,接完电话,我就立马起床洗漱,联系同事出发前往高速路口。拍摄支援人员抵达情况,采访支援人员,剪辑、审核、发布……又是一天的连轴转。

  这样忙碌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周。3月21日10时,我突然接到村里通知,需要集中隔离。当下,我懵了,思绪混乱——是我防护哪里没做好吗?接着,我又开始担心手头的工作。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我赶紧收拾东西配合前往隔离点。

  坐上救护车,我渐渐冷静了下来,一个念头浮现脑海——何不拍些隔离期间的抗疫短视频,向市民展现晋江的抗疫力量?可是拍摄工具、道具都没带,只有一部手机,怎么弄?

  只能克服!

  在隔离的一个晚上,我苦思冥想,最后决定选用网红张同学的BGM,边拍摄边剪辑边构思边调整。没想到,隔离日志首篇一发布就火了,顺便也带火了工作人员送的那双红拖鞋。

  隔离过半,我就想拍一期“西式下午茶点”的视频。没有围巾就用红色塑料袋,没有餐布就用黑色塑料袋,没有红酒就用可乐,刀叉是桶面里的塑料叉子,茶点就用巧克力派代替,为了拍摄吃东西的第一视角,我只能把手机咬在嘴上,向下拍摄……整个隔离日志拍摄时期,由于工具很少,我只能拿拖把、椅子、桶装水等来当拍摄支架。一部9集的搞笑正能量抗疫系列短视频《张同学的隔离日志》,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诞生”的。

  在集中隔离14天和居家健康监测7天以后,我终于可以出门了。现在的我,仍奔波在采访一线,疫情未散去,我还不能停。

  (记者 张晋福)

  大叔有家难回“霸占”美女“闺房”

  在共御疫情的日子里,我有家难回,只好“霸占”部门女同事午休的“闺房”,在一张简陋沙发上睡了23天……

  3月23日中午,我一觉醒来,打开微信,看到房东在聊天群里通知,当晚9时起,梅岭岭山社区实行严格管控,居民与租户一律不得进出。

  可是,晋江经济报全媒体编辑中心四名校对,有两位女同胞住在池店,属封控区,无法上班。报纸出版每天至少需要两名校对。当时,只剩下我和同事小杨两条汉子,“相依为命”,坚守岗位。

  我必须在社区封闭之前离开家,否则校对岗位人手不够。于是,我匆匆收拾了一些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直奔报社“安营扎寨”。

  在领导的协调下,我暂居于办公区旁边的一个房间,沙发当床。这间屋子,既是杂物间,也是七名新媒体美女小编午间休憩的“闺房”。接下去,将由我这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油腻大叔独自“享受”。我虽有无奈,但还是“心虚”:你小子何德何能,竟让七位美女小编让出“闺房”,一人独享?

  其实,疫情期间,美女小编们任务倍增,像陀螺一样开启了连轴转模式。午间,她们更需要空间小憩片刻,恢复体能。但是这段时间,我所在的出版部门,凌晨5点前后收工是常态。因此,我常常要睡到下午一两点才醒来,与小编的午睡时间有冲突。可怜的小编们,每到中午,只能眨巴着眼睛,疲惫的身躯却无处“安放”……好在小编们,不仅长相娇俏,而且心地善良,没有半句怨言。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23天。

  病毒无情,同事有爱。在此,向美女小编们说一声“抱歉”,道一句“谢谢”。

  (校对 严学锦)

  “战疫宝宝”诞生记

  “恭喜你们,是个7.2斤的大胖小子!”3月最后一天的下午,我和媳妇的第二个宝宝健康平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可爱的新生命的到来让我们一家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和温暖!同事们笑称二宝是名副其实的“战疫宝宝”,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3月13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晋江这座城市按下了慢行键,全市上下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战“疫”工作当中。

  身为一名美术编辑,我虽无法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但也坚持守好自己的岗位。认真做好每一个战“疫”新闻版面,是我的主要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下班,基本成了常态。每个夜班陪伴我们的,除了版面,还有各种泡面。下班,直接下楼等做核酸采样,也成了一种独特的经历。

  而这期间,心里最为牵挂的,还是当时已怀孕9个多月、在家待产的老婆。一边上班,一边牵挂着老婆随时可能会“有动静”。尤为感激的是,在社区和医院等各方的有序保障下,疫情期间老婆经历的两次产检,以及当天的生产,一切都很顺利。3月31日下午,在医院等待2天后,老婆辛苦地生下二宝,母子健康,平安。

  特殊的时期,难忘的经历,这让我和家人们都十分感动,心怀感恩。

  短暂的欣喜之后,我的工作也恢复常态,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把老婆和二宝安顿好后,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与全媒体编辑中心的同事们继续战斗在一起。这一次,我内心的力量和信念更加强大,我要成为孩子心中的好榜样!

  和奋战在一线的同事们相比,我的工作并没有太多惊心动魄。但能在幕后为战“疫”报道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深感满足与自豪!

  (设计 柯伟仁)

  “疫”起冲锋

  22时23分,“宝宝睡了。”

  22时30分,“好的,我在开会了。”

  次日凌晨1时,“还在开会吗?”

