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祖国,泉州向您报告!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9-09-06 15:36
  

  70年来,GDP从1.33亿元发展到8468亿元;传承弘扬“晋江经验”,泉州将继续服务好民营企业,把实体经济作为泉州的根基引导好、发展好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泉州的情况。说起泉州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我们经常提到3个关键词,一是海丝城市,二是‘晋江经验’,三是爱拼敢赢。”昨日上午举行的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泉州专场上,市委书记康涛以热情真诚的开场白,开启“壮丽70年·泉州篇”的讲述。

  70年来,以实体经济为基,泉州爱拼敢赢、接续奋斗,交出了一份无愧于祖国、人民和时代的靓丽答卷。

  风雨来时路 砥砺前行写下“四个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在中央、省委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概括起来有“四个一”:

  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小康富裕

  1949年全市GDP1.33亿元,197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末位。

  发展到2018年,全市GDP达8468亿元,占全省2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两成和四成。

  从工业基础一穷二白到制造业大市

  1978年到2018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1993年甚至一年就翻了一番。

  2018年,工业规模1.82万亿,约占全省1/3,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装备、石油化工7个千亿产业集群。

  从“乡镇企业一枝花”到县域经济竞相发展

  1984年,泉州诞生了全省首个亿元镇——陈埭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泉州的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等迅速发展,形成一县为主、多县分布、成龙配套的产业集群。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5县(市)多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从“南北一条街”到环湾城市格局

  泉州市民把当年老城区描述为“一二三”,即“南北一条街、东西两座塔、路上三岗亭”。1978年,建成区仅7.74平方公里,相当于宋元时期的规模。

  今天的泉州,古城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国家试点,新城“沿江、环湾、面海”发展,环湾建成区面积226平方公里。

  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完善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44万人次,在全国235个通航机场中排名42位,2018年增速全民航第一;港口年吞吐量1.3亿吨;铁路通车里程360公里;19条高速公路通达全境,绝大多数乡镇都能在20分钟内上高速。

  奋斗新时代心无旁骛做实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始终坚持实体经济当家,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实现稳中有进、稳中蓄力。

  2013—2018年,GDP年均增长9.3%,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1%,亿元企业数从1704家增加到2692家,制造业占GDP比重稳定在50%左右。

  抓产业链,做强“三个板块”

  2013年以来,工业投资占固投稳定在35%左右,年均增长17%,去年高新技术、石油化工投资增长均超40%。目前,投资超30亿元的在建制造业项目16个,其中超百亿元5个,总投资1300亿元。

  高新板块抓建链。集成电路链条基本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化合物半导体链条形成系列化项目,并延伸到光子、激光、封测、特种气体等领域。

  传统板块抓强链。重点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补产业链关键环节,目前在建化纤、染整、鞋材等中间项目14个、总投资200亿元;提升协作配套水平,把龙头、代工、专精特新等环节做强,完善供应链金融、现代物流体系、公共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配套,形成“搬”不走的优势。

  重化板块抓补链。石化产业重点延伸“化尾”,把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环节补起来。机械装备从用到造发展,工信部和省里认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7家。

  抓创新驱动,加快“三个赋能”

  引进建设中科院、华中科大等14家大院大所和石墨烯研究院等44家新型研发机构,突出“以用为本”,着眼于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力助推了产业“三个赋能”。

  生产赋能,人工车间(机器换工)智能车间。

  产品赋能,传统产业(科技赋能)高新产值。

  平台赋能,传统集群(工业互联网)现代生态圈。

  抓政企互动,着力“三个关键”

  政企互动是泉州营商环境独具特色的一环。泉州按照习总书记要求,正确处理好服务和引导关系。

  实业导向造环境。从过去提供土地、用工、资金等传统要素,转向更多提供高端要素、城市环境和全方位服务。(改革措施:产业工人本地化、实施人才“港湾计划”,较早推行“居住证”制度,采取稳控房价8年规划、教育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等)。

  踩准节拍促转型。从过去抓质量、创品牌、促上市,到前几年的机器换工,都是抓住转型阶段特征,因势利导,一波一波推动升级。

  既亲又清优服务。一方面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主要是压缩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让企业“谁来办事都一样”。另一方面,联系企业“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相关链接

  “晋江经验”——指导泉州跨越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世纪之交,中国加入WTO带来机遇,也带来“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对于泉州而言,彼时“创二代”开始接棒,如何继续新一轮创业,引发人们再思考。

  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7次来到泉州调研指导,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六个始终坚持”的重要启示,提出了“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的重要论断,并指出“晋江经验”是泉州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

  “晋江经验”,既是提炼升华,也是前瞻思考,成为指导泉州不断跨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17年来,泉州深入践行“晋江经验”,全市GDP增长了5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出口都增长了10倍。

  (记者 蔡紫旻)

标签: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