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毓英中心小学130周年校庆 社会各界以文传情 共忆毓园美好时光
百卅风雨沧桑兼程路,孕育桃李芬芳满天下。今天是晋江金井毓英中心小学130周年校庆的好日子,毓英中心小学联合晋江经济报举办的“我与毓英”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已出炉
活动一经发布,佳作纷至沓来,共收到征文近200篇。最终,张晓滢、吴芸姗、黄可歆、苏钰馨、张雅琪获得学生组一等奖,黄美燕、许以姗获得成人组一等奖。详细名单和获奖作品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毓英中心小学”相关推文进行了解。
本次活动受到校内全体师生、历届毕业生和社会群体的关注。广大毓英人文思恣肆,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讲述自己在毓英的时光,道出和毓英的专属回忆,诚挚祝福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今天,本报选登部分获奖作品,让读者随着他们的文字,一起走进属于毓英中心小学和毓英人的美好时光。
故
黄美燕(武夷学院学生,毓英中心小学校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倚身在桥上看风景,隐隐约约清风伴影,记忆戛然止于这承载美好年少的毓园。我闭上眼,感受来自这片土地上温厚弥漫的气息。
一
光影横斜的盛夏,晃动一树婆娑,一阵风声疏影中,似是出现了他。
他是茫茫人海中一如千万平凡教师般的人,在时光荏苒中与青春辗转。纵使未伴随学生时代的我们一起走过完整的六年时光,但他对于教育和生活的态度,却令我始终难以忘怀。在那时,我还是一个会因为解不出数学题而对其产生厌烦情绪的小学生,但从他的课堂生趣及为人处世,却也在他的谆谆教导下而今顺利步入大学殿堂。作为一名数学领域的探索者,他可能是我见过的最有运动细胞的数学教师了。不仅在学业上有所热爱,亦怀有运动的拼搏之劲。我想,他令人深刻的并不止于善于发现学生学业问题并帮助其解决,而是在对学生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及待人处事的温良精神中,透露出他对生活乃至更深格局上的思想行为深度。
经年,走过许多路途,经历许多波折,感慨过许多事物,回想起十几年前的这一幕幕,才真正领悟其中的本质。他是学业征程中的领路人,粉笔上绘着奇妙的几何世界,勾勒着专业图形和术语交流,为学生送上指路的明灯。于事物烦杂中,他并不曾丢失初心,不被俗世淹没成一个精于计较得失的人,给予我的,也是那成长中最基本的处事得当且对生活充满热爱。
三尺讲台的粉尘覆在他手指尖上,而毕业证书早已在我掌心。纵然十几年光阴转瞬即逝,但他仍是漫漫旅途中,我愿永久唤一声“恩师”的人,此言轻若鸿毛又重于泰山。
二
万里云外的白鸽飞卷起毓园夏意渐浓的气息,我熟悉它清新明丽的空气和温驯撩人的清风,熟悉它学子谈笑声中的质朴自然、盘旋上空师生探讨的妙语连珠……还有那书籍满目的图书馆,那林荫小道下的人影,围绕在我眼前,开出一层层耐人寻味的芳香。
时光荏苒,似是飞鸿踏雪泥。时光里住着一个小小的我,在偌大校园一隅的教室里汲取知识。透过窗外,整个地面铺满了阳光,整个空间弥漫着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气息。
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黄昏时分,在等待回家的间隙,我总是在不远处淘来几只不知名的小动物,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矮矮的草丛边,任它们攀爬,看它们在余晖里休憩,看它们在雏菊间辗转。而我则盘坐在旁边慵懒地沐浴阳光,好奇地盯着小动物们的一举一动,拿起画笔记录下美好场景。阳光在红扑扑的脸蛋上流连,清风在发间轻触,笔下的白纸也因铅墨,展开一卷卷时光画轴。
每天,我既享受这片刻的自由,也不断回想自己的丰富生活和学业内涵。直到校车的呼唤,我才将小动物们送回原地,恋恋不舍地回家——那时记忆里的盛夏傍晚,余晖铺满小道,镶嵌上一层洁净的月辉,拂过一缕金霞,活脱脱一幅晚霞归人图。
三
经年之间,也曾几度再到过毓园,门口的保安叔叔早已更换了面孔;园内许多建筑设施也都大变样。我一边为学校不断前进、欣荣发展而欢喜,却也感慨自己曾留在此处的点滴足迹是否会随时光推移而渐渐散去。
不远处一阵人声鼎沸打断了思绪,是小同学们在傍晚相约打球的嬉闹声。过往的草地已转变成篮球场,昔日的篮球场翻新成为足球场地……正值毓园130周年庆,看着变化繁多的校园,我喜其日夜辗转间的灯火通明,敬其百年传承的不灭薪火,更感其深沉的经久不衰的初心和所担当的使命,也因此对它产生无法用语言描绘的情感。多想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它,看着夕阳为它描上金边,看着麻雀在架起的电线杆上嬉戏,看新时代下的新少年进取上进。
夕阳、人影和谈笑声在最后一丝清风中消逝不见,谱成一道靓丽风景。抬眼望去,斜阳和整个毓园交相辉映,勾勒极致。而这份风景的动人之处,自在人心。扫过远方灰暗的天空,“咕咕”白鸽似声声梁绕,我亦有感:不辞长做毓英人!
