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小虫子大风险 厦门一市民吃山竹竟被蜇原来有只毒蝎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18-08-06 15:52
  

  专家:应是巧合不具有普遍性,市民不必太过忧心

  医生:迅速拔出毒刺至关重要,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这只“虫子”长约三四厘米,尾部长有倒刺

  昨日,市民陈女士拨打热线968820反映,她母亲在吃山竹时,被山竹蒂头跑出来的一只灰黑色“小虫”给蜇伤了。时隔多天,伤口虽已愈合,但是陈女士依然心有余悸。记者采访专家与医生,为您做提醒。

  山竹蒂头里爬出怪虫

  蜇人的虫子长约三四厘米,头部和尾部尖尖的,身上还有花纹,在冰箱里冻了一天仍活力十足

  上周六,陈女士和往常一样,到SM附近的一家超市,挑选了6个山竹装袋称重,并密封起来。第二天傍晚,陈女士的母亲黄女士,准备开袋享用山竹时,突然觉得右手拇指一阵钻心的刺痛。仔细一看山竹蒂头里,爬出了一只灰黑色的“虫子”。据陈女士描述,这只“虫子”长三四厘米左右,头部和尾部尖尖的,身上还有花纹。“它看起来,不像普通的菜青虫,身体较硬,爬动的速度非常快。”陈女士说。

  被“虫子”蜇了之后,黄女士右手拇指出现了一个好似被针扎过的小伤口,尽管用力挤压多次,仍有少量组织液渗出。连续几天,拇指还伴有剧烈的疼痛:“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本想前往医院就诊,可第二天一早,伤口已经愈合且疼痛有所缓解。

  陈女士说,食用之前“虫子”与山竹,在冰箱里冷藏了一天,居然还耐低温,活力十足。尽管母亲的伤势有所好转,但陈女士还心有余悸:“这究竟是什么虫子?会不会有毒?有潜在的危险吗?”

  专家判断是“纳凉”的蝎子

  蝎子昼伏夜出,喜暗惧光,喜欢躲在树皮和腐叶下,若被蜇伤,严重者可引起发烧

  昨日,记者见到了陈女士所说的“虫子”――它身体已经腐烂,不过长长的尾巴还十分明显。随后,记者咨询了集大水产学院副教授谢钦铭以及厦门观鸟协会资深动物爱好者“山鹰”,他们一致断定蜇伤黄女士的是蝎子。

  “初夏至初秋,温度较高,蝎子活动较频繁。”“山鹰”说。谢钦铭告诉记者,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干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欢躲在树皮和腐叶下,白天潜伏于阴暗处,喜欢夜晚出来活动觅食。“黄女士所遇到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巧合,不具有普遍性,市民不必太过忧心。”谢钦铭猜测,蝎子是因为天热才跑到水果叶子下面躲起来。

  谢钦铭说,人被蝎子蜇伤后轻则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水疱、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神经毒素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山鹰”和谢钦铭提醒市民,被蝎子蜇伤,要及时到医院对症下药。“每个人体质不同,反应也有轻有重,严重一些的可能会引起发烧。” “山鹰”说。

   【小贴士】

   被蝎子蜇伤,

   应如何处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皮肤科医师刘慧民建议市民,可以先按如下方法进行护理:

  ●立即检查伤处,如有毒刺,应迅速拔出;

  ●自伤口周围向伤口处用力挤压,使含有毒素的血液挤出,如家里有吸奶器或是拔火罐等用具可吸取毒液最好。在确定口腔黏膜无破损时也可以用口吸出毒液;

  ●在蝎子蜇伤处上端2到3厘米处,用止血带或布带、绳子扎紧,每15分钟放松2分钟左右;

  ●伤口周围可用冰敷或冷水湿敷,减少毒素扩散和吸收,严重者(如出现全身皮疹、咽喉不适、胸闷呼吸不畅等情况),一定要送往医院救治。

  (文/图 记者 陆晓凤 通讯员 李琪彬)

标签:毒蝎|山竹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