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两岸融合发展 这个围头村不简单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4-22 08:27
  

  1958年金门炮战前线的金井镇围头村,见证了海峡两岸走过的战争与和平之路。如今,从前线成为“前院” ,进而成为台胞登陆的“海峡第一村”——

  两岸融合发展 这个围头村不简单

  围头村和金门岛距离仅5.2海里,围头村方面表示,将努力把围头打造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前院”。 (陈起拓 摄)

  海风习习,碧波粼粼。站在晋江围头村的旧码头,就能看得见金门。

  围头村,距离大金门岛仅5.2海里之遥。这个位于围头湾的古村落,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从宋元时期就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海口之一,素有“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的美名。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令围头村一度成为战争前线。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近在咫尺的金井和金门,在9年后的“八二三”炮战中首当其冲,隔海交火。炮弹在海湾上空横飞,如今,围头村还遗留着不少当时的战地遗迹。

  七十年来,两岸从敌对状态到走向和解,随着两岸逐渐加深的交往和交融,围头村这个昔日的前线正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前院”。

  “海峡第一村”全力以赴的“围头梦”

  没人想到,这个瘦小的男人,会改变了渔村。

  洪水平,围头村支部书记,担任过围头民兵哨所的哨长、民兵营营长。如今,他既是带领全村人齐心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围头村当仁不让的“形象大使”。

  2006年至今十三年来,洪水平从村主任到村主任、村支部书记“一肩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追逐着心中的“围头梦”——二十年将围头村打造成“海峡第一村”。

  洪水平的父母曾参加过“八二三”炮战。“可能家庭出身的原因,有着一种使命感。2006年,我刚当选围头村主任参与村务工作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保护下‘八二三’炮战中的战地遗址。”洪水平说。

  梦想虽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困难重重。洪水平觉得要打造海峡名村,首先要从村子的环境卫生开始着手,却有人发出质疑:“整治环境对村子的发展有什么用?”当他再疾呼围头村要打“文化牌”时,又有人说:“文化能当饭吃吗?保护旧的房子又有什么用?”

  虽有质疑的声音,洪水平却始终坚持初心。他说:“万事开头难,一开始虽然工作不好推进,但我有一种自信,那就是围头村人身上还有着‘八二三’炮战中‘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从坚持“一年一变化,五年一跨越”做起,围头村村财由5万元发展至今有300多万元;从传统渔业转型为以“渔业生产+养殖+休闲+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这个曾经饱受战火摧残的村庄,如今累计获得全国“最美渔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17项国家级荣誉及省市各级荣誉60多项。

  现在文化旅游就是围头的一张名片,那些被保护下来的“旧房子”就是围头的旅游资源。洪水平经常逢人就宣传:“欢迎来围头探炮洞、看金门、泡海水、吃海鲜、住民宿、听故事。”

  如今,洪水平和他们村两委班子在迈向“海峡名村”的路上越发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那么,围头村就要打造成“第一家园”的“前院”。

  去年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为两岸关系再添一佳话,两岸民众的心也更近了。

  围头湾正是晋江向金门供水管道的入海口。晋金供水工程线路有2500米从围头村的养殖海域通过,为了给供水工程让路,围头村里的20多户养殖户主动搬迁,让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昔日送炮弹 如今女儿嫁金门

  洪建财,围头村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1958年“八二三炮战”时,不到16岁的洪建财参加了战斗,为前线搬运炮弹。

  洪建财家中的茶室里,墙壁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玻璃镜框,里面不少黑白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拍摄于“八二三炮战”期间,洪建财站岗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背心短裤,扛着枪,虽然年纪轻轻,却透露着一股坚毅。

  洪建财后来当了30年围头民兵营的营长,如今,村里人都爱叫他“老营长”。

  1979年,随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自1958年开始的人民解放军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也宣告结束,两岸开始逐渐探索和解之道。

  由于围头村的民风比较好,治安、秩序很好,台湾的渔民也爱来围头。1992年,围头海岸高峰期就停泊有65艘台湾渔船,300多个台湾的渔民就住在围头村。台胞们和围头人交朋友,一起唱歌、喝酒、喝茶交流,大家最爱唱的就是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围头村的歌厅也因此生意火爆,一个小小的渔村,拥有着12家的歌厅。

  洪建财也趁着改革的春风,办起了公司,主要和金门进行贸易。卖去金门的主要货物大部分是水产品、农副产品。因为交易规模大,公司拥有自己的商船、设有冻库。公司还在海边设置了一个办公室,用来接待来自金门的生意伙伴。有一次,生意伙伴带了一位叫陈应超的人来玩。没想到,这个人最后娶了洪建财的二女儿洪双飞,成了自己的二女婿。

  “1992年,要把女儿嫁到金门去的时候,社会上的议论很大,当时还没有人嫁到金门。”洪建财说,当时自己的内心也很挣扎。但是看到两个年轻人彼此喜欢,做父母的也希望孩子幸福。

  洪建财说:“最后决定把女儿嫁到金门去,是因为我坚信两岸必定会统一。而两岸通过联姻的方式,可以增加互信和了解。”

  时间倏忽而过,洪双飞已在金门幸福地生活了二十多年,家庭和睦,生了两个孩子,其中老大已经26岁了,也在从事渔业养殖,小的今年也18岁了。

  从洪双飞开始,围头村嫁去台湾或金门的新娘有137人,而从台湾或金门嫁到围头的新娘有10人,围头村也因此被誉为“两岸通婚第一村”。

  创业在围头 台湾郎感觉很不错

  围头村里住着一位特殊的“村民”——他就是来自台湾的赖永庆。

  赖永庆从1992年起就开始从事社区营造项目,在台湾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去年应邀作为晋江农业农村局闽台社区营造中心驻村辅导老师。最近,赖永庆的团队就社区营造与围头村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

  “社区营造在台湾分为硬体和软体两方面,我们根据围头村现有的情况,主要侧重软体方面。文化是根,人是本,我们希望通过社区营造,让整个村的村民都参与到村里的公共事务中。”赖永庆说。

  如今,赖永庆以围头小学作为社区营造的一个起步点。赖永庆策划了国防教育进课堂、海沙沙雕环境教育课堂,南音课堂等三个特色课程。其中,国防教育进课堂依托围头村自身的红色旅游资源,海沙沙雕则以围头村的海洋资源再从台湾邀请老师来给学生上课,南音课堂则以本地的南音老师教学为主。

  “我们希望稳扎稳打,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从学校到家庭,再到整个村落,培育每一个村民主人翁的意识。”赖永庆说。

  平日里,赖永庆和围头村村民们走在一起,讲着闽南话,吃着海鲜,为围头村的未来出谋划策,俨然已是围头村的一员。

  对于围头村未来文创的发展,赖永庆也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划和想法:“围头村的战地文化凸显,旅游资源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有足够的内涵能把人留下来,同时对台湾的青年创客也很有吸引力。接下来,我想引进台湾的年轻创客,深度参与围头村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把文化服务作为围头村乡村游的经济引发点。”

  赖永庆在围头的生活,也只是台湾人在晋江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晋江市大力推进晋台人才、技术、项目全方位合作,把对台区位优势转化为人力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打造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截至2018年12月10日,晋江全市共引进台湾人才225人,其中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0人。目前有海峡两岸创意设计中心、海峡青年创客坊、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等为来晋创业就业的台湾人才提供平台化支撑,和一体化的保障。

  在晋江这一方爱拼敢赢的土地上,两岸同胞正携手共同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_董瑞婷)

标签:壮丽7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两岸融合发展|围头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