后记
在人生旅途中,感谢与毓园相遇。它承载了太多年少的美好记忆,是用文字无语深切表达出来的,此文中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洪良清,也对在学业中给予指导的洪婵娟老师、洪燕欣老师、陈良良老师等表达感谢;对在此度过六年时光而感怀;同时祝母校百年学府谱盛世华章,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毓园的这份风景,将永藏于心。
那年,毓英园的木麻黄
许以姗(毓英中心幼儿园教师,毓英中心小学校友)
毓英母校百卅校庆征文,良清校长特地发来微信,让我写写“我与毓英”。我与毓英?回想了一下上一年级的时间,是1979年。那是一个夏天,有萤火虫在木麻黄树下飞舞的九月的夏天。入学时,老师看我长得弱小,以为不足龄,还出了几道加减算术题考我。后来听母亲说,当时我是掰着手指头才把答案算对了的。那时的记忆就这样如萤火虫般,忽明忽暗地模糊又清晰起来……
一年级就读时校名是金井中心小学,校舍是海军宿舍,二年级才搬到现在的校址。当时课桌椅都要自己搬,老师让我们排成长队,每人负责搬运一样课桌,就这样,走进了毓英学校。那是一座外墙明黄的两层建筑,四周种满了木麻黄,层层叠叠,随风摇曳。最独特的是木麻黄针叶状的丝条: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可那不是叶子啊!为了适应环境、征服风沙,木麻黄把自己的叶子藏了起来,化为肉眼看不到、手感摸不出的鳞片,代之以柔软翠绿的小枝,称为“枝状叶”。这种奇特的生长方式,让它可以在海岸线傲立,也可以在沙滩中攀升,甚至可以在礁石上摇曳。这与走过130个春夏秋冬的毓英学校顽强的生命力如出一辙,在闽晋南的一隅,任凭百年风霜,以昂扬的姿态屹立教育前头。
那时的学习,轻松愉悦,以语文数学为主,唱歌、画画也有,高年级加一门地理课。中午一般没有作业,下午会布置一些生字书写、数学练习、写作等。下午放学早,如果勤快一些,作业是可以在学校做完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和家务,家里兄弟姐妹多,几乎没时间管我们,全靠自觉。现在想起来,都是玩乐的趣事多。操场是松软的沙土地,木麻黄树下,我与同学们在地上画双边格子,捡上一块红砖头,在磨刀石上把四个边磨圆,就可以玩“跄圈”游戏了。把砖头放在最前面的一格,单脚逐一把砖头跳踢到下一格,直到把两边的格子循环踢个遍,中间没有停顿或踢出格,就算赢了。还有跳橡皮筋、丢手绢、“脚战”、“拾磕”……下课的操场上总是洋溢着我们的欢笑声。透过木麻黄树的缝隙,看白云更白,蓝天更蓝。有时,我们还会把木麻黄细长的叶子编成戒指、项链、头环。直到太阳下山,才想到该回家了。回家的路上看见木麻黄树上升起袅袅的炊烟,这时,上学的欢乐与晚归回家怕父母唠叨的惆怅交错着,顺手扯一把干枯的木麻黄叶子,回家当柴火,权当掩饰一丝丝贪玩的愧疚。如今想起,竟然那么诗意。所有的诗意,都是因为有那一棵棵木麻黄树。
说到柴火,也是因了那一棵棵的木麻黄树。当时学校有几位住宿的老师,一日三餐要下课后自己煮饭,学校后面搭有两间空房,一间有灶台的用作厨房,一间空着的用于放柴火。学校有时会让我们周六日或闲暇的时候自行捡些木麻黄叶子和树籽放在空屋。这样,住宿的老师就有柴火用了。数学课上,树籽也会被老师“请”进教室当低年级算数的学具。美术课,老师会让我们自由画画,记得我常常画的就是木麻黄树和树籽,细细地观察叶子,宛如袖珍的褐色竹子,有一节一节的纹路。有时,我会数数它有多少节,比对每一条叶子的节数;还有树籽,含有一个个蜂窝状的洞洞,我会把它画得很大很大,在一个个洞洞里装满我的想象和渴望,画上糖果、玩具、小人书。有木麻黄的毓英,就这样充实着我们的小学校园生活。
