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吹响新时代文明实践集结号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www.ijjnews.com    中国经济网 2020-05-31 14:52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9年1月,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揭牌成立,该所以立足“实现各类资源融通、阵地互通、渠道畅通,集中力量聚民心、筑同心、暖人心”为目标定位,不断加强和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设立晋江首个镇(街道)级党群义工平台

  成立一年多来,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不断创新群众服务方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2018年,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正式上线。作为晋江市首个镇(街道)级党群义工平台,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作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出“党员干部融进去、村居群众引进来”作用。通过携进社工、一元公益义工入驻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志愿服务资源,促成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截至目前,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共吸纳注册党群义工超3900名,其中公职党员2400多名,群众党员约1500名,辖区内党员注册率达98%,参与服务近7000人次。

  党群义工平台还通过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办法”量化服务时长,志愿者通过参与服务的评价获得相应积分。服务积分既可兑换“党员红卡”,享受指定商店商品的打折优惠及免费活动体验,又能作为干部考核、党员评议、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防疫植树造林两不误

  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共开展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扶危济困、文明劝导、小区治理等五项志愿服务活动将近460场,参与服务志愿者8500人次,服务居民近8万人次,有效增强了梅岭辖区党群互动,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2020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街道实际,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以街道党群义工平台为引领,在疫情发生前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文化艺术节、公益汇演、慰问困难党员等志愿服务活动25场次,开展了以“弘扬雷锋精神,奉献疫情防控”为主要内容的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讲、入户排查、关爱帮扶、消毒防护、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疫情发生后组织开展防疫抗疫宣传、助力五小企业等志愿服务活动20场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650左右人次。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社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梅岭街道以社区微讲堂为文明实践主阵地,因地制宜,根据群众需求开展相应活动,不断策划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导、社会宣传、科技科普、文化服务、教育咨询、健身体育、移风易俗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截至目前,该所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60场次,参与人数3000多人次。

  社区开展书写赠春联志愿服务活动

  “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文明宣传工作,梅岭街道还着力打造以街道文明实践所为支撑,15个社区文明实践站为节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梅岭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延伸新时代文明宣导阵地的‘触角’,拓宽新时代文明宣导覆盖面。梅岭街道以‘书香花园’为试点,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管理模式,借力‘书香花园’的党建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和公益文化等元素,打造晋江党史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有效融合文创时尚元素。

  一手抓民生、强服务,一手抓民心、强引领。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应运而生,正是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生动体现。作为晋江市试点,梅岭街道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级平台和志愿服务队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梅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有效增强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调动了基层党员志愿者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以“党建”带领“群团建设”、以“服务”推动“社区治理”的飞跃,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康伟强 洪琼琼)

标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梅岭街道
稿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 唐诗莹唐诗莹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