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文体娱乐 >>正文

2026年冬奥会花落意大利给北京2022的启示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9-06-25 18:20
  

  新华社洛桑6月24日电 题:2026年冬奥会花落意大利给北京2022的启示

  在迎来平昌2018、东京2020和北京2022连续三个亚洲周期之后,奥运会来到了欧洲,意大利的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24日击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奥勒,获得2026年冬奥会举办权。

  来自政府和民众更坚定的支持,让奥运更贴合当地发展,更充分利用现有或临时场馆等等,都成为意大利获胜的关键。而本次申奥所折射的新理念,对于正在筹办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有启发。

  政府、民众支持至关重要

  如果按照国际奥委会之前的标准,本次最终的两组候选申办地可能也无法走到最后。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新规范”的指引下,如今的申奥程序更加灵活,国际奥委会降低了财政担保和政府支持的要求。但是,从最终的结果看,这些选项依旧非常重要。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总结意大利获胜的原因时直言:“双方最大的区别在于民众支持率。”据第三方独立调查显示,意大利83%的支持率远高于瑞典的55%。

  而在这背后,申办地所在国政府在安保、财政、签证等方面的承诺,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也不可或缺。

  经过数月激烈的跨阵营谈判,瑞典在今年1月才组成新政府,这也导致瑞典申奥迟迟没有得到政府方面坚定的支持。直到今年4月,瑞典政府才提供担保,而这已经超出国际奥委会要求的最后期限3个月。

  而意大利政府则比瑞典更早向国际奥委会承诺,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无疑是意大利获胜的一大原因。

  充分理解办奥“新规范”

  从2014年底全票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到平昌冬奥会开幕之际颁布“新规范”,国际奥委会一直努力对未来办奥模式进行根本性重塑。

  据国际奥委会本次的评估报告,两组申办地均计划使用约80%的现有和临时场馆,2018年和2022年冬奥会的这一比例为60%。

  两组申办地的奥运赛事运行成本也比前两届冬奥会申办阶段的预算降低20%(约合4亿美元),而整个申办预算也较前两届降低超过75%。国际奥委会非常希望通过本次申办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奥运成本是可控的。

  外界曾经担心,意大利债务负担过重会影响他们本次申奥的前景。毕竟此前在申办2020年奥运会时,罗马就因经济原因而退出。然而,意大利在这次申奥过程中,一直强调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所在的区域相对富有,而且他们也相信,举办冬奥会会进一步刺激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瑞典申奥的一大亮点是,为了避免“白象工程”,他们选择使用与斯德哥尔摩隔海相望的拉脱维亚锡古尔达作为雪车雪橇场馆。这契合了国际奥委会强调的更灵活、更可承受的理念。

  不过,由此产生的赛区间交通问题也多次被国际奥委会质疑。瑞典的两个赛区奥勒和锡古尔达,距离另一个赛区斯德哥尔摩都需要一小时飞机加一小时车程。

  此外,意大利曾经举办3届奥运会。除了1956年冬奥会之外,还有1960年的罗马夏奥会和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瑞典从未举办过冬奥会,办赛经验的缺失,也是瑞典的不利因素。

  打造奥运变革的“北京方案”

  无论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信力和吸引青少年,还是“新规范”要求的简化申办流程、降低办奥成本、分担东道主压力,都让未来的奥运会更灵活、更有效、更可持续。

  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主席莫拉留的总结颇具参考价值:

  “我们的目标是让奥运会适应城市,而不是让城市适应奥运会。奥运会应该与城市和地区的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国际奥委会要求申办城市注重降低成本、遗产驱动、更可持续,要充分利用现有和临时场馆。最重要的是,要让运动员为核心的理念贯穿始终。”

  北京冬奥会在申办之初就在强调以运动员为核心,如今的筹办工作也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机结合。在北京赛区的13个场馆中,有11个都曾承办过2008年奥运会比赛。北京正在努力打造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北京方案”。

  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表示:“北京正全面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我们将全力合作让北京冬奥会在经济、预算以及各方面都更可持续。”

  米兰市长萨拉在申奥成功之后也说,期待在2022年从北京组织者的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我们希望利用举办冬奥会的机会,与北京多交流讨论,相信我们将从北京学到很多东西。”

  (记者 姬烨 王子江 高鹏)

标签:冬奥会|意大利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