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正文

以文化人 以艺化俗——晋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文艺力量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09-28 09:30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

  文明城市创建中,人是创建主体,也是创建的对象。

  近年来,围绕着晋江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晋江市文联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化俗”的工作思路,突出从物质生活的丰富到精神生活的多样、人的被动到人的自觉、个体到群体等维度开展工作探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美晋江志愿服务团为依托,拓展各类文艺活动,推动市民不断自觉提高自我的人文修养,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化。

记者 陈巧玲 摄

  01 援助创作文艺精品 书写“晋江故事”滋养人

  文化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优秀文艺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滋养人的心灵,内化和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2016年以来,晋江市文联围绕晋江题材及海丝文化、乡愁文化、“世中运”等主题,共援助文艺出版及活动项目130多个,援助资金400多万元。

  其中,2019年参与援助著名作家任林举创作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向海》,入选2019年度“闽版好书”及2019年10月中国好书榜,获福建省第九届百花文艺奖三等奖。《晋江,奔流向海》以文学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晋江方方面面的发展,既见事又见人,其中有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有实实在在创造财富的历程,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也是文化发展史。

  任林举在自己的创作感言中曾经谈道:“在进入‘晋江经验’采访的几天之后,就有了信心。这信心不是缘于我自己的文字创作能力,而是来自晋江经验和这个地域人文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厚性。”

  任林举表示,希望能写出晋江人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勇于创造的精神,将其转化成有感情、有热度的作品来影响别人。

  在晋江这一片文化的热土上,也还有着一批像任林举一样孜孜不倦,用文艺的力量,书写“晋江故事”的人。今年上半年,晋江市文联组织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摄影等文艺精品创作,文艺援助项目18个,发动参加各级展评展演展播,2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赛事或展览中获奖(入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晋江市文艺工作者2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文艺赛事中入展、获奖。

  02 树立德艺双馨导向 弘扬核心价值观带动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晋江市文联长期以来持续发掘、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涌现出一批充满时代感、饱含正能量的文艺先进个人和集体,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一面面旗帜。

晋江市文联组织晋江书法家写春联。(晋江市文联供图)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是对南音人苏统谋老师一生最好的注解。为表彰福建省第一位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的苏统谋在南音学传承、研究方面的成就,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晋江市文联联合市文旅局及其他相关单位,组织开展苏统谋及其南音学研究研讨座谈会、晋江市第十五届南音演唱节首场“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南音专场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苏统谋,1939年出生,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岁开始学习南音,从事南音事业70多年,是集南音大成者,也是“德艺双馨”的南音艺术家。他这一生,守望传统,以严肃的艺术态度对待南音;不遗余力,积极组织南音活动;传承南音,广收门徒桃李满园;重在保护,全面收集整理指、谱、曲,整理出版南音书籍15部。在他的身上,有着晋江文艺人的责任与担当。

戏剧展演丰富市民生活。

  长期以来,老艺术家的优良作风,也带动了文艺骨干人员不断提升艺术修养,树立了榜样,传递了力量。晋江市文联通过加强文艺阵地管理,发挥好“晋江文艺”微信公众号、《晋江艺术》专刊的作用,实施常态化的全市文艺家协会骨干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文艺家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3 创建多样活动载体 塑造文艺品牌感染人

  高雅艺术可以滋养人的心灵,也可以鼓舞人、感化人。早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就在他的《乐论》中提出“因乐而有教,有教以化俗”,说明音乐艺术可以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教化,培养人的品德。

  “好琵琶不要挂在墙上”,立足晋江实际,晋江市文联从软硬结合、长短兼顾、雅俗并进的思考维度,实施文化品牌、文化项目、文化人才带动,用心、用力、用情推进各项工作,服务晋江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化创建。

  弦声悠悠,歌声缓缓。伴着丝竹声响起,6月28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第十五届南音演唱节最后一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晋江市文联主管的——晋江市南音协会的南音爱好者们表演的南音曲目精彩纷呈,让在场的观众如痴如醉。

  晋江市南音协会会长吴鸿艺说:“南音、十番、闽南语吟唱等是这次演出曲目的主要构成元素,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些公益的活动和演出让南音走进民众的生活,希望让孩子们爱上南音,使南音能够得以传承与发展。”