  1时05分,“今晚迟,不要等我了。”

  2时35分,“宝宝又醒了,在找妈妈。”

  ……

  战“疫”打响以来,这是我与同是记者的妻子每日微信里最简短、最经典的对话。

  3月13日22时40分,报社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结束后,我与妻子简单商量了工作、家庭等安排。身为时政记者的她,在这场战“疫”里势必得冲锋在前了。但一岁半的女儿睡前一定得妈妈抱才不哭闹,怎么办?

  “宝宝我能带的,放心吧。”我跟妻子说,该是一个爸爸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随后的一个月里,我开启了白天采访晚上带娃的生活。就这样,与每天连轴转、工作超过18小时的妻子“疫”起冲锋。欣喜的是,女儿也从一开始睡前都会哭闹着找妈妈的状态,进入偶尔会独自入睡的模式。

  战“疫”最吃紧的时候,我接触了不少一线基层工作人员,有带伤坚守的村书记、坚守抗疫的祖孙三代、集结冲锋的医务人员、接力买药的志愿者、自发捐赠的爱心菜农、累到失眠的网格员、逆行驰援的镇村精锐人员……他们的故事一次次深深地感动着我。

  4月15日,陈埭横坂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回忆起内坑驰援陈埭横坂工作组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向困难挑战的一个个战“疫”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们用一次次坚守换来了居民们的一声声感谢。从横坂回来,途中同事小叶问了句:“疫情结束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当时忙着编辑手头新媒体素材,想也没想脱口而出:“放假,一家人出门旅游!”

  4月17日0时53分,“今天好早!”微信“叮”一声后,妻子启动了汽车,准备从陈埭驾车返回安海……

  我想,携手向前,春暖花开,一家人一起旅游的心愿很快就能实现。

  (记者 黄伟强)

  成为一分子

  手机里依然存着一张照片,那是3月25日傍晚,我在去往报社的路上拍的。照片里,大雾弥漫天际,将不远处建筑的轮廓都“吃”了。——来晋江5年时间,这是我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雾。

  这雾犹如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带给人们的心境一样,让我也感性起来,少有地在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配文“迷雾终会散去”,并加了一个太阳的表情。

  是啊,即便是少见的浓雾,即便是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都相信,它终会散去。

  这样的相信不是盲目的。

  在数不清的夜班之余,一直奔走在抗疫报道一线的我,无数次遇见过那些穿着隔离服,不知姓名乃至性别的医务人员、志愿者、工作人员。我见过他们在岗时扯着早已沙哑的嗓子劝导群众,脚步迅速坚定;也见着他们见缝插针倒在椅子上“偷”一个盹,脱去防护服后清瘦的身躯,蹲在一旁埋头“扒饭”的背影;还有为了采样方便而不穿雨衣、穿梭在没有路灯的村道中的民警;脱去西装奔走在志愿一线,捐款捐物、出钱出力的青年企业家……

  生活的故事从来不只有一面。疫情也是如此。

  有位四十多岁的民警在采访间隙忽然挑着眉头兴奋地告诉我,自己在车上遇到了十几年都找不到的远方亲戚。“我们在晋江工作十几年了,却没遇见过。以为从此断了联系,没想到这次在同一辆车上遇到。”

  然而,当问到见过面没,他却笑了,“我们一直都戴着口罩,这样算的话,好像还是没见上面。”

  好好见一面,也成了众多一线防疫人员与家人在疫情后的共同想法。包括我。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也“被迫”睡在报社,既怕影响家人,也怕影响工作。

  当然,除了采访,我也在这次抗疫中贡献着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通过青商会为某支援医疗队解决防寒保暖服的问题,关注隔离期间幼儿居家心理健康,为他们送去玩具和图书……

  记者面对事件往往需要“置身事外”去观察,但我却已然将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分子。

  昨天,朋友从支援陈埭一线回到原单位,我感慨他们辛苦,他却说,“你不也一样,没下线过?”我才意识到,自己连张照片都没留下。

  (记者 柯国笠)

  “幕后战场”的坚守

  “晚上回来吃饭吗?我准备了蛋糕。”“不回去了,我怕有事找不到人。”没有生日蛋糕、没有家人陪伴,3月13日,因为临时被派驻疫情防控指挥部值班,我缺席了家人为我准备的生日晚餐。可是这一天,却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为了不错过重要指令和信息,那天晚上,我留在指挥部食堂,吃了一碗炒泡面。我用手机拍下了这碗面发给孩子他爸,打趣道,“就当作这是长寿面,也算是过了!”

  来势汹汹的疫情容不得我们矫情和娇气。很快,我便在指挥部这个“幕后战场”,开始了被各种信息轮番“轰炸”的日子。“今晚会有通告吗?”“这个视频帮忙送审下!”“今天宣传重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很多人咨询和投诉,帮忙反映给指挥部”……传达指令、稿件送审、上报反馈、协调保障、答疑解惑,“昼夜办公、随时待命”是我们的工作日常;早出晚归,时不时接到深夜“炸弹”,也是家常便饭。

  但是,我和我的值班同事全情投入、毫不退缩。因为,一线人员在前方战斗,我们在后方,必须为他们筑起坚强“堡垒”。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必胜!

