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开幕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6-07 12:35
  

  昨晚,在安海文化中心,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开幕,泉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张永宁宣布端午文化节开幕,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春晓,晋江市领导陈晋永、林惠玲、林友竹等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石井书院朱子文化展馆提升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晋江市委副书记陈晋永表示,当前,晋江正在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作为其中的一场重头戏,本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集中展示了晋江、安海独特的文化内涵、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希望借文化节东风,推动晋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特色发展模式,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加油助力。

  开幕式后,安海“嗦啰嗹”舞台展示及高甲历史剧《浮海孤臣》专场演出精彩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据了解,本届端午文化节再次纳入海峡论坛,围绕“两岸两安平”主题,共策划推出了七大项目。今日,安海将举行精彩的节庆活动,在安平桥景区,有“水上捉鸭”竞技活动、情缘安海——宜兴紫砂十二人艺术作品展;在兆泰1988文创园,有安海融媒体中心启用仪式、“两岸两安平”艺术家笔绘交流、第三届“安海文旅”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两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及“晋江市青年创业创新基地”授牌仪式等活动;在镇区,有端午节“嗦啰嗹”习俗原生态展示。与此同时,安海镇敬老院项目开工仪式也会在今日上午举行。

  本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得到福建省台港澳工作办公室等单位的支持与指导,再次纳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活动紧扣“文旅融合、品质晋江”及“两岸两安平”主题,共策划推出了七大活动项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今日,除了安海端午传统节目“水上捉鸭”竞技活动和“嗦啰嗹”习俗原生态展示外,在安平桥景区、兆泰1988文创园两大活动展区还将举行安海融媒体中心启用仪式、“两岸两安平”艺术家笔绘交流、第三届“安海文旅”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两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晋江市青年创业创新基地”授牌仪式、“情缘安海——宜兴紫砂十二人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与此同时,安海镇敬老院项目开工仪式也于今日上午举行。

  今年端午节恰逢高考,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展示安海文化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更是对安海安全管理、市民文明素质的一次考验。连日来,安海派出所、安平派出所、安海交警中队的民警多次勘察现场,结合现场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安保计划,发布相关注意事项及道路管制、绕行信息。

  5日上午,安海镇镇长张健龙带队检查本届文化节筹备情况、安保工作和高考考场相关工作,并现场协调相关问题。

  据悉,为确保端午文化节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此前,安海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接待保障组、市容整治组、安全保卫组等多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了较强合力。

  张健龙表示,近年来,安海镇坚持“深耕人文,涵养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机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激发社会活力,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城镇品质的互促共进“,三大节庆”品牌品质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各级重视支持、各界群策群力下,今年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再次纳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项目。端午文化节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的一场文化大餐,也是一次乡情联谊,更是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大舞台。让我们共同祝福、共同推动、共同期待,未来安海更美好。

  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亮点有哪些?活动将带来什么影响和意义?带您一同前去了解。

  深耕人文传承非遗 采莲全过程搬上舞台

安海“嗦啰嗹”习俗舞台展示。

  “一场演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安海嗦啰嗹,也看到了创新的嗦啰嗹民俗歌舞表演,真的太精彩了。”昨晚,在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八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开幕后,一台安海“嗦啰嗹”习俗舞台展示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

  当晚的安海“嗦啰嗹”习俗舞台展示由安海嗦啰嗹原生态展演、舞蹈《请到安海嗦啰嗹》、民间舞蹈《安海嗦啰嗹》等三个节目组成,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传递出的是安海“嗦啰嗹”的旺盛生命力,从中也可感受到安海在“嗦啰嗹”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上的坚守与努力。

  据了解,此次安海“嗦啰嗹”习俗舞台展示,由安海“嗦啰嗹”省级非遗传承人、安海文化站老站长颜昌瑞倾情执导。颜昌瑞表示,此次舞台展示的一大特色是首次将安海端午节街头的采莲全过程搬上舞台。

  据了解,由于“采莲”活动所传唱的歌词反复出现“嗦啰嗹”,而“嗦啰嗹”相传为佛教梵语,意为消灾纳福,因此,群众称“采莲”活动为“嗦啰嗹”。

  在此次嗦啰嗹原生态展演中,可以看到演出背景置身于安海端午时热闹的大街上,母亲带着两个孩子翘首以盼采莲队的到来,并在家门前摆上香案桌,供奉花果香烛,迎候龙王尊神降临庇佑,为家庭驱邪祛瘟。

