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庆祝建党百年网络专题 >> 最新动态 >>正文

从“向史而新”中汲取奋进力量——泉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21-05-18 17:33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在奋进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泉州激荡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农村,从学校到军营,从线上到线下,真理光芒在闪烁,思想共识在凝聚。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最鲜活的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凝聚强大力量。

  以学聚心——

  高标准高质量推动落实落细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真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今年3月1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吹响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号角,擂响接续奋斗的战鼓。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紧跟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迅速制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路径、进度安排、学习内容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安排,从实从细抓好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各单位部门、各行业领域统筹阵地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分别组建多样化宣讲小分队,灵活机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直抵“神经末梢”。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泉州将‘六个进一步’作为着力点、落脚点,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载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内容,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而不懈奋斗。”

  创新载体——

  用好红色资源 “讲活”红色故事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全市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4月30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46个泉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有序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文献档案馆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的浴血奋战史、艰苦创业史、改革创新史,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泉州开展“重走史迹学党史 接续奋斗当先锋”主题活动,通过整合优化推荐46个红色史迹学习点,供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前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市直机关1000多个党组织1.9万多名党员,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的‘第一方阵’,必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深入基层一线,“讲活”红色故事。泉州还精心遴选15名政治素质高、宣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党史领域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分层次、有重点地分赴泉州市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开展集中宣讲,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走上讲台宣讲辅导、深入基层座谈交流、贴近群众解疑释惑。

  如何用群众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让这些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坐公交车还能学习党史,气氛都不一样了,非常‘接地气’!”近日,老党员黄奕龙坐公交车时赞叹道。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南安充分利用公交车流动分散、辐射面广、贴近群众的特点,选取8路和21路作为南安党史学习宣传专车,在车身印上“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等字样,潜移默化地将党史知识传递给市民,让车厢变身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流动课堂”。

  “线上”答题重温革命史,“线下”闯关重走长征路,推动全民老少有益、有趣学习党史。鲤城区鲤中街道以寓学于乐的方式,将党史知识设置于“线上+线下”的党史主题体验游戏当中。党史学习参赛队员只需打开手机,扫码进入活动小程序,即可踏上“长征路”。鲤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景体验和线上互动的创新结合,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重温长征故事。”

  “同学们,我手中的这幅刻纸作品是一艘红船,你们知道这其中的故事吗?”在鲤城区实验小学刻纸兴趣班上,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吕照明拿着一幅醒目的红色刻纸作品,向同学们讲述“南湖红船”的故事,孩子们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将艺术表达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吕照明将传统刻纸艺术与党建元素融合,潜心创作出《南湖红船》《南昌起义》《古田会议》等一系列党史故事题材的刻纸作品,并结合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党史故事融入刻纸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习刻纸技艺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

  一条条熠熠生辉的红色路线,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党史宣讲,一幕幕鲜活生动的现场教学……泉州全方位、多层次、接地气的活动载体与形式,把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到广大党员群众的心间。

  学史力行——

  为群众办实事 帮群众解难题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泉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

  “以前,充值购气要跑到几公里外的营业厅,特别耗时耗力。现在,两百米远的万福街就有一台24小时自助售气机,随时可以充值购气,十分方便。”近日,家住洛江区铭基新天地小区的赖舒华为新投用的自助售气机点赞。群众的获得感,来源于泉州针对管道燃气用户需到营业厅或通过蓝牙卡等方式购气便捷度不高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投放自助购气机,并逐步将居民用户燃气卡表置换成物联网表。

  方便中心市区管道燃气用户充值购气,是泉州市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之一。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泉州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征集项目139个,并先行梳理下发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32个。泉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许友烈表示:“对这些征集到的项目,我们逐一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并根据职责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在全市上下掀起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潮。”

  “聚焦企业群众生产生活高频多发、体验度高的事项,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持续开展流程再造!”一段时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改革创新“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以及“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模式,扩大集成套餐覆盖面,推动“一窗综办”升级“一窗办成”,实现“进一网、能通办、来一窗、能办成”。推行“一件事”套餐上线运行短短2个月,全市累计办件147371件,累计精简材料1441份,压缩时限1399天、减少办理环节949个,大幅度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

  把“麻烦”留给政府,“方便”送给企业。近日,泉州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热线开通,让泉州民营企业拥有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服务。“这是泉州政法系统结合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部署要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举措。”热线开通后,民营企业经营者通过拨“12345”转“3”号键,即可对民商事案件、执行案件类进行咨询、投诉、举报、求助等,将进一步优化泉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游客来到泉州,了解古城文化,展现海丝风貌。”近日,一场“展现古城风采传递文明新风”鲤城区古城志愿讲解大赛决赛在泉州六中举行,选手们娓娓道来的街巷故事和历史传说,带领现场观众感受古城千年历史风韵。鲤城开展“我为社会做好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动员更多市民群众积极投身城市文明建设各领域,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古城旅游志愿讲解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文明新风,让来到鲤城的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

  市县两级同步征集497个项目,着眼为民惠民。一个个“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社会做好事”的生动实践,是泉州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真实写照,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红土情怀,是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泉州温故知新再出发,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铆足牛劲、蹄疾步稳!

  (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黄立南 黄龙

标签:党史学习教育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