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文体娱乐 >>正文

相约九八丨值得被1998年春晚刷屏的理由,绝不止王菲与那英的合唱

www.ijjnews.com   央视网  2018-02-02 16:15
  

  

  1998年,中国刚刚迎来了香港回归,中华儿女企盼团圆的愿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改革开放”也迎来了它的“双十年华”,经济腾飞,物产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老百姓们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时代的“弄潮儿们”手里拿着“大哥大”、嘴里哼着“di da di”,而这一年的春晚也是“热闹非凡”,留下数不尽的经典节目,各种“彩蛋”也足够令人惊喜!

  比如你们的何老师也在央视春晚露过脸,你敢相信吗?那时的他还是“毛毛虫”,和“金龟子”刘纯燕一起向全国的小朋友拜年~

  那一年《武林外传》还没播,但“邢捕头”范明一句“我滴个亲娘嘞”却在春晚响起;那一年是春晚第一次在央视一号演播厅举办,从此那里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御用演播厅。

  说到经典的小品搭档,赵丽蓉和巩汉林是绝对的口碑保证,《如此包装》和《打工奇遇》中的那些经典台词,无论谁都能随口来上两句。1998年春晚,两人在《功夫令》里练起了中国功夫。赵丽蓉奶奶虽已是花甲之年,但也是唱跳俱佳的“实力爱豆”啊!一边拉“儿子”巩汉林深情献唱“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一边又操练起中国功夫“站似一棵松,卧似一张弓”,一招一式都耍得十分精神。真是厉害了我的“麻辣鸡丝”!

  每一年春晚的小品中总是刻着那个时代的烙印,而1998年《回家》中出现的“大哥大”,则是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时髦物件儿,小品中的一句台词“不出房间不出屋,天涯海角任我呼”是对它最恰当的诠释。梳大背头、抹发胶、手持大哥大,成了当时中国人时髦的标志;自从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小品《拜年》则是发生在这个背景下的故事,两个“农村养鱼大户”为了承包鱼塘的事儿前去给“乡长”范伟拜年,里面的名台词“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直到现在也为人乐道。而范伟树立的一心为农民办实事的东北好干部的形象也十分深入人心。

  1998年年初,电视剧《水浒传》在央视播出。不久,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一度万人空巷。都说“剧火歌更火”,《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直到现在也是人人传唱的歌曲。大哥一张口,就知有没有!当刘欢用高亢有力的嗓音唱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时,让每个人的心中都生出荡气回肠的澎湃之情;同样把人的心唱得振奋不已的还有韩磊的《走四方》,这首歌也让韩磊“红遍了四方”,那年春晚以后,当时怀着英雄梦的热血少年都会时不时把这两首歌哼上几句。

  那年蔡国庆和陈红在春晚上手拉手唱歌,一首《喜乐年华》唱的是老百姓的红火日子; 00后们的童年记忆可能是“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而90后“老人家”的童年记忆一定是“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了,那年解晓东、范晓萱的《健康歌》可能是“广场舞神曲”的前身了吧!凭借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简单有趣的舞蹈动作,《健康歌》立马掀起了全民健身的高潮。

  1997年香港回归是当时的大事件,紧随时代潮流,98年春晚舞台上也出现许多两岸三地的演员;唱着《万水千山总是情》的香港演员周海媚,虽是惊鸿一瞥,却也惊艳了时光。当然,那年最为经典的表演当数王菲和那英演唱的《相约一九九八》,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王菲扎着哪吒头,红红的两颊,一袭粉色长裙,宛如孩童般赤诚;那英则一袭白裙,干净利落。一个如高山般气势沉稳,一个似流水般温柔清澈,两相交织,成就了这个值得被细细品味的经典表演,最终让《相约一九九八》不只是停留在一九九八!

  如果说要在这一年的春晚中找出一个节目来表达港澳台三地的骨肉同胞情的话,那么一定就是这首《大中国》了,三位歌手代表着三地同胞,唱出了亿万国人对祖国深沉的爱。而来自宝岛台湾的歌手范宇文的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海外游子眷念祖国的无限深情;“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为了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歌曲《走进新时代》唱得人心振奋,现在再听,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势头。

  而小品《一张邮票》也应景地融入了有关于海峡两岸交流的故事,当黑妹泪流满面讲述:“爷爷总是说,这通邮、通商与通航啊,能早一天就别晚一天,别等到什么都通了,我们的气却不通了。”我们看到了节目背后,中华民族在滔滔历史洪流中,始终如一地对和平统一的期盼。

  那一年春晚还留下了令亿万中国人感到热血澎湃的时刻,将1995年曾参加春晚的台湾学生带来的日月潭水,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大江截流的一等功荣立者雷元斌带来的长江水、1997年10月28日实现小浪底水利枢纽大河截流的监管局工程师曹征齐带来的黄河水倒入一个缸里,当三地之水融于一体之时,也寄托了中国人期盼山河一统、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望。

  都说中国人的除夕夜有“两宝”,锅中的饺子、央视的春晚。饺子吃下去饱了肚子,春晚看了暖了心窝子。很多人在说,原来1998年已经是20年前了,回首98年春晚,就像那年那首《好日子》里唱的一样“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春晚更像是一个称职的记录者,用一幕幕经典描绘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愿我们和春晚一起,相约一年又一年,无论咫尺天涯。

标签:春晚|那年的春晚
稿源: 央视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