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儿童理财渐成风潮体验式财商教育受认可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6-05 11:04
  

  6月1日,一场妙趣横生的儿童理财沙龙活动在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快乐登场,50组家庭来到现场,共同聆听来自农业银行晋江支行专业理财师的金融财富课程,培养孩子们的财商和情商,这场干货满满的活动,也得到了家长们的频频点赞。

  近年来,少儿财商教育越来越被银行所重视,“走进银行初体验”“小小银行家”等财商教育活动层出不穷。这不,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不少银行又针对少儿理财这一主题,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关注。

  频推活动财商教育逐步成为关注点

  子女教育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重要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少儿的财商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而如何普及金融知识,提高财商教育,银行可谓“居功至伟”。

  近年来,不少银行在关注家庭客户的同时,也把着力点放在了孩子身上,越来越多的儿童理财沙龙扑面而来,银行让更多的孩子走进银行,了解人民币,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使得财商教育逐步成为一大关注点。

  这不,趁着“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不少银行纷纷推出了多类型的活动,如晋江农商银行推出了“‘农’情六一‘童’样精彩”,以抽奖的方式,吸引家庭来到网点;招商银行同步推出“六一”专属活动,来到网点不仅能抽奖,还将得到专业理财师的指导。

  而农业银行晋江支行则是“走出去”,联合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党支部,举办以“向上的力量·我是小小理财师”为主题的“六一”儿童理财沙龙活动,传授基础的金融财富管理知识。活动现场穿插有趣的游戏环节,农业银行晋江支行的理财顾问教小朋友们辨识人民币,现场点钞示范,讲解技能,还精心准备了点钞比赛,引导小朋友们分组参与,让其从小对理财有一定的概念。

  产品丰富少儿理财渐成风

  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帮助家庭更好地培养孩子财商,这并非今年才有。在少儿财商教育备受关注的背后,实则是银行频频发力少儿理财循序渐进的结果。

  早在多年前,民生银行就已经推出了专属于少儿的“小鬼当家卡”,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这片蓝海,越来越多的产品相继推出,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泉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近年来都相继推出儿童银行卡产品。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联合愤怒的小鸟打破常规思维,首创的亲子银行卡,意在帮助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培养“当家”理念。

  而以少儿为对象推出的专属借记卡,卡片均享有儿童金融各项专属业务、产品、服务的功能,也具有一般银行卡存取现金、刷卡消费、转账汇款等各种金融功能。不过,在基础功能的完善上,各银行会根据少儿的属性,有针对性地寻找合适商家,推出不同类型的活动,将少儿银行卡的属性更好地呈现。

  建议:树立正确理财观

  财商,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它往往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另一个则是如何正确使用金钱。而这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因此,接受良好的财商教育,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和理财习惯十分重要。

  孩子的财商教育越早开展,越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储蓄和消费等习惯,让其对金钱有一定的概念,在使用时,做到心中有数,分清必要与非必要的消费,学习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如今,孩子接触互联网的时间普遍较长,而他们对于网络的警惕性又较差,因此时常会发生网络诈骗或“直播打赏”等常见的情况,因此,不仅要让孩子明白金钱不只是一个数字,更要让孩子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从压岁钱开始,就可以引导孩子如何合理使用,学会记账,学会投资一些基础性的理财产品,从小学会规划。”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俞先生介绍,“当然,‘有攻也应当有守’,注重理财重要性的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少儿保障的重要性,为孩子提早做出规划,如为其提前购买保险,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从小做好做全保障计划。”

标签:儿童理财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