  南音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千年雅乐”之誉。本届南音演唱节自6月11日起至28日结束,共连续开唱18天,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能够共享非遗文化大餐。据了解,这样全民共享的南音演唱节在晋江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

校园灯谜赛。(晋江市文联供图)

  校园灯谜也是晋江的一个文化品牌。晋江市文联参与主办的校园灯谜赛,自2010年开始举办以来,除去年因疫情停办外,至今已累计举办十一届,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晋江的学生选手在央视中国谜语大会曾经获得过金牌、银牌,在全国各种校园灯谜大会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灯谜活动在晋江城乡就较为普及,陆续成立市、镇两级灯谜组织,经常开展群众性的灯谜猜、制、论、评活动,长期举办侨乡谜会和多次国际性谜事活动。

  晋江市文联还拥有33个文艺宣传项目,常年不定期走进社区、学校、机关等进行文艺宣传,并结合春节期间文化、科技、卫生集中性“三下乡”活动,统筹党风廉政建设、移风易俗、扫黑除恶等宣传任务,组织灯谜展猜、书赠春联、剪纸展示和文艺演出等下基层。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晋江通过“三下乡”活动赠送春联和剪纸作品累计10000多份;坚持开展“本土文艺作品”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20多次,赠送图书4000多册,精品戏剧公益性下基层演出500多场,以本土作家、本土素材的创作成果服务基层文化体系建设。

摄影志愿者服务队在永和镇为村民拍照。(晋江市文联供图)

  04 深耕党建特色项目 践行文艺惠民引领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晋江市文联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线,办好实事好事,以红色文艺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基层群众听党话、颂党恩、跟党走。

  位于晋江东石镇的滨海渔村塔头刘村,是1952年第一批获批的革命老区村,它南临围头湾,面对金门岛。唐代富商林銮为船队航线临海造航标塔——“虎啸塔”,则是村里有名的人文胜迹。

  1938年,塔头刘村就建立地下党支部,许多革命干部到该村当教师,宣传革命道理和开展革命斗争,这里涌现了许多的革命干部和革命烈士,被誉为“晋江小延安”。

  红色,是塔头刘的底色,它使塔头刘焕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渐渐又内化为特有的文化基因。

  今年1月,晋江市文联联合晋江市社科联、东石镇政府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潮起塔江·风涌虎啸——塔头刘村文化铸魂”征文大赛,共收到400多篇投稿作品。文学爱好者们紧扣塔头刘村的红色印记、慈元文化、家风家训、支柱产业、乡村建设等特色内涵,创作了一篇篇有特色、有筋骨、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以文学作品、文艺评论和社科普及工作的力量,激发塔头刘村乡村振兴文化活力。

  文学、书法、美术、摄影、诗词、古琴,今年初以来,晋江市文联开展多个文艺项目,向建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活动的背后,是晋江市文联不忘初心,“艺心”为民。今年初以来,晋江市文联聚焦晋江人和晋江题材,制作了《赤子追梦》的“心声唱百年”MV,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社会做好事”“我为协会解难题”等“三为”机关党建活动,激发活力。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晋江市文联策划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定策划书法公益讲座、南音惠民演出两个办实事文艺项目,已先后开展10场,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文艺鉴赏水平。

  以服务创城、创建泉州市文明单位为抓手,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活动,策划机关党建项目“艺心为民、‘七进’基层”,发动全市文艺力量,以文化人、以艺化俗,先后开展组织30场次文艺活动进社区(乡镇)、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专业市场、进网络活动,获得基层群众和干部的一致好评,受益人数超30万人。

  聚焦瓶颈,开展“我为协会解难题”活动,贯彻上级“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部署要求,经常性地走访联络文艺社团,急协会之所急、想协会之所想,帮助解决协会关于活动办公场所、经费、文艺活动组织等问题。

  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晋江市文联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华东说:“文明养成需潜移默化、久久为功,晋江市文联推动市文联和文艺家协会阵地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文艺志愿者为抓手,以文艺传习基地、文艺创作基地等为阵地,为广大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成长成才提供机会平台,加大文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文艺志愿服务氛围。”

记者 陈巧玲 摄

  (记者 董瑞婷 通讯员 连小妹)

标签:以文化人 以艺化俗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