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今年春节假期 泉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7.52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28.84亿元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9-02-11 09:26
  

  今年春节,泉州市假日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据市文旅局统计,2019年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7.52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收入28.84亿元,同比增长22.2%。

  2月10日,泉州少林寺游人如织,一些小朋友正在体验少林武僧的梅花桩。 (陈英杰 摄)

  春节期间,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举办了渔歌与南音演奏会,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围观。(陈晓东 杨擎威 摄)

  古城成春节“打卡地”

  春节期间,市文旅局推出主题为“打卡经典·寻味古城”的海丝泉州“古城免费游”活动,入住市区部分星级酒店的游客可以免费游古城。泉州酒店的“逛古城听南音”活动也吸引了一大批听众游客来免费欣赏,气氛和效果很好。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古城文化旅游魅力,让外来游客深入感受“亮点在古城”的内涵,提高了海丝泉州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春节期间,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分别接待游客20.40万人次、3.37万人次、1.05万人次,德济门、天后宫共接待游客7.75万人次。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央视《2019春节戏曲晚会》泉州分会场华丽上阵,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闽南民间歌舞、南少林武术等携手亮相,充分展示“戏窝子”的特色,进一步提高“海丝泉州”城市魅力,国内外游客来泉热情高涨。

  此外,“2019润物无声新春展——技·忆”于正月初三开启,展示石雕、瓷雕、漆线雕等巧夺天工的作品,诠释泉州的工艺之美。现场还设置了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制香、茶道、金苍绣技艺等非遗项目,领略匠人精神,感受闽南传统文化的魅力。金鱼巷也为游客打造一场场原汁原味、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据专项监测数据,2月6日(正月初二)——2月9日(正月初五)金鱼巷人流量为3.18万人次。

  泉州古城西街游客服务中心于正月初三正式开业,游客可以参观“西街最美天台”和2018年“润物无声”泉州旅游商品设计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泉州古城“润物无声”青年创客文化IP孵化项目产品,以及充满泉州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可以体验Fun西街——“乐”观古今,无处不“趣”的古城游玩路线探索活动和非遗手工体验课程。

  文体活动处处开花

  正月期间,各县(市、区)一片“文体处处开花”的盛景,从年前到年后,南音、梨园、高甲、提线木偶、打城戏、掌中木偶、南拳等展演轮番登场,象棋、围棋、篮球、乒乓球、灯谜、拔河等比赛精彩连连,受到市民、游客广泛关注。

  同时,泉州奉上“全福游·有全福”系列活动之泉州年味“菜单”,推出多项文化旅游活动,多个景区也推出优惠措施,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和年味。受门票降价利好、活动精彩等多重因素拉动,全市各大景区均迎来大量游客,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29.19万人次,洛阳桥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德化九仙山和南安九日山分别接待游客2.37万人次和3.06万人次。

  赏花游园深受欢迎

  赏花休闲游受到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青睐,举家赏花游园成为春节假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丰海路法石片区休闲绿地的油菜花和郁金香争奇斗艳,滨海公园成片的冰岛虞美人花开成海,不少游客赏花拍照;南安市的南金林场、英都优樱花圃园、良山樱花观赏园、天柱山香草世界的樱花大面积盛开,游客络绎不绝;泉州鲜花港正月初一开始营业,近6.7万平方米的花田,金盏菊、波斯菊、紫罗兰、三色堇等形成七彩花海,惹人沉醉。

  乡村旅游热度不减

  春节期间,一大批既体现传统民风,又具备现代旅游要素的乡村旅游景点备受游客青睐。南安市丰州清境桃源景区推陈出新,新增猛士飞车、彩虹滑道等体验项目,景区人气爆棚,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永春县一都山歌小镇持续推出品红酒鸳鸯火锅宴、卡丁车穿越田野、探寻酒香古街、挑战铁索桥、闯荡平衡桥等活动,共接待游客1.9万人次;安溪县志闽旅游区推出欢喜过大年活动,高仁农场推出山歌歌友会、尤俊农耕文化园推出金猪迎春、财神送福活动,花千谷、国心绿谷等景区推出特色稻田甲鱼至尊享、勇吃霸王餐、幸运大“赚”盘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记者 王金植 郭雅莹 通讯员 林志华)

标签:游客|旅游收入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