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安海陈淑概:52年只扎“一把”高粱扫帚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1-09 17:11
  

  晚晴匠人:过去,它们是他们赖以养家糊口的手艺:做饼、打铁、草编、雕刻、制陶、泥塑、制面线……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飞速向前的时代浪潮里,这些老手艺被现代化的产品替代,慢慢沉寂,而那些手艺人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但是,仍有许多老匠人坚守着那份手艺,哪怕如今他们不再需要依靠它们生活。《晚晴》周刊特别开设《晚晴匠人》栏目,走进我们身边那些坚守技艺的老匠人,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陈淑概每天就这样埋头扎扫帚

  扫帚,生活中不起眼却又不能缺少的小工具。在过去,高粱扫帚是人们最常用的扫帚之一。随着轻巧便利的塑料扫帚的诞生,这种手工扫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扎扫帚这门传统手艺更鲜少被能记起。在晋江,曾经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扫帚村”——安海镇下山后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村家家户户都在扎扫帚,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习惯的变迁,转行的人越来越多,坚守扎扫帚手艺的仅剩下陈淑概一家。

  今年70岁的陈淑概自18岁开始扎扫帚,一扎就是52年。如今,他与他妻子、儿子、儿媳妇守着这门手艺,成为下山后村曾经“扫帚村”美名的见证者和坚守者。

  一把扫帚一辈子

  安海下山后村三里36号。这一幢建于1972年的两层石头房子,从楼上到楼下,里里外外堆满了高粱秆,以及各种成型的、半成型的扫帚。这是陈淑概以前居住的老房子,现在成了扫帚加工的专用房,而他们一家人则搬到了一墙之隔的新居里。

  “这幢房子是我扎扫帚扎出来的。”从1972年房子开始建造,陈淑概、房子、扎扫帚这三者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年头赚钱,年尾起厝。一年扎扫帚赚的钱有多少就投多少到房子里去,从一间到两间慢慢建起来的。用了六年多的时间才盖成现在这个样子。”一把把扫帚换来的房子,陈淑概格外用心,门板上的画都是自己亲自去买来再刷上去的。

  如今,这座花了陈淑概无数心血的房子成了他们一家每日里待的时间最长的制作工坊。一垛一垛压缩过的带穗高粱秆堆得整个厅堂都是。每天清晨,陈淑概都要先扛下一垛,将它们松散开,喷上水、消毒,这是扎扫帚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喷水是为了让高粱秆更加柔韧,不易折断,“一垛高粱秆70斤,每天都要扛上十几垛,然后一一摊散,再喷水。”陈淑概一边跟我们说着话,双手却没有停下的时候,两只手上下移动,一把高粱秆,一根绳子,一扎一紧,瞬间就能完成一把扫帚的最重要的部分——扫帚头。扫帚头扎好后,要将手柄扎好,然后切平整理,待这些都做好了,便要抱出去放在通风好的院子里吹风晒干,“这时候就怕下雨,院子里摊开的高粱秆还有扫帚密密麻麻,一旦下雨,收都来不及,一家人往往看天时不对,立刻就上阵去收,收得快还好,要是收得慢,淋湿了的扫帚质量就严重打折。”

  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里,藏着深深的不易。扎扫帚是个需要力气的活,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扎的过程,以及搬进搬出的晾晒。除此之外,双手还要忍受高粱秆的刺,在弯折过程中,双手被扎到、刺到都是家常便饭。不用细看都能发现,陈淑概的双手不仅比正常人的要肥大,而且布满了老茧和刺痕。“天天扎扫帚,这样的手不是很正常吗?你看他的手,也是一样的。”陈淑概指指旁边埋头扎扫帚的儿子陈天从说道。陈天从跟着父亲扎扫帚也有30年了,手上和父亲一样,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做这个,就是这样的,辛苦。但是做了一辈子了,习惯了。”

陈淑概的妻子、儿子、儿媳在各自的位置上忙碌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晚晴|扫帚|匠人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宝英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