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刘连舸任中国银行行长 曾供职央行20年

www.ijjnews.com   澎湃新闻  2018-06-26 16:23
  

刘连舸

  6月26日,澎湃新闻从接近中国银行人士处获悉,中国银行于今天上午召开全体大会,宣布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刘连舸出任中国银行行长。在此之前,中国银行的行长职位已经空缺了近一年。

  2017年7月31日,原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接替已到退休年龄的王洪章,从中国银行调任建设银行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而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则由行长陈四清接任。但是行长之位自此一直悬空。

  现年57岁的刘连舸是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人,经济学硕士,最初在央行工作,有海外工作经验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刘连舸1987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干部、副处级秘书,此后历任央行外事局国际货币基金处助理调研员、央行国际金融组织司亚洲开发银行处长、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菲律宾马尼拉)副执行董事、央行驻欧洲代表处(英国伦敦)首席代表、央行国际司副司长、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正厅局级)、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长、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保卫局)局长。

  据人民日报报道,刘连舸在央行也属于学者型官员,曾发表经济、金融论文、研究报告等近百篇,主编和参与主编《中国外汇业务全书》、《中国金融机构》、《宏观金融调控论》、《美国商业银行》等多部有影响的著作。在诸多学术会议上,人们都可以见到刘连舸的身影。在他同班同学社科院金融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松奇主导的《银行家》杂志编委会中,刘连舸还兼职担任编委会委员。

  2007年,刘连舸赴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08年起,兼任非洲进出口银行执行董事,中国-意大利曼达林基金监事会主席;2014年3月起,兼任(亚洲)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董事长;2015年2月起,擢升为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

  刘连舸在公开演讲中曾经提到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有的企业对掌握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权重视的还不够,认为只要有成本和质量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胜出,不重视规则和标准,让很多企业吃了亏。此外,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国内企业在境外缺乏信用基础,企业向境外银行贷款时面临的门槛高,利率高,额度少,期限短等困难。加上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时间也不长,海外运作能力、经验不足,海外分支机构还比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因而对企业的支持难以跟上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在进出口银行2018年全行风险与内控管理工作会议上,刘连舸曾表示,当前任务一是要强本固基,做好风险内控各项工作,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内控合规文化建设;二是要多措并举,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战,开展境外风险专项集中统一检查,挑选重点国家,组织境外业务风险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开展全面检查。

  中国银行近期进行的另一项人事调动是原副行长任德奇将出任交通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现年55岁的任德奇,将搭档今年2月升任交行董事长的彭纯,共同执掌交通银行。2014年,任德奇离开工作多年的建行,调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并在2016年12月出任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在调任交行前,任德奇是中国银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长。

  在此番人事调动之后,中行的管理团队如下:董事长陈四清;行长刘连舸;三位副行长张青松、刘强、林景臻。

   刘连舸简历:

  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1987年—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干部、副处级秘书(1990年)

  1990年—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局国际货币基金处助理调研员

  1991年—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司亚洲开发银行副处长、处长(1993年)

  1996年—1999年,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菲律宾马尼拉)副执行董事

  1999年—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驻欧洲代表处(英国伦敦)首席代表

  2000年—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

  2004年—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正厅局级)、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长

  2005年—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保卫局)局长

  2007年-2015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08年起,兼任非洲进出口银行执行董事,中国-意大利曼达林基金监事会主席

  2014年3月起,兼任(亚洲)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董事长

  2015年2月起,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简历来源:中国进出口银行网站)

标签:人事
稿源: 澎湃新闻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