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贺信激励福建省各校师生和教育界人士奋发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指出,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连日来,我省各校师生和教育界人士认真学习贺信精神,纷纷表示,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各校学科优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需求方面展现新作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黄茂兴教授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努力为我省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者,将进一步发挥专业所长,聚焦经济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特别是两岸融合发展等特点和前沿问题,组织科研团队开展深入研究,形成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
“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要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对高校科研工作者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福州大学鲍晓军教授说,要认真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福州大学理工结合的学科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大机遇,主动加强与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部署协调衔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能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书记陈炳钦说,学习了贺信,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以各类竞赛为抓手,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我是厦大校友。亲历母校百年华诞盛事,厦大人共同塑造的优良校风,指引、感召着莘莘学子。”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滨如表示,作为全国首批、福建省唯一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将坚持非营利办学,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与产教融合办学特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积极创新、奋发有为。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吴彬镪说,闽南师大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贯彻贺信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使命要求,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奋斗目标,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攻坚,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和闽南文化办学特色,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需求方面展现新作为。
在学习了贺信精神后,曾在厦大完成本硕博学习的集美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惠容感到十分振奋:“总书记对争创世界一流高校寄予厚望,让我们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的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迫切的使命感,让我们干劲更足。我们要认真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嘱托,为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19级财政学硕士研究生苏才立说,要传承红色基因,时刻牢记爱党爱国,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弘扬嘉庚精神,以各自的业绩回报学校、社会和国家。
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辅导员洪晓儒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将牢记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成为一名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罗源县教育局局长黄乃通说,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使学生从小树立起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的意识,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传晖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扣实验区做好“四篇文章”,攻坚“八大工程”建设,聚焦教育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和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制约实验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夯实实验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更好服务“一岛两窗三区”建设,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福建日报记者)
-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福建省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2021/04/08
- 习近平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2021/04/07
-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福建省各界引发热烈反响2021/04/07
-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2021/04/02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