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而动 机械装备“转战”新能源赛道
从2020年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走出,在2021年年初延续了高歌猛进的国内机械装备,终于在今年第二季度,在“双碳”政策、价格竞争等内外因素夹击中,坚定走向全新的发展路径。
疫情已经不是行业发展放缓的借口。在竞技场上,真的高手不能耗费在无尽的拉扯中,等待终场声响,而是要适时出击。
2021年,对不少机械装备企业而言,就是适时的时机。坚定绿色、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大举进攻该领域,成为包括晋工机械在内的众多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的共同选择。
2021年年底,龙头企业携手开辟的新赛道,构建机械装备新能源产业的新局面,也将揭开2022年机械装备新的发展蓝图。
01 市场调整加速 机械装备竞争转变
今年年初,机械装备企业依然延续着2020年尾高歌猛进的态势,行业总体保持20%以上的同比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指出,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态势是“前高后低”。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机械工业总体运行状况出现明显走低的态势,需要警惕。
然而,需要警惕的不仅是走低的态势。早在上半年,随着总体增加值同步增长的还有包括钢材在内的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行业订单额总体增长幅度。行业整体呈现“走量不走价”的矛盾态势。
这个态势反映在晋江某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上,用该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每生产一台机器,就要亏钱。按照以往签订的订单价格,延迟交付是企业的无奈选择。”
订单无法交付是一回事,常规产品也没有价格优势。“基础的架构都类似,在小型挖机层面,价格因素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购买的绝对因素,品牌反而是其次。”经销商说。
龙头企业则利用价格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机械装备制造业品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该协会分析,龙头企业依仗价格优势和经销商数量优势,在直面原材料价格涨价方面的承压能力更强,同时,企业方面也通过价格工具进一步挤压市场竞争者,提高市占率。
为此,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柯金鐤在年初就曾表示,在传统产品上,价格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一味和大型企业及小型整备厂在价格方面竞争并不明智。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才是下一步工程机械行业竞争的有效方法。
有业内人士对机械装备行业发展仍存有信心。该人士表示,在包括新冠疫情、原材料涨价潮等“黑天鹅”的冲击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迅速淘汰,行业加速转型,同时,也将竞争重点从“价格战”转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新一阶段竞争,推动行业水平向上提升。
02 内外压力之下 机械企业“各显神通”
走向差异化,就意味着产品要实现不易替代。
过去一年,智能化依然是机械装备行业的切入点。
对于成达齿轮而言也是如此。作为国内少有的国产自动变速箱齿轮部件生产商,成达齿轮去年以来强化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得到进一步提升,带动该公司总体效能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同样求变的还有石材机械龙头企业盛达机器。作为国内石材机械的代表性企业,盛达机器5G智能石材神器卫仕助力石材企业锐丰源打造石材行业“犀牛工厂”,帮助后者在2020年产量大幅度增加,预计今年同比增长30%。该工厂升级后,交付周期缩短50%,制造成本下降约15%。
晋工机械则将5G、远程操控等技术进一步完善,持续提升产品后端服务,在提高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之外,也提升用户的品牌粘性。
而在鞋机领域,紧抓国外产品国产替代化,成为不少企业的重要机会。
今年上半年“体博会”上,新凯嘉新型全自动EVA射出发泡成型机全流程操作仅需不到5名工人,比起传统操作可节省70%人工成本,同时,不到10秒就可以生产一只鞋底,具有高产能。研发的PU浇注机在产品质量上向国际看齐,功能也不输进口设备,价格优势明显,东南亚订单纷至沓来。现场客户的意向订单已经超出预期的50%。
向外通过产品差异化寻求市场,向内通过寻求管理提升、自动化升级,带来效益、效率的双提升,成为今年机械装备行业企业的固有动作。
今年,晋江市装备制造业协会就联合华为工业互联网、海康威视、中国移动等多家5G、智慧工厂等专业技术整备方对接行业企业,牵手成达、新建兴、晋工机械等代表性企业,落地自动化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海康威视泉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泽川表示,机械装备行业智能化工厂建设势在必行,智能化将在生产安全、生产效率、物料管控等多个层面提升企业总体制造灵活度,从而更快应对市场变化。
成达齿轮总经理助理陈江林就坦言,在晋江机械装备行业,包括物料管理、生产流程优化、标准化作业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对于企业内部效益提升,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晋江市装备与制造业协会秘书长黄文彬表示,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特别是面对包括价格竞争时,企业寻求内部效益提升是最基本的选择,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帮助企业内部转型,是今年以来协会的主要工作,也是下一年协会的工作重点。同时,在产品层面,协会鼓励行业企业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03 坚持长期主义 转入新能源赛道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指出,国内机械工业自三季度以来,也出现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经济指标下滑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严峻挑战。值得业内警惕,做好准备。
对此,有工程机械行业专业人士分析,工程机械行业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连续5年实现高速增长,市场上积累了巨大的设备保有量,在此形势下行业面临着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局面,对于2022年的销量增长十分不利。
等待市场在用的传统机械装备产品随时间淘汰显然不可行。在小企业在观望之际,机械装备龙头企业已经在新能源赛道上全面开启新一轮的角逐。
今年,经过多年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积极研发投入,多家机械装备企业在工程机械新能源领域推出了更加成熟、能够大规模生产、投用的新能源机械装备。
12月,本地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晋工机械高调宣布,成立晋工新能源,公布5款行业领先新能源产品,正式向新能源领域进军,踏上全新的发展赛道。
而11月至今,包括晋工新能源、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都接连发布旗下新能源、智能化产品。国内工程机械在新能源领域的争夺短时间内进入“白热化”。
“电气化主要还是在伺服电机对燃油发动机的替换上。”中科院泉州海西装备所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和家用车一样,在机械装备领域,电机系统对燃油发动机的替代已经开始“,整个行业将带来产品的重构和市场的重构,这也是很多技术型企业的重要机会。”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的需求尤为迫切。传统“耗能大户”工程机械也正朝着绿色环保、智能高端的新蓝海迈进,包括钢铁、电力、石油、建筑等多个工程机械应用行业也对工程机械产品的绿色、节能、减碳提出了要求。
新建兴机械总经理吴琳炜则表示,“晋江本地产业有基础,但未来发展还需要更专业、前沿的技术作为支撑,我相信晋江机械装备未来很有机会。”
新能源工程机械的需求率先在国企单位、大型施工项目、一线城市城建等市场显现,从而掀起一轮新旧装备替代的浪潮。
浙商证券预计,到2025年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挖掘机和装载机四类工程用车电动化产品销量合计12万台,渗透率达到25%。不远的将来,电动小微型工程机械有望全面替代燃油产品,中大型燃油工程机械5年内也将逐步被电动产品替代,替代后效率有望提升70%以上。
黄文彬认为,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能源应当是未来晋江机械装备相关企业的姿态,尽管市场有层次,但寻求长期发展的企业,就需要紧跟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行业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成为工程机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
福建晋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伟表示,携手行业上下游打造一个新的生态,才是工程机械新能源发展的方向。
记者 柯国笠 董严军 文图
- 361°品牌日发布亚运新主张 品牌运动潮流代言人与创新科技新品同步亮相2021/12/27
- 宝龙商业获许华芳增持10万股2021/12/27
- 昆明晋江商会获云南省“四好”商会称号2021/12/27
- 安踏控股股东捐赠8450万股成立和敏基金2021/12/27
- 转折之年 体育用品国潮汹涌2021/12/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