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出台新市民积分入学工作实施方案:随迁子女轻松上公立校
石狮有72万常住人口,其中外来人口过半。如何实现优质教育均等化?
当地创新体制机制,2013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2014年,在全国首创新市民积分管理,配套出台新市民积分入学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起,连续三年把小学课后服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黄种锐是土生土长的石狮人,1986年从泉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就投身于当地教育事业,见证了石狮教育均衡发展进程。
时光回溯到31年前。石狮刚刚建市,发展教育有心无力,不少学校都是教室四处漏风、操场尘土飞扬。
“当时,只有教材没有教学参考书是常态,教师只能加班加点用手推油印机印刷试卷和练习册。”黄种锐回忆说,一个学校只有十几名教师,其中代课教师占一半以上。与城里的教学条件相比,乡村学校差距非常大。
石狮蚶江镇莲塘村的学校,曾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如今,这里大变样。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莲塘村的石狮市实验小学蚶江校区,仿佛进入了七彩世界:多彩的建筑外墙令人赏心悦目,缤纷的塑胶跑道上学生在尽情奔跑,设计精致的教室里充满温馨味道……
“把孩子放在这里,感觉特别放心。”莲塘村村民林迎迎说,近年来村小变化很大,原本还打算把孩子送到市区更好的学校就读,现在改变主意了。
石狮市实验小学蚶江校区最初叫莲塘小学,2009年改为蚶江镇第二中心小学,2015年改为现名。“村小名字变更,意味着一系列配套政策跟进。”石狮市实验小学校长杨劲松说,蚶江校区经实验小学帮扶,办学理念更加清晰,制度管理更加精细,师资建设和办学成效提升明显。
“变化太大了!原来我在这里一个人要带4个班,没时间做教研,也没机会学习深造。”2012年考上石狮市公办教师的杨婷婷说,成为实验小学分校区后,她的教学任务明显减轻,还给她配置结对帮扶的资深教师,成立一个教研共同体。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2015年2月,石狮出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同年7月,石狮市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合作,创建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场改革,关键词是“均衡”和“优质”。
为此,石狮市实施市直优质小学集团化办学,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等,实行统一办学策略、办学模式;依托一级达标中学组建城乡学校联盟;开展农村学校委托管理试点,薄弱校与优质校互派教师交流,积极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
这种被石狮人概括为“外引内联”的方式,产生鲶鱼效应,深得群众支持。
江西籍外来务工人员胡翔,来石狮务工已10年。去年,7岁的女儿轻松在附近的公办学校入了学。“不用找关系,也不要择班费,只提供了身份证、企业工作证明以及医社保等材料。”胡翔说。
“目前,我们有80所义务教育学校,公办学校占到96.25%以上。”石狮市教育局副局长洪明芳说,当地实行阳光招生,落实“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同时,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就近就读公办中小学,保证其在校期间享有本地生的同等待遇。
2014年,石狮在全国首创新市民积分管理,配套出台新市民积分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解决外来人员及其家属的就学问题。
来自湖北武汉的吴松林,在石狮务工9年,因拥有本科学历和高级面料设计师职称,12岁的女儿享受积分入学政策,目前就读于当地知名公办中学——石光中学。“这座城市有吸引力,很关心我们外来务工人员。”他说。
2017年起,石狮市连续三年把小学课后服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10月,省教育厅发文在全省推广石狮市小学课后服务的做法。
从夯实基础到均衡优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石狮教育综合改革的主题。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的啦啦操队员们近期正在排练一套新动作,准备参加全国比赛。三年前,这群孩子的学姐们初出茅庐,第一次站到全国中学生啦啦操比赛的最高领奖台。
载誉归来的背后,是大手笔投入。
据悉,为实现教育均衡,石狮已投资近13亿元,新建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增加学位13000个。
同时,当地充分发挥侨乡和民营企业发达的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近3年来,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金累计达2.1亿元,全市各类教育基金会、促进会、校董会出资超过3000万元用于奖教助学。
(记者 程枝文 通讯员 唐雪峰 许晓城)
- 男子侮辱四川凉山救火英烈引众怒 石狮检察院介入2019/05/24
- 清单对账压实责任 康涛前往石狮鲤城督导推动强基促稳等重点工作2019/05/09
- 厦门积分入学人数破三万 比去年少了2000多人2019/04/28
- 石狮一惯犯在池店溜门盗窃金首饰 晋江警方通过监控追到他家2019/04/1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