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厦门地铁1号线年底将开通试运营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17-10-27 10:40
  

  地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健康。(资料图/记者 王协云 摄)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我市地铁1号线将开通试运营。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健康,因此,安全运营是其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而地铁安全运营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建设与运营保障,还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影响,如地铁周边工程施工、勘探等出现“侵界”行为,将对运营中的地铁造成重大影响。

  “侵界”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外部施工侵入地铁结构。我市也发生过若干起“侵界”事件,其中今年8月29日,万科广场项目违规钻探作业,造成地铁1号线天水路至厦门北站区间上方地铁隧道穿孔。所幸地铁尚未运营且穿孔孔径不大,经厦门轨道集团等相关单位及时有效处置,未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但已敲响了地铁保护的警钟。

  为避免“侵界”行为影响地铁建设及运营安全,地铁车辆在轨道交通线路上运行,必须确保线路结构有一个安全的空间,根据有关规定,该空间一般在结构周边50米范围内,称为保护区。

  推动地铁保护立法 明确部门职责

  鉴于地铁保护的重要性,我市先后出台了《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办法》和《厦门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作业)管理办法》。一是设立了地铁保护区;二是明确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工作职责、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建设(作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职责。目前正在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届时将把地铁保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各相关部门对地铁保护的职责和相关罚则等内容。

  成立专门机构 加强巡查监测

  根据相关管理要求,厦门轨道集团于2016年年底正式成立地铁保护办公室,其主要职责为做好地铁保护区巡查以及地铁保护区建设(作业)的咨询、审查、监护、监测管理、宣传等相关具体工作。

  地铁保护办公室作为地铁保护的具体管理部门,目前已开展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的巡查,保护区内建设(作业)征求意见审查、监护和监测管理等工作,发现了几起地铁保护区违规作业事件,并及时处置。

  下一步,地铁保护办公室还将采用无人机、街景车、视频监控等先进巡查手段,引入信息化监管系统,提高巡查效率;根据地铁保护区风险程度不同,进行差异化巡查,集中资源关注重大风险项目;探索建立区、镇、街联防等方式来增加巡查力量的机制;定期对地铁保护区范围内单位进行走访,与其沟通,主动跟踪施工作业进展情况。

  规范审批程序 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为全方位确保地铁建设及运营安全,地铁保护区建设(作业)从事前审批到过程管理,都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执行。

  市地铁办、轨道集团正与市城建档案馆进行对接和沟通,着手将在建和建成后的地铁隧道、车站等地下工程的平纵断面位置、坐标、高程等基础数据及时录入系统,纳入地下管网保护范围。今后,市发改、规划、建设、市政园林、交通、海洋、水利和港口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时,将把地铁保护作为审批要素。若发现地铁保护区内有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据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加大宣传力度 呼吁全民参与

  根据厦门市地铁建设规划,到2022年,将有5条地铁线路正式运营,运营里程将超过200公里,地铁将成为大部分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地铁运营安全与市民息息相关。为确保地铁建设期间及运营期间的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地铁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禁止在地铁保护区内私自进行建设、钻探、打井等影响地铁安全的行为;发现地铁保护区内有违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厦门轨道集团正在筹备设立地铁保护区边界界桩和监督举报电话等事项,未来将通过多种方式向地铁保护区内的单位和沿线社区、村庄宣传地铁保护知识。

  市地铁办、轨道集团呼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参与地铁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全民参与地铁保护的良好氛围,共同确保地铁安全。

  【链接】

  地铁轨道交通

  控制保护区范围

  ●地下车站与隧道外边线外侧50米内;

  ●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30米内;

  ●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10米内;

  ●轨道交通过海通道中心两侧100米范围内。

  【名词解释】

  地铁“侵界”行为

  地铁“侵界”行为是指外部施工侵入地铁结构的行为,发生在地铁建设阶段,轻则造成财产损失,影响建设进度,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给线路开通运营留下安全隐患;发生在地铁运营阶段,则会造成列车停运、延误,影响市民正常出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李琳)

标签:厦门地铁|地铁1号线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