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及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
持续对口帮扶长汀五年 山海协作形成多元化格局
自2012年3月确定对口帮扶长汀县以来,晋江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方式,晋江与长汀山海协作从政府层面拓展到社会各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协作、资金支持、人才智力、生态保护、社会各界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许多新突破。晋江对口帮扶长汀,已经不只是单向扶持,而是在互帮互学、合作共赢中实现互动发展。
五年以来,晋江市健全帮扶机制,形成政、企、民多层次、多元化合作交流的工作格局。2012年以来,晋江与长汀两地党委政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互访活动,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资金,专项支持长汀县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8月,晋江市再次捐赠山海协作资金2000万元,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社会事业及民生保障项目等。至此,晋江累计帮扶长汀资金达到1.5亿元。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参与山海协作,晋汀两地在纺织服装、生态农业、机械电子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截至目前,晋江在长汀投资企业达184家,年产值84亿元,年纳税2.5亿元,其中不乏安踏、盼盼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引导鼓励企业投资,还需要建设完善的产业发展平台做有力支撑。今年8月5日,晋江(长汀)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这个由晋江市投入帮扶资金1.1亿、长汀投资3.21亿元建设的产业园是我省首批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吸引了包括盼盼食品、经纬纺织、建豪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共完成投资39.8亿元,成为山海协作从“输血”增力到“造血”强本的典型。这一平台的建设,对于长汀工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在此前两地各有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结对共建的基础上,今年8月,晋江9个街镇还分别与长汀9个乡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这一举措,将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由单纯的党委政府层面合作进一步拓展到民间交流、企业合作、社会参与,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结对,民企社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
今后,晋江市将实施经济交流合作助推行动计划、客家特色新村建设帮扶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培育计划、社会公共事业援助行动计划、农村电商对接帮扶行动计划等“五大计划”,把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推向深入。
“携手”帮扶安溪十余年 兄弟情深共发展
安溪、晋江一北一南,一山一水,山海协作可谓是天赐好“姻缘”。自2006年晋江市对口帮扶安溪县以来,两地以山海协作为重点的精准扶贫开展已有十余年。
2014年起,晋江市青阳街道、深沪镇等10个镇(街道)与安溪县10个乡镇正式确定对口帮扶关系,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逐步建立交流互访机制。目前,每个镇(街道)确定挂钩联系安溪县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面对面”制定脱贫计划,并改变以往挂钩联系贫困户“送钱了事”的做法,采取向贫困户赠送生产物资、生产工具等措施,帮助安溪县相关乡镇发展特色种养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晋江市10个镇(街道)共落实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资金230.3万元。
此外,晋江市从创新帮扶模式层面入手,不断发挥带动作用,变“输血”为“造血”,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统筹推进安溪县经济发展。记者了解到,英林镇持续深化与安溪县西坪镇对口帮扶战略合作关系,多措施、多渠道带动挂钩联系的安溪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借助“英林心”慈善基金会心商店销售西坪镇贫困茶农生产的“爱心茶”,帮助贫困茶农增加销售提高收入,预计可代销“爱心茶”35万元。
随着晋江安溪两地往来频繁,企业、民间等各界交流持续加深。晋江先后帮扶安溪县中医院改造、安溪六中新校区等十几个项目,总投资9000多万元;晋江籍企业家许健康投资近15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的安溪宝龙城市广场;连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安溪县投资35亿元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人居、文化教育、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温泉小镇,有效带动安溪旅游事业发展……
今后,晋江安溪两地将更加珍惜这份“姻缘”,不断拓展协作内涵,在产业对接、劳务合作、项目建设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加深两地百姓情谊,推动共同发展,让晋江安溪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成为泉州乃至全省互帮互学的典范。
(记者_沈茜 文图)
- 坚持问题导向 定向帮扶更精准2017/10/11
- 多元主体参与 构建大帮扶格局2017/10/10
- 当“晋江经验”遇上“长汀经验”2017/10/09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