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APEC见证中国影响力

www.ijjnews.com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1-12 13:10
  

  11月10日至1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越南岘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另外,11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主席还将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共十九大闭幕后,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将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新境界。

  亚太发展离不开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新气象。透过十九大报告,品悟中国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赢得世界赞誉。岘港APEC会议召开,人们普遍预期中国推动亚太合作力量将不断增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刚认为:“亚太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亚太国家和地区将受惠于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也将有助于稳定亚太未来的增长预期。”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表示,近年来,随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的变化,APEC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尤其是自2014年APEC北京会议以来,全方位互联互通成为APEC合作的热点领域,进一步深化了APEC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合作领域方面的相关性,二者在很多领域可以实现相辅相成的联动效应。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亚太,亚太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岘港APEC会议,中国同各方一道,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稳定向前发展。

  中国方案促共同繁荣

  1991年,中国正式成为APEC大家庭成员。26年来,中国扎根亚太、造福亚太,矢志不渝地推进亚太地区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有力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世人犹记,2014年北京雁栖湖畔,中国成功举办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主题,启动了建设亚太自贸区进程,指明了创新改革增长路径,制定了互联互通十年期合作蓝图,设立了关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互联网经济、城镇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新的合作议程,为APEC注入了巨大活力,为亚太合作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一年前在利马,习近平主席指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将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亚太国家共同发展,为本地区人民创造更多机遇。”

  今年在岘港,亚太大家庭成员共同维护亚太开放发展大方向,共同挖掘亚太发展新动力,共同勾画未来合作新愿景,这是人心所向。

  周边外交新时代特色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后首次出访即选择越、老两国,充分体现中方对巩固中越、中老睦邻友好、推进全面战略合作的高度重视。越南、老挝高度重视并热切期盼习近平到访。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春霞认为,这是中共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首次出席国际多边会议和首次出访。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对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视,以及对中越关系、中老关系的重视。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周边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们不仅提出了“亲诚惠容”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而且使周边外交进入了“奋发有为”的新常态。十九大继续强调,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越南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越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诸多的共同利益。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复杂演变的情况下,稳定和加强中越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年内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实现了互访,这充分体现了中越两国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相信此访不仅将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且将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中国和老挝两党两国领导人互访不断,双方在中国—东盟、澜沧江—湄公河、“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积极推进。全长400多公里的中老铁路,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不仅将便利两国合作,也将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做中国的邻居,老挝很幸运!”老中友协秘书长西昆本伟莱如此评价两国关系。

(张永恒)

标签:apec|习近平|领导人
稿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 谢希源谢希源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