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人民日报:与时俱进,谱写发展新篇章——践行“晋江经验”探索与实践(三)

www.ijjnews.com   人民日报  2018-07-11 08:06
  
“晋江经验”是晋江、泉州市也是福建省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总结‘晋江经验’,就没有蓉中村的今天。”细数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有说不完的话。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总结“晋江经验”的署名文章,正是这篇文章,打消了李振生将南安市蓉中石油化工厂向外迁移的念头,村党支部、村委会果断加大对工厂的投入,并逐步启动改制、带动家家户户一起谋发展。

  “晋江经验”是晋江、泉州市也是福建省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16年来,从泉州市到福建省都按照“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思想方法,紧抓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不断探索,开拓创新。2017年泉州市经济总量达7548亿元,连续19年保持全省首位;福建省生产总值也从2002年不到2万亿元增加至3.2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翻盖、冲洗、洁净……只需下达语音指令,马桶就会自动完成一连串动作。在南安市九牧厨卫核心技术发展区,小小马桶展示的智能化魅力让人惊叹。

  高压自动成型、智能干燥、机器人施釉、机器人上下窖炉……在九牧厨卫陶瓷智能车间,不同于传统陶瓷制造模式的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也令人大开眼界。

  从厨卫五金起步、只有2名员工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手握近3000项产品专利、员工多达1万余人的智能厨卫龙头企业,九牧厨卫还参与成立了南安海丝泛家居产业联盟,打造集群效应,把泉州家居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九牧创业28年来,始终坚守实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自身转型升级。”九牧厨卫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孝发道破奥秘。

  在泉州乃至福建,像九牧这样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多。

  紧抓实体,深化改革。立足于侨乡优势,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泉州就充分利用“闲房、闲资、闲置劳动力”等资源,通过股份合作制形式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包括石狮的石雕,晋江的纺织品、食品,南安的建材、水暖厨卫、石材陶瓷,惠安的建筑,安溪的茶叶、藤铁工艺等。

  本世纪之初,为打破“中小企业多,大型企业少”的困局,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泉州市以优化产业集群结构为着力点,大力支持上市企业,短短几年内就推动形成了百余家行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目前,泉州市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等6个千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福建省已形成11个千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

  “泉州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泉州市委书记康涛表示,泉州将继续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一以贯之地“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全力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制造强市,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以高新技术促进转型升级

  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约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个个装满五颜六色液体的小瓶子吸引了人们视线,“可别小看这么一小瓶,里面的价值可大着呢!”公司创始人曾福泉介绍。

  2017年,约克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它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液体色母企业,目前已与国内多家知名食品、纺织及塑料制品企业达成合作。

  安溪县在湖头镇设立了光电产业园区,园区里有中科三安的首个产业化基地,十万级净化厂房内每天都在生产高品质的安全蔬菜、保健品、特种药用植物及抗肿瘤等重大疾病医药中间体材料。中科三安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与福建三安集团合作的成果,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强强联合,在植物光配方及植物照明产品、植物营养液配方及循环利用技术、植物品种筛选和栽培方式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科三安总经理占卓说:“公司初建时,国内有很多地方希望我们去,最后我们选择了安溪。”

  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是“晋江经验”的精髓之一。近年来,泉州积极从国内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一方面,引进一批与当地传统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企业,打造了液体色母、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主抓高科技产业带建设,培育了以晋华项目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泉州“芯谷”南安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不断拓展新的产业领域。

  “要引得进人,更要留得住人。”泉州大力实施“大院大所”战略,引进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清华大学智能制造产学研合作项目办公室等一批创新平台。

  政策支持,为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泉州坚持人才跟着产业走,推出重大创新平台、重大高新项目引进“一事一议”;建立“总数控制、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整合推出人才“港湾计划”等通过资金补助、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等提升高层次人才待遇的多项措施。

   全面发展共建共享,群众满意度提高

  耕种无土地、就业无岗位、生计无着落、创业无出路……改革开放之前的蓉中村,被称为“四无”村。“在村办企业徘徊不前的时候,‘晋江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李振生说,2002年,村里开始着手南安市蓉中石油化工厂改制,易名为福建莱克石化有限公司。从此,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很快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乡里更多的经济能人创办企业。如今,这个占地仅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已培育了18家成规模企业,年产值16亿元以上。

  光是富起来还不够。每年,入驻蓉中村的企业都会拿出纯利润的一部分当作村集体收入,以发展村庄公共事业和民生建设:成立全省首个农村消防室,为村民打造舒适又舒心的美好生活;修订村规民约、弘扬“家+文化”、举办村级文化节……“蓉中文化”不仅增添了村庄活力,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以实体经济带动全面发展,发展成果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晋江经验”的这一内容,在泉州许多地方得到实践检验。

  实践“晋江经验”16年来,泉州构建了“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体系,不仅取得民生需求“全覆盖”,而且满足了“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等持续改善向好。

  扎实开展晋江“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石狮“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获批实施以海上丝绸之路和古城为特色的城市“双修”国家试点,中心城区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全市发放居住证近400万张,92.2%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民生底线兜紧兜牢,泉州七成以上财政用于民生事业,实施教育舒心、卫生与健康暖心、养老贴心、民生基础设施安心的“四心工程”,开展集中解决民生历史欠账的“泉州‘XIN’行动”,5年来新增中小学学位8.6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3.9万个、医疗机构床位1.2万张,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人群全覆盖。

  生态环境质量令人满意。泉州主动融入全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落实河长制,加大下游补偿上游的生态补偿力度,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培育了6个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人民日报》( 2018年07月11日05版)

标签:晋江经验
稿源: 人民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