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中央部门“三公”预算再压缩 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增加

www.ijjnews.com   中国新闻网  2019-04-03 10:20
  

  2日,中央部门集中晒出了2019年的部门预算。在“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的要求下,2019年不少部门的“三公”经费进一步压缩。与此同时,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正在增加。

  中央部门集中晒出2019年预算账本

  2日,2019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今年公开预算的中央部门总数预计达到102个,比去年增加13个,公开时间也比去年提前了11天。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中央部门公开的部门预算包括收支总表、收入总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8张报表,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其中的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各部门在公开预算报表的同时,还对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有使用、预算绩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等情况进行说明,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今年中央部门公开内容更加细化。此外,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三公”经费再压缩各部门账本更细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各部门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等情况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包括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国防科工局等众多部门,都压缩了今年的“三公”经费预算。

  例如,率先公开预算的财政部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为5450.48万元,比去年减少247.04万元,压减幅度超过4%。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18年减少146.85万元,下降3%,进一步压减公务用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农业农村部“三公”经费预算也下降3%,尽管因公出国(境)费比上年增加535万元,但是通过调整“三公”经费结构,从公务用车运行费中调剂至因公出国(境)费,用于“一带一路”有关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相关任务。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比上年减少882.91万元。

  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增加的部门,也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如,生态环境部2019年“三公”经费比2018年调整预算数增加66.61万元,主要是新增“华龙一号”多国设计评价工作组支撑核安全与核电共同“走出去”、《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等出国任务,相应增加因公出国(境)费。

  退役军人事务部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18年增加511.04万元,主要原因是退役军人事务部为新组建部门,2018年年初无“三公”经费预算,2018年执行中调整“三公”经费预算额度小,难以维持新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2019年重新核定了“三公”经费。

  这些重点民生领域投入增加

  各部门晒出2019年预算的同时,今年政府在一些重点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记者注意到,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的投入,今年都有所增加。

  例如,国家医保局的预算安排中,医药价格及招采政策制定推进和监督项目占1593万元。

  该项目主要是用于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拟订基本政策、标准、规划,并监督指导实施。

  国家卫健委2019年卫生健康支出(类)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2019年预算数达到502388.6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36.54%,主要是继续支持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增加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此外,妇产医院(项)2019年预算数比2018年执行数增长了112.37%,主要是增加妇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在环境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2019年部门预算中,节能环保(类)支出占比高达69.26%。

  这其中,节能环保支出(类)环境监测与监察(款)建设项目环评审查与监督(项)2019年预算297.31万元,比2018年执行数增加125.24万元,增长72.78%。

  此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项目,2019年预算安排达到了40571.81万元。

  (记者 张尼)

标签:民生|投入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蒋妮蒋妮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