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力量”助推晋江特色农业发展
3年获4个国家级“身份证”
在安海镇的胡萝卜种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胡萝卜。(资料图)
“胡萝卜的地理标志证书发下来了,这下可好了,我们的胡萝卜终于有了‘身份证’!”昨日,晋江市梓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家告诉记者,他和胡萝卜打了十几年交道,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家乡的胡萝卜拥有自己的品牌。日前,晋江胡萝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刘建家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
记者从晋江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3年来,晋江胡萝卜、衙口花生、晋江紫菜和安海土笋冻陆续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一份份荣誉来之不易,背后凝聚的是许多人的努力,承载的是对晋江特色农业发展的更高期望。
亮出优势 做强特色
去年12月,刘建家作为晋江胡萝卜种植户代表之一,带着刚出土的胡萝卜,跟随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前往北京接受专家评审。
“竟然有这么香的胡萝卜!”评审会上,晋江胡萝卜一切开就散发出甜香气味,光滑的表皮、均匀的色泽令在场的专家评审和外地种植户惊叹不已。再仔细品尝,香醇的味道、细嫩的口感更是“俘获”了在场人员的“芳心”。
“没想到带去的胡萝卜全部都被‘抢’光吃完。”看到家乡的胡萝卜如此受欢迎,刘建家内心充满自豪。
因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晋江胡萝卜与我国其他主产区错季栽培,成为全国冬春季胡萝卜生产和出口优势区,生产出来的胡萝卜外形好,品质优。
亲身经历了评审过程的紧张和激烈,刘建家更觉这份荣誉得来不易。十几年前,刘建家开始加入胡萝卜种植大军,目前在晋江和惠安种植近两千亩的胡萝卜,“说实话,以前我们的胡萝卜品质再好,到了市场上也是和外地的胡萝卜混在一起卖,没有人认识‘晋江胡萝卜’。”刘建家坦言,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可以带着自己的“身份证”走出去了,这对我们农户来说是大好事。
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蔡章棣表示,依靠科技手段对胡萝卜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上有“国家地理标志”这一“通行证”,整个产业都会得到提升。
凝心聚力 终结硕果
不仅是胡萝卜,其他农产品在申报过程中,都凝聚着许许多多人的努力,相关部门、相关镇党委政府、社会热心人士……他们或奔波劳碌,或提供重要资料等,为此倾注了许多心血。
2017年的“紫菜事件”曾给晋江紫菜行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当时,晋江市70多家紫菜加工企业亦发起“行业保卫战”。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秘书长曾华青介绍,谣言风波后,他们便提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在首届晋江紫菜文化节暨助力晋江紫菜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主题沙龙上,就召集行业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共同商讨国家地理标志申请事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取得实质性成果,2018年6月,晋江紫菜成为晋江市第二个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农产品。
去年,安海土笋冻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晋江市又一个获得国家认证的农产品。2018年上半年,安海文创协会作为申报单位,联合社会各界,在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海洋与渔业局、安海镇党委政府等指导下,着手进行申报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成功完成了申报。
“在这过程中,既有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安海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倾力指导,也有以安海阿望土笋冻、肖园土笋冻等为首的土笋冻商家的积极配合,以及汪建育、颜长江等安海文化界人士积极提供资料及建议。同时,安海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及众多热心人士也辛勤付出。”安海文创协会负责人林荣宗感慨道,正是大家凝心聚力,为申报之路“保驾护航”,才有了今天的荣誉。
身价提升 凸显价值
申报成功之后,可以说是圆了几代人的梦想,进一步提振了农业人的自信心。回想起这段过往,曾华青感触颇深。
晋江是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坛紫菜加工生产基地,占据了全国坛紫菜加工产品70%以上的市场份额。
然而,2017年的谣言风波,让晋江紫菜行业跌入谷底。“在紫菜行业最不受信任、最黑暗的时刻,我们有了一个集体的名称,可以说是给整个漫无目标的紫菜行业指明了方向。”曾华青表示。
得益于这项荣誉带来的品牌效应,协会成员企业仅用了一年就恢复了“元气”,不仅销量回到以前的水平,去年更是在品牌价值的影响下,晋江紫菜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比其他地区紫菜有了30%~50%的溢价,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不仅意味着产品有了自己独特的‘身份证’,受法律保护,而且产品比普通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更强,对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表示,此外,还为原产地赢得了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打响自身品牌,促进晋江相关产业乃至整个三农事业的健康发展。
晋江四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之路虽然已落下帷幕,但这对晋江有关部门及相关从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借此契机对产业进行提升,是他们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李友加表示,晋江市将按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的相关要求严格做好地理标志管理、证后监管、品牌建设等工作,努力将这些产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农产品。同时,进一步挖掘地理标志文化,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_沈茜 秦越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