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2017中国淘宝村及淘宝镇名单 泉州淘宝镇数量全国第二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7-11-23 09:57
  

  核心提示

  近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17中国淘宝村及淘宝镇名单,在全国发现超过2100个淘宝村,超过240个淘宝镇。福建省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第五,泉州淘宝村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泉州淘宝镇数量达33个,居全国第二。石狮的灵秀镇、宝盖镇被确定为“淘宝镇”,目前石狮共有20个村被确定为“淘宝村”。

  淘宝村数量的增多,推动物流大发展。图为泉州企业电商仓。 (王宇静 摄)

  石狮“淘宝村”多达20个

  阿里研究院的各项排名一直引人关注。今年9月份,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电商百佳县”排行榜显示,泉州共有石狮、德化、晋江、安溪、惠安、南安6个县(市、区)上榜,分列第6、第21、第49、第56、第88、第95位。

  作为福建省“互联网+”先行试点城市,石狮的电子商务业态近年来快速成长,全市现有良性的活跃网店超过3.5万家,从业人员超8万人,线上销售超亿元的企业5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商普及率达90%以上,线上年交易额超600亿元。

  在此次阿里研究发布的2017中国淘宝村及淘宝镇名单中,石狮的灵秀镇、宝盖镇被确定为“淘宝镇”,全市共有20个村被确定为“淘宝村”。据悉,被确定为“中国淘宝村”的,将获得阿里巴巴在信贷、培训和推广三方面的扶持——在信贷扶持方面,给予优质卖家授信支持,并探索在卖家经营和消费方面为淘宝村提供一揽子金融支持方案。

  对此,石狮市古由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对企业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作为电商企业,转型做品牌是一个趋势,如果不做品牌,企业未来在市场上将很难生存。但是做品牌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我们基本上每年利润的50%-60%都投入到研发里,所以我们很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这位负责人称。

  据介绍,石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发展互联网经济,大力引导传统企业借力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并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石狮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未来,石狮服装产业将借力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速卖通等知名电商平台,把线下批发市场搬上互联网,搭建分销平台,打通产品上下游,提供全渠道供应链,实现“源头好货”供销全球。

  全市电商交易增长40%

  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排名,全国淘宝村数超过100个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河北。其中,泉州淘宝村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其次是福州,第三是莆田。晋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淘宝村集群。

  据统计,2017年,在全国发现超过240个淘宝镇,从城市来看,菏泽的淘宝镇数量全国最多,其次是泉州和金华(并列第二),第三是温州。

  来自福建省商务厅的消息称,今年上半年,我省实物商品网络销售持续增长,销售总额达958亿元,同比增长24.8%,占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6%。全省服装、家居家装和运动户外等优势传统产业的网络市场份额分别为30.7%、16.2%和15.9%。同时,淘宝、天猫、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销售的休闲裤、运动鞋服和羽绒服有近80%产自福建。

  从城市看,泉州、厦门、福州、莆田四个电商示范城市网络零售交易额占全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的九成。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泉州地区超过80%的规模以上鞋服企业涉足电子商务;京东商城已销售的水暖厨卫产品超过60%是泉州品牌;德化县茶具网络销售占全国茶具网络市场份额近80%;安溪县获批2017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最新数据还显示,泉州今年前10月电商交易总额已达3190亿元,比增40%。在2016年度“中国电商百佳城市”、“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城市”、“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城市”排名中,泉州市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相关链接

  淘宝村(镇)

  指大量网商聚集在某个村落,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业群聚现象。“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一个镇、乡或街道符合“淘宝村”标准的行政村大于或等于3个,即为“淘宝镇”。

  (记者 温文清)

标签:淘宝村|淘宝镇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