  演出通过再现一个家庭迎接采莲队伍的场景,并与采莲队伍中三个关键性的角色“铺兵”“旗手”“花婆”之间的互动,不仅重视提炼“嗦啰嗹”习俗的精华,也突出了嗦啰嗹习俗中高喊吉祥语、置答谢红包、赠玉兰花等细节,让原生态的嗦啰嗹在舞台上得以生动呈现。

  颜昌瑞介绍,此次为了让这场原生态民俗展演呈现出更好的效果,现场还组建了大型乐队,融合了多元闽南特色民间音乐进行配乐,让整场演出更显古老韵味。

  当天的开幕式演出除了有精彩的嗦啰嗹习俗舞台展示外,还有新编高甲历史剧《浮海孤臣》专场演出。

  据了解,《浮海孤臣》是由著名剧作家郑怀兴编剧,著名导演欧阳明执导,并由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众多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全面展示了高甲戏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表演特色。

  安海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洪德财表示,《浮海孤臣》这一剧目汇集了业内知名的编剧、导演、作曲、演员、舞美等主创人员进行倾力打造,在业内广受好评,此前安海镇主动对接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参演本次文化节,在为市民送上一场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希望可以更好地传承高甲戏这一非遗文化。

  昨晚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石井书院朱子文化展馆提升项目启动仪式。

  立体化、多渠道宣传安海 安海创办全省首个镇级融媒体中心

  今日上午,安海融媒体中心启动仪式在安海兆泰1988文创园里举行。

  据了解,安海融媒体中心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整合报、网、端、微、屏等媒介拓展融媒体服务,多维度、多角度、全方位将安海镇党委、政府的声音传递给群众,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同时,将安海的好故事、好声音和正能量立体化、多渠道、更有效地传播出去,打造“镇级宣传样本”,助推“安平古镇·海丝名城”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安海镇镇长张健龙表示,安海融媒体中心作为福建省首个镇级融媒体中心,是安海镇新闻舆论工作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取得的现实成果,是安海镇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安海镇新闻舆论宣传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据介绍,本届端午文化节,安海融媒体中心将多视角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安海融媒体中心还策划邀请台湾青年一同到安海闹端午,了解安海历史人文、体验民俗、品尝小吃,届时将会有精彩的Vlog推送。

  据悉,安海融媒体中心是由晋江经济报社与安海镇党委政府合作创办,是福建省首个镇级融媒体中心。

  两岸两安平 两岸一家亲 文化搭桥 台湾乡亲安海过端午

  昨日,首次来到安海的台湾青年吴冬明、梁嘉允,走访了龙山寺、石井书院、安平桥,品尝了安海的特色小吃土笋冻、菜粿,对安海这一历史文化名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安海节庆文化品牌的打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平台效应日益凸显。今年的端午文化节再次纳入了海峡论坛,吸引了众多台湾民众自发通过海峡论坛网络报名平台报名参与活动,其中不乏台湾青年文创组织的负责人。

  此次,台湾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也组团20多人来到安海参加端午文化节。据了解,本次端午文化节继续聚焦“两岸两安平”,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两岸民间面对面交流的活动。两岸民众的深度参与成为今年端午文化节活动的一大亮点。

  今天上午9:30- 12:00,在安海兆泰1988文创园,一场“两岸两安平”艺术家笔绘交流活动将精彩上演。多位来自台湾的书画爱好者将与安海的书画爱好者、青年书法家进行笔绘交流,以文会友,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在安海兆泰1988文创园里,第三届“安海文旅”杯“安平古镇·海丝名城”两岸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也于今天上午开幕。展览共展出两岸摄影家优秀作品80幅及优秀影视作品8部,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成为朋友圈里推介安海文化的名片。

  晋江市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吴宝烨介绍,本次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整体质量都不错,聚焦安海古镇古味和新时代、新发展。同时,比赛还新增了影视作品评选,多视角反映“安平古镇·海丝名城”独特的美。

  据介绍,此次台湾台南文化协会也选送了10张优秀的摄影作品参展,主要反映的是台湾安平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彰显了“两岸两安平”在地缘、文缘、商缘等方面的一脉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6月8日下午3时,在安平桥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还将举行“两岸两安平”文化交流活动,两岸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将齐聚一堂,重温“两岸两安平”历史,共话发展,届时还将举行以“两岸两安平玄天上帝信仰探微”为主题的走访调研活动。