那时候,我是个脑袋瓜常装着奇思怪想的小孩。学校的二楼设有一间老师办公室,走廊上挂一个铜钟,看着应该是有好些年代了,上下课有值班老师负责敲响。上课了,是“咚咚咚”急促的三声;下课了,是“咚——咚——咚——”延长的三声。每次从楼下望上去,那钟就如一位年长的学者,意味深长地也望着我。不知怎的,有一天,我忽然生出一个想法——我要敲一下钟,像值班老师那样,从容优雅,手执钟摆的绳子,缓缓地一下一下敲着它,让它悠扬深长的声音缭绕,那是多美妙的感觉呢。那个中午,我吃完午饭,早早来到学校,同学们都还没到,老师们应该在休息,整个校园安安静静。我一鼓作气跑到二楼,才发现钟摆的绳子高高的,小小的我根本够不着,可我还是跳了起来,借助跳的动作一下一下地晃动绳子,“咚咚咚”,终于把钟声敲响。附近的同学以为提早上课,急匆匆地跑进校园。我正陶醉其中,时任教导的林老师从办公室走了出来。他也是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位身材如木麻黄般颀长、精神矍铄的师者,符合我对有学问的老师的想象。我以为要挨骂了,可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责备的神情,只是笑意盈盈地说:“同学,这是上课的铃声,只有老师才可以敲响。你到班上去吧,等会到点了,钟声自然会响。”
多年以后,我从幼师毕业分配在毓英中心幼儿园任教。那时,幼儿园也有一个类似的铜钟,老师也要根据时间安排敲钟,我可以名正言顺地敲钟了。可我最是想念那个午后,心里有无限想象和希冀的、踮脚尖够不着、需往上跳才能敲响的那个钟。若干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时任校长天祚师聊天,得知林教导已作古,心里莫名感慨,师者温和的话语犹在耳旁。师者如光,虽微致远。
木麻黄四季常青,是学校的绿色屏障,是繁殖最快的树种;叶子虽然是尖叶状的,但繁茂能遮挡炎炎烈日;树干无垂须的飘逸,却多了一份清朗利落;果实不够硕大,却与落叶一起成为主要燃料。毓英学校犹如此,一百三十年来,秉承“勤朴诚毅”校训,在一代代毓英人的奋进下,载誉无数。“敢为人先,改革创新”,培植万千学子,桃李满天下,创造了一流业绩。我,曾经的毓英学子,虽平平无奇,却骄傲有她的一缕岁月晖照,一段时光追忆。
生活即教育,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教学相长,即知即传,随学随教。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学生以自由,激发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当时的毓英小学随处可见。阳光下,毓英园里,木麻黄依然迎风伫立,我仿佛又看到,1979年夏天,无数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那掰着手指头数数的小女孩向我走来。只是,她的手里,多了一颗颗木麻黄树籽,丰硕饱满。谨以此文祝福毓英母校百卅校庆。
毓英为我师我为毓英师
林迎迎(毓英中心小学教师兼校友)
夜,夏雨潇潇的夜,扰起了点点的思绪。又是一年开学日即将到来,听——“沙,沙沙”,刚冒出头的青草又将被润绿,那棵古老的榕树依然在雨中静默,又悄无声息地抖落那饱满的水滴……这里,是毓英。
他望着我的目光是如此的亲和、沉静。可即便如此,我仍很难平复我极度难堪的心境。原本在乡村小学成绩一向名列前茅的我在这次转学测试中一败涂地,居然连解方程有个“X”都不清楚,语文也只有个中等水平。看着父母难以置信的样子,我实在无言以对。“就先让她试试看吧!”班主任陈竞焕老师一句话,让原本被建议重读四年级的我进入了毓英的五年2班。那一天,我不安地跟在陈老师身后,低头踏进那个陌生的班级,心中一遍一遍地猜想这仅有的最后一年小学生活究竟会以怎样惨淡的结局落幕?
