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 >> 晋江在行动 >>正文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如何完善?委员们这些建议,给力!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6-11 16:01
  

  晋江新闻网6月11日讯 6月10日上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完善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视察监督活动,并围绕主题开展座谈交流。市政协副主席林庆峰参加。

  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视察监督活动

  视察组实地走访市医院、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调研我市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分诊处理、疫情防控工作、流调流程、防控物资等情况,听取有关核酸检测、智慧医疗、“十五分钟急救圈”、调度系统等工作开展情况介绍。

  视察市医院

  视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

  视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座谈会上,视察组听取了市卫健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我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委员们围绕如何完善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座谈会

  晋江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我市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0家,包括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和镇(中心)卫生院12家,市口腔医院、市医院晋南分院、卫生监督所、市第三医院、卫生进修学校、英墩华侨医院各1家。全市建成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调度4个急救分中心和10个急救站的急救网络,依托独立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和MPDS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实现“15分钟急救圈”。

  晋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中心占地面积114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41平方米,其中实验用房7500平方米,占37.4%。目前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41台件,具备11个检测领域389个检测参数、449个方法标准,能开展传染病症原微生物检测参数66个,并实现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106项全覆盖。1998年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2012年通过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具备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实验室、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实验室、国家盐碘实验室等资格。

  委员建言献策

  建议“提升五个力”

  一是提升核心应急能力。注重统筹协调管理、科学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引导疏导,强化各部门密切沟通,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能力,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是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物资的保障体系,聚焦应急物资总量、结构、布局等问题,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做到有保有压、补齐短板、资源共享。

  三是提升社会协同能力。引导社会组织、慈善组织、自愿者等有序参与,提升应急保障的社会化水平,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健全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保险服务,鼓励群众重视灾害保险的作用和提高全社会抗拒风险的能力。

  四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提高突发事件的专业信息汇集、监测预警、应急决策和指挥调度能力。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注,正确引导突发事件舆情。

  五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应急预案,注重应急演练,做好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分级、预防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响应等工作,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规范应急管理体系。

  建议“五个进一步”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管理应急物资储备,建立科学、经济、有效的储备机制和运行机制,有序开展应急物资采购、调用、补充等工作。

  进一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调整优化人才专业结构,建立健全应急状态人员调用机制,提高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大检测设备投入,缩短检测时间,扩大检测范围,更好的预防疾病,快速识别病原体的来源,及时控制疫情和切断疫情爆发源头。

  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应急队伍体系建设管理,加强应急工作组织领导,密切合作联系,形成“分工明确、快速响应、高效有序”的应急体系。

  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对学校、社区等有关单位的指导,积极开展以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等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不断强化群众参与现场救护的意识,提高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晋江新闻网记者_蔡君仪 文图)

标签:政协|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唐诗莹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