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大年,真才实学才是嘉宾的标配
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口碑与收视率持续双赢,掀起了一股弘扬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股从去年年初开始盛行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清流”,今年将持续火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超过50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蓄势待发。在这个文化类综艺节目“大年”,艺人嘉宾自然不能缺位。事实上,实力派艺人已经成为文化类综艺的标配,而艺人要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圈粉”,除了实力与才学,还要有真诚的态度。
周冬雨
娱评
更容易显得有质感
文化类综艺既然“门槛”高,那么艺人必须亮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文化底蕴,才能在这样的舞台上带给观众惊喜,实力圈粉。
首先是实力和才学。《声临其境》第一期节目中,赵立新化身《魂断蓝桥》中风流倜傥的上尉军官,用声音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情人相爱相知却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坚定而又深情。现场,他多维度挑战各种语言,用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进行跨越式演绎,圈粉无数。参加《声临其境》后,赵立新的影视公众人物影响力榜单排名提升了近1000位。
其次是文化底蕴。《国家宝藏》中,主持人张国立的文化功底和表演经验毋庸置疑。明星国宝守护人在节目中能有令观众称赞的表现,也与他们自身的知识文化积淀分不开。在浙江博物馆特辑中,孙淳要守护的国宝是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他对“彩凤鸣岐”琴的喜爱溢于言表,向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出了非常专业的“十万个为什么”,以至于工作人员如此评价,“我当时一听就知道他是懂行的人,而且很喜欢古琴”。
文化类综艺节目比较新鲜而且“门槛”高,明星一旦抓住了机会,展现了实力,带来了惊喜,也就更容易显得特别有质感,更能“圈粉”。
孙淳
《国家宝藏》大热,今年是文化类综艺“大年”
去年上半年,央视接连推出《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掀起了一股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随后各大卫视纷纷跟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红了整整一年。及至去年12月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再次成为全民话题,刷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高度。
《国家宝藏》是一档文博探索节目,由故宫博物院联合上海、南京、湖南、河南、陕西、湖北、浙江、辽宁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推出,每一期推荐三样“镇馆之宝”。节目采用小剧场、实地走访、现场访谈的趣味形式,讲述每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该节目一经推出,就在网上获得了9.2分的高分,国宝及其背后的故事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为自己家乡的博物馆“打call”,话题讨论度一路走高。
《国家宝藏》节目通过用综艺讲故事的方式,既保留了综艺的娱乐性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甚至打开了90后乃至00后圈层的市场,使文化类节目不再“高高在上”,成功地向年轻化、普及化迈进。
事实上,今年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大年”,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50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正在或即将播出。比如,湖南卫视的配音节目《声临其境》、人文美食结合的《回家吃饭吧》;深圳卫视推出《一路书香》,以书店老板的形式做文化类探索;北京卫视继续做《中国故事大会2》,濮存昕、张国立等老戏骨将带来文化类超强综艺《我是故宫讲解员》;东方卫视则有人文类的《匠心传奇》和科技类的《科技大冲疯》;央视将推出名人读信的文化综艺《信·中国》。网络上的文化类综艺更是全面开花。
不难看出,今年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已跳出了“诗词”“成语”“朗读”的范畴,内容更加丰满,元素更加丰富,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
任重
被挑剔,实力演员成为文化类综艺的标配
事实上,艺人已经成了文化类综艺的标配。有节目组直言请明星是为了吸引观众。而《国家宝藏》的“粉丝”们表示:“为了让年轻人更多关注国宝才找了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明星!”
《国家宝藏》在节目形式上灵活运用了明星元素,释放出了无限活力。节目组邀请了王凯、段奕宏、刘涛、易烊千玺等演员助阵,通过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让每位明星完成对一件国宝的守护。这让人觉得新鲜有趣,通过明星演绎的一个个片段,古老的文物变得鲜活可感,文物的价值也得到了传递。 文化类综艺节目即使想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表现出亲近感,也必须寻找与自己节目相符的明星嘉宾。在昨晚播出的浙江博物馆特辑中,守护三件国宝的明星国宝守护人是演员孙淳、周冬雨、任重(配图为三人的角色海报)。孙淳化身唐代斫琴师雷威,“巧手成琴、妙指正心”,周冬雨扮成大“祭司”感召神秘力量,任重化身十里洋场的年轻掌柜,不计盈亏执意斥巨资造花轿……网友表示,“这些演员,和角色特质很贴合呢!”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明星的选择比较挑剔。《国家宝藏》制片人于蕾曾表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经费,把大把的钱花在艺人薪酬上,特别感谢参与录制的明星艺人,他们更多的是被我们这件事情所吸引。”
年初,一档以配音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声临其境》在湖南卫视开播,将演员的台词功力摆到综艺舞台上PK。竞演嘉宾没有流量明星,却吸引了赵立新、陈建斌、唐国强、徐帆等综艺稀客。如何选择嘉宾,制片人徐晴的标准之一是:老戏骨实力派,有作品能撑腰。
(记者 张素芹)
- 1990春晚| 开启“综艺秀”模式 陈佩斯朱时茂成喜剧风向标2018/01/23
- 演技类综艺重唤对“演员”的思考2018/01/22
- 《歌手》《大脑》 综艺IP持续“受宠”诀窍在哪2018/01/15
- 多次元综艺《嗨!看电视》来了 打造“现实版弹幕”2018/01/0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