秋季既过,春季即至。当一个学期悄然而逝,“毓英”已深深吸引住了我,使得多年后我仍对当时的帧帧画面无法忘怀:早读课前,放学时分,满是沙石的操场上始终有三名旗手在认真地踏步、前进、敬礼、升旗、降旗,日日如此,朝夕未改;语文课上,陈老师那锋劲的字迹、层次分明的板书让我们争相模仿,临摹抄录,课后也总想去翻一翻他那本厚厚的备课本到底写了些什么上课的“秘密”,甚至想去偷偷尝一尝他那只大口杯里装的是什么茶;数学课上,郭惠生老师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红领巾,不戴就轻饶不了你!他的大嗓门加上生动风趣的讲解,以及锐利的目光让我的数学成绩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一跃居前;音乐课上,李俊生老师总是满怀激情地让我们用歌声来问好,带着各种乐器让我们打节奏、识乐谱,我居然也学会了唱简谱;体育课上,张婉瑜老师费了老大的劲儿才让一向以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的我学会了前滚翻、后滚翻、跳鞍马;临近毕业考,由于加考科学,又兼教科学的郭老师利用晚自习带我们看标本、做实验,课间还总给我们讲奇闻趣事,有时还故意讲“鬼故事”,先吓得我们惊呼连连,再给我们阐释其中的科学原理……众多毓英老师的博学多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让我们这些学生叹服,也因他们无私的殷切教导使得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季延中学。时至今日,我仍对此无限感念,也许这也是吸引我在成为教师后,恳切想回到毓英从教的原因。
六年过后,重返毓英。我已由一名学子变为一名教师,毓英也有了完全不同的面貌。灰白破败的两层教学楼已翻建为纪念楼,杂草丛生的练车场已化身为宿舍区和综合楼,保留至今的清楠楼和体育馆也重铺了外墙,红墙绿树,一派崭新气象。适逢并校,学校师生人数剧增,当时所有的老师都在同一间大办公室(现电教室)办公。虽说学科不同、年级不同,但总能感到浓浓暖意,老师们有时说笑几句,有时就某个教学点各执一词;对于年长我们几岁的老师,我们总是尊敬谦恭,而他们也总是和气地鼓励我们。
毓英的校训是“勤朴诚毅”,如果要让我来说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字,我想就是“勤”了吧!那阵子,毓英捷报频传,经常可以听到哪位老师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的教学比赛中获奖。但你可发现,学校某间教室的灯光在比赛前的那段日子里总是亮着的,因为那里面经常有几位老师在“挑灯夜战”,研磨教技。因为要争创“福建省示范学校”,几乎全校老师都全身心投入,在当时计算机还未普及使用的时代,硬是对各种材料进行筹备完善,工作量巨大。我们一群年轻老师还常常在放学后到宿舍加班制作手工图册、标语等,直至夜深星稀才返家。最为勤勉的绝对是傅瑞珏校长,她工作起来总是夜以继日、以校为家,而且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最让我难忘的是她常常夜深时分打电话给我,带着她刚完成的手写材料到我家来让我用电脑输入。她一字一字地念,我一字一字地打,之后她又一字一字地校对、修改,完稿后常常已是午夜,她再独自一人骑车回家……隔天一早,又见她已提前到校主持工作。在众多毓英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我等后辈自然不敢轻负韶光,自当“不待扬鞭自奋蹄”,将“勤”字深植心底。