  每天在指挥部,交谈声、电话声、微信声、键盘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忙。一条条数据信息在这里汇总,一道道防控指令在这里发出,每一位同志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忙而不乱、高效有序。他们以指挥部为家,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吃饭时间,在昼夜的交替中凑出休息时间。无论我几点下班回家,指挥部永远是灯火通明,运转不歇。他们是最可爱的“守夜人”,是疫情防控的“中枢神经”,是筑起屏障的“幕后英雄”。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花开疫散之时,别忘了还有这些“隐形战士”始终坚守在“幕后战场”,和所有人并肩作战,一同迎来明媚春光。

  (记者 沈茜)

  居家训练第二技能

  工作15年,第一次宅家这么久,差一天整整一个月,因此“出关”时被同事笑称:“你满月了。”

  本轮疫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投入紧张的工作,每天奔波于各个采样点进行采访拍摄。直到3月17日,因为家住泉州的原因,我被迫居家,开始了居家办公的日子。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的好日子来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天在家如坐针毡,前方的同事都在战斗,我是一腔热血不知道往哪里使,天天抱着手机,关注着工作群里的动态,焦虑不安。

  在家里待了几天之后,我偶然发现,报社的视频剪辑工作很是繁重,于是我主动请缨,表示“我很闲,请尽管给我任务。”就这样,我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第二技能训练——视频剪辑。

  之前虽然也懂得剪辑,但因为平时都以摄影为主,较少涉猎。刚开始怕自己做不来,我就自己挑题材来剪。有一天,我发现记者发来的志愿者喂小鸡的视频挺有意思,就自己剪了一版发给文字记者看。由于配乐还不错,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阅读量、点赞数都不错。这个开门红,让我有了点底气。接下来,心很大,只要领导派的任务我都敢接。虽然速度很慢,常常一个视频做几个小时,饭点都顾不上,好几次都是把夜宵当晚饭吃,但只要领导一个“OK”的手势过来,我就心满意足,就像拍到一张好照片一样。所以,“逆境中成长”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吧,只要肯学,机会都是靠自己抓住的。

  (摄影 陈巧玲)

  全家总动员

  “妈妈,快点起床做核酸了!”“妈妈,我们今天要做核酸吗?”“妈妈,为什么我们这几天都不需要做核酸了?”在居家隔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每天早上6点多,就被女儿这个行走的“闹钟”唤醒。

  突然间,生活和工作被按下了暂停键。坦白讲,我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生活仍在继续,每天除了穿梭于各类买菜群外,报社的“新媒体报题群”也是逐条必看。看到报社同事们在抗疫一线奋战,每天发到群里的动态消息或温馨,或感人,或服务性强,我在思考:宅家期间,我该如何参与抗疫报道?

  “抗疫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战斗员。”就此,我积极关注报题群里的每日宣传主题,抓住每次下楼做核酸的机会,拍摄一些符合宣传主题的素材投稿,甚至留意朋友圈或身边的人是否有可以报道的点。“风雨无阻只为‘疫’过天晴”“今天的核酸采样现场既暖心,又贴心!”“真暖心!晋江中航城天骏业主的这一做法!”……特别时期,能够参与抗疫报道,捕捉身边的抗疫闪光点,感到既开心又充实。

  偶然间,看到工作群中发出“谁家有萌娃相关视频,可以发给我”的消息,我跟同事常姐联系,并让我女儿配合完成了新媒体制作的《晋江萌娃向抗疫一线致谢》的闽南语配音。“啊,来做核酸啦!医生护士、警察叔叔、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暖暖的童音,温暖一线抗疫工作者的心。可喜的是,这段日子里,女儿渐渐地从排斥做核酸,到后来每天早晨的“灵魂”唤醒,她也从自身做起,参与到这场全民抗疫中。

  (记者 张清清)

  致敬,这敢于胜利的精气神

  过去这一个多月,有太多太多人在一线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他们中,有人几过家门而不入,有人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人电话从早打到晚,充电器随身带,一天要冲几次电;有人慷慨解囊,捐钱捐物……疫情期间的采访,有太多太多让人深受感动的人和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抗疫精神的伟大。

  4月6日,接到报社“无疫厂区”建设的采访任务,我来到福建优安纳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员工正分批在做核酸采样,采样点就设在公司里,该公司党支部党员在现场认真地维持着秩序。

  事实上,这个采样点承担了企业所在村近一半的采样任务,每次核酸采样,该公司党支部党员干部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布置现场,公司董事长也在现场为群众服务。

  优安纳只是一个缩影,这次抗疫中,晋江民营企业非公党组织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这类案例走访多了,感触也很深。晋江民营企业不仅爱拼敢赢,在困难面前更是勇于承担、勇于奉献,大家拧成一股绳,勇于战胜困难的精气神,让人备受鼓舞。

  (记者 曾小凤)

标签:抗疫 “晋江经济报”创刊16周年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谢飞明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