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许金潮:带头捐资150万元 凝聚乡贤力量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10-12 15:3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0月15日,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教育发展促进会暨董事会第一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将举行。自去年8月筹备动员大会启动以来,海内外乡贤、企业家、校友、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年多时间,已收到爱心捐款4000多万元,累计有180多位爱心人士参与捐资活动。 今起,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教育发展促进会将通过本报陆续刊登部分捐资故事,共襄盛举。期待更多热心人士积极投身到季延中学英墩校区的建设伟业中来,行善举、播爱心!

  商海沉浮20余年,他爱拼敢赢,闯出了一片天地,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年过不惑,他勇挑重担,拟任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他就是即将要成立的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教育发展促进会拟任会长许金潮。

许金潮(左二)

  土生土长的英墩人 延续与季延的情缘

  1976年,许金潮出生在晋江永和英墩沪坑自然村的一户人家。对这里的一景一物,尤其是学校,他都有着天生的亲切感。

  许金潮小学就读于英墩小学,与之一墙之隔的便是英墩中学。“当时的学校还比较老旧,教学楼是两层楼高的石头房,操场上尘土飞扬。”回忆起“家门口中学”最初的模样,许金潮仍历历在目。

  初中毕业后,许金潮随父母前往菲律宾。其间,许金潮时常往返于晋江、菲律宾两地。而每次回到晋江,许金潮都会去看看家乡的学校。眼看着英墩小学、英墩中学的校园变得越来越漂亮、发展越来越好,许金潮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

  去年9月,晋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撤并英墩中学,设立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消息传来,全城热议,许金潮更是喜上眉梢。“季延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办学成绩有目共睹。它的注入,对英墩中学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家门口有了更好的中学,厝边头尾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许金潮说。

  采访中,许金潮不仅对英墩中学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说起季延,同样侃侃而谈。原来,许金潮的三个孩子均毕业于季延初级中学,其中,老三现就在季延中学就读高中,许金潮还是学校家委会成员。

  如今,英墩中学“摇身”变成季延中学英墩校区,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墩人,许金潮的感受尤为强烈。不仅他们一家延续了与季延的情缘,更重要的是家乡教育迎来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拟任会长 挑战与期待并存 

  在商海一路打拼,许金潮对公司的管理已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未曾想,年过不惑的他,再次迎来了新挑战——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拟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其中,“会长”一职落在许金潮身上。

  多了一重新身份,许金潮有些兴奋,也倍感压力。据介绍,过去两年,季延中学、英墩中学实施集团办学,成绩喜人。一些本来欲将孩子送到外面就读的家长纷纷选择留下来。今年秋季,学校招生火爆。

  学生多了,校园建设自然要跟上。为此,永和镇政府、英墩中学服务区村两委发起了关于季延中学英墩校区教育促进会基金捐款倡议书。作为拟任会长,许金潮带头捐资150万元,为家乡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公司管理与教育发展促进会都要兼顾,许金潮也更加忙碌了。但是,他乐在其中。“海内外乡贤真给力,氛围特别好,感觉很温暖。”许金潮说,很多海内外乡贤慷慨解囊,目前已筹集了4000多万元。今后,促进会将对每一笔捐款进行合理规划,做到校园基础建设与教师队伍培养两手抓,“软硬兼施”,助推学校发展更上一层楼。

  难能可贵的是,这仅是许金潮热心公益的一个足迹。一直以来,许金潮都很关注家乡发展,反哺家乡,捐资敬老、扶贫、助教育,涉足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

  “走马上任,压力是有的,但我会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与所有乡贤一条心,发挥最大的力量。”对于季延中学英墩校区今后的发展,许金潮满是期待。

  (记者_蔡红亮 文图)

标签:许金潮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