  安海文创协会执行会长林荣宗表示,本次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更加重视体验式的文化交流,希望两岸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在活动交流增进相互认知。与此同时,本次文化节还将举行“两岸两安平”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座谈、走访调研的方式,着力发掘“两岸两安平”渊源,增进四海一家的共识和合力。

  情缘安海搭建交流平台 100多把精品宜兴紫砂亮相

  连日来,安平桥景区游客中心里,情缘安海——宜兴紫砂十二人艺术作品展紧锣密鼓地布展。今日上午,该展正式开幕,100多把宜兴紫砂亮相。

  据介绍,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经历代“工匠”创造,成为造型丰富、色泽雅致、技艺精湛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和实用器皿。2006年,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了解到,情缘安海——宜兴紫砂十二人艺术作品展缘起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到安海调研采风,和历史文化名镇安海激情碰撞,产生了文化共鸣,并借此次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搭建紫砂文化与艺术交流平台,加深安海与宜兴两座文化名城之间的友谊,共同促进两地文化交融,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共谱紫瓯佳话。

  据悉,情缘安海——宜兴紫砂十二人艺术作品展将展出鲍志强、吴鸣、范建军、谢强、黄自英、范泽锋、鲍燕萍、周志君、陈瑜、汤建林、朱叶新、周曙峰等十二位宜兴著名陶艺家的精品力作。

  鲍志强表示,当代紫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此次,由我们十二人所组成的“情缘安海”紫砂艺术作品展所呈现的展品,都是各位陶艺家从艺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艺术成果与精华,结合了当代紫砂老、中、青三辈的艺术眼光与审美,以及各自对紫砂传统文化的理解、感悟、传承与创新,分别融合了当代紫砂的特点和个人情怀,不仅有壶艺风采,更有紫砂陶刻装饰的精彩呈现,相信会为安海及两岸的朋友带来一场丰富的紫砂艺术盛宴。

  据介绍,今天的开幕式后,现场还将举行紫砂制壶表演及紫砂艺术品座谈会,让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紫砂。

  传统民俗深受喜爱 捉鸭采莲共闹端午

“水上捉鸭”竞技活动(资料图)。

  “水边看捉鸭,陆上看采莲。”作为安海端午节的传统节目,似乎可以预见今日安海街头的热闹与安平桥景区内的人声鼎沸。

  今天上午10点,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原生态展示活动在三里街及下墟巷交界处的小广场集中进行。市民、游客可以到现场与采莲人零距离地接触,并现场互动,感受安海端午的民俗风情。

  今天16:00—17:30,在安平桥景区演艺岛,“水上捉鸭”竞技活动将举行。现场会在距离水面约2米处架起一根长的圆竹竿,末端悬挂一个内放鸭子的笼子,参赛者必须赤脚走过竹竿,在末端探笼取鸭。谁能将笼子打开,并将落水的鸭子抓到,即为挑战胜利,鸭子归其所有,整个过程甚是有趣,既有挑战性也有观赏性,备受市民所喜爱。

  安海冬泳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水上捉鸭现场备有50只鸭子供参赛者探取,水上捉鸭虽然有趣,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为确保安全,活动要求参赛者必须熟悉水性,因此报名的参赛者必须通过泳道到达比赛场地。

  据悉,今年端午节恰逢高考,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展示安海文化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更是对安海人文明素质的一次考验。为此,安海镇党委、政府向全体市民发出“当好东道主,步行看端午”、全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倡议,让文化节成为文化弘扬、文明养成的生动实践。

  除此之外,安海镇敬老院项目开工仪式也在今日上午举行,民生与民俗交相辉映。据悉,安海镇敬老院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各界关注,群众期盼。敬老院坐落于美丽的安平桥畔,周边有医院、学校、公园等场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为养老院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7203.52平方米,床位124张,预计总投资3100万元,2021年建成投用。

  本届文化节系列活动,由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晋江市委宣传部、中共晋江市委统战部、中共晋江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安海镇委员会、安海镇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安海商会、安海侨联、安海文创协会、晋江市摄影家协会、晋江市晋台民间交流协会、台湾晋江商会、台湾台南文化协会、台南安平文教基金会等单位协办。

记者_张志耐 林伊婷 林雅芳 秦越 吴择
通讯员_吴志源 陈钧 吴晓毅 文图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