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东石镇“家+文化”润物细无声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12-20 15:05
  

身边故事为榜样 多种途径来弘扬

  仁和故里,海滨邹鲁。在晋江市东石镇,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孕育出朴素温厚的“家+文化”,滋养着一代代东石人的成长。“家+文化”流淌在爱国爱乡的侨亲间,浸透在孝亲睦邻的日常里,传承于一代代人的拼搏中。

  为积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助推优良家风建设,展现“家+文化”力量,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今年来东石镇从群众身边故事为切入点,多种载体共支撑,积极弘扬优秀“家+文化”,让东石镇“家+文化”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东石镇家+文化主题长廊

  着眼身边故事 “家+文化”贴近民心

  日前,东石镇官方微信公众号“仁和东石”推出了东石好大嫂黄梅桂吃苦耐劳、数十年悉心照顾患病小姑的感人故事。这是东石镇宣传“家+文化”以来,结合“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活动,弘扬的又一好家风榜样。

  黄梅桂是东石镇塔头刘村人,今年70多岁。在她44岁时,丈夫不幸离世,留下70多岁的公婆、4个孩子和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小姑。痛失丈夫,黄梅桂擦干眼泪,顽强担起家庭的重担。种花生、种地瓜、打小工、讨小海……数十年中,黄梅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强的臂膀撑起了家庭的生计。实在扛不住时,黄梅桂会偷偷跑到丈夫的坟前痛哭一场,寻求力量。好在公婆多少能帮衬一点,几个孩子又懂事,日子艰难中也不乏希望。

  在丈夫过世的第7年,黄梅桂的公公也走了,黄梅桂和婆婆相互倚傍,照顾孩子和小姑。因为患病,黄梅桂的小姑刘秀兀无法行走,在饮食上也需特别照顾。每天,黄梅桂和婆婆都会把小姑从床上抱到客厅的特制椅子上,让她能看到日升日落,人来人往。数十年来,在家人悉心照料下,刘秀兀的精神一直很好,还学会了给自己洗澡和理发,每天也会把自己拾掇得清清爽爽。

  2013年,婆婆去世,孩子也相继长大,黄梅桂把照顾小姑当成了自己肩上最重要的责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4个小孩也各自有了出息,先后成家立业。为了照顾患病的小姑,黄梅桂几乎很少离家,更拒绝了孩子接她去厦门同住的想法。

  “照顾好小姑是婆婆临走前对我的嘱托,我答应她了就要做到。”黄梅桂平淡的语气中透着一份不平凡的执着。她的事迹也感染了邻里并备受肯定。

  结合黄梅桂的故事,东石镇精心编制了“听阿母的话”闽南语吟唱节目,制作了宣传展板,结合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文艺晚会、讲座等,对黄梅桂的好家风故事,进行了积极弘扬。

  除了黄梅桂外,东石镇还挖掘了一批散落在东石镇各村(社区)的感人事迹。如好善乐施的塔头刘村民慈善微信群友3年多来,每月坚持给贫困群众捐善款;不忘初心的老党员刘全通家庭团结和睦,热心奉献乡里;勤俭和善、热心公益的刘丕周对自己谨行俭用,为公益乐善好施等。这些事迹,不仅弘扬了良好家风,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

  此外,东石镇还通过举办“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家庭推选工作等,鼓励各村发现、宣传群众身边优良的“家+文化”,以身边人、身边事感染群众,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如蔡长谈家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心公益的家庭美德;东石旅菲华侨蔡长华家族不忘根、不忘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良好家训;大房村颜贻瑞家庭和睦友爱、热心乡里的事迹等。

  以身边故事为榜样,日前,东石镇湖头村在湖头小学开展了第二届“身边故事、共同铭记”旅菲乡贤黄呈辉先生系列纪念活动,以湖头村乡贤黄呈辉爱国爱乡的事迹教育学子。在随后的家风家训座谈会上,多位村民也分享了自己对家风、家训的体会和认识。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东石|家+文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