静待花开,不觉更深。转眼十余年过去了,我也成了毓英的“老”教师了。历数过往,为了当好班主任,我潜心研究班级管理策略,设计制作各种工作表格,建立一个个学生档案,记录分析他们的性情特长,就为了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了教好语文,我从一开始手工制作各种卡片、插图、幻灯片,到后来自学PPT课件,并养成利用假期制订教学计划、撰写全册教学设计的习惯;为了负责好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工作,我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作课题、写论文,也鼓足勇气去举行观摩课和参加比赛;为了让“六一”舞蹈节目年年出新,保持优胜佳绩,常常是彻夜难眠,绞尽脑汁,还要经历一次次的推翻、重编、修改……可试想想,毓英的老师们不都是这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吗?回首过往的每一步,付出的每一分努力,虽说不欲人皆知,但无不是一个“毅”字使我们无悔坚守在毓英,并为之而努力着。
一路行来,承学执教,缘于一份与师者们心灵之间无声撞击的感应,始于一片植于心中的对母校的敬仰与挚情。在毓园的日子里,一支未磨秃的粉笔还是要坚持写下去,以求无愧于我师,无愧于毓英。
获奖名单
学生组
一等奖
那年,我与南音结缘 张晓滢(毓英中心小学)
“毓”见你,真好 吴芸姗(毓英中心小学)
我的女排梦 黄可歆(毓英中心小学)
毓英,我成长的助力器 苏钰馨(毓英中心小学)
毓英·慈母 张雅琪(2016届毕业生)
二等奖
投入毓英的怀抱 施骅萤(毓英中心小学)
毓园葱葱,温情汲汲 许晁源(毓英中心小学)
连心廊,心连心 林言晞(毓英中心小学)
我在毓英园的欢乐时光 蒋煜恺(毓英中心小学)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赵熠琳(毓英中心小学)
毓英,梦想起航的地方 黄依然(毓英中心小学)
体育馆里的追梦人 伊 然(毓英中心小学)
人生启蒙第一笔 范梓晴(毓英中心小学)
一路欢歌,一路向上 蔡雨铮(毓英中心小学)
我与毓英共成长 施珞兮(毓英中心小学)
毓小的绿树红墙 蔡钰娟(2017届毕业生)
三等奖
“勤朴诚毅”育我成长 陈思怡(毓英中心小学)
期待在毓英园的每一天 杨怡钧(毓英中心小学)
期待,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杨 楷(毓英中心小学)
我与毓英 张心颖(毓英中心小学)
我的排球梦 曾烁天(毓英中心小学)
毓英学校我慈母 施梓潼(毓英中心小学)
快乐的宝地 蔡昊晔(毓英中心小学)
我的法宝 蔡伟泽(毓英中心小学)
毓园美好 林昕琪(毓英中心小学)
理想,在毓英起航 何佳宇(毓英中心小学)
楹联伴我成长 张凯诚(毓英中心小学)
拔节的乐曲在这里奏响 洪铭松(毓英中心小学)
犹记那棵榕树,那座碑林 施珺祎(毓英中心小学)
那一条长长的连心廊 谢诗涵(毓英中心小学)
我爱你,母校 洪雅妮(2020届毕业生)
成人组
一等奖
故 黄美燕
那年,毓英园的木麻黄 许以姗
二等奖
毓英为我师我为毓英师 林迎迎
追忆那些寻常的日子 蔡丽英
致母校的一封信 张秋影
走近围墙 吕琪莎
三等奖
两把椅子 陈秋娜
拾忆·成长 留珊红
毓园的底色——爱与温暖 曾茵妮
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 范佳萌
毓英中心小学,我们与她的故事 魏 松
我与毓英 施 诗
见证·成长 陈韵琦
我与毓英 陈育艺
在毓英走过的日子 曾丽玉
家在毓英 洪雅哲
- 晋江21座新式公交亭投用 市民候车更舒心2021/12/17
- 城管邀市民“随手拍”6天接到3383条!2021/12/17
- 本周蔬菜价格稳中有降2021/12/17
- 晋江市级政务OA平台服务采购项目通过验收2021/12/17
- 晋江3家企业入选福建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2021/12/1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