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补齐民生短板
中共泉州市委
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2017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中共泉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就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全面小康,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工作部署。省委坚决贯彻中央重大决策,全面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又作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也为建设新福建开创了新局面。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奋力推进创新转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有力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期待相比,我市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优质资源供给缺口较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财政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高层次人才仍较匮乏,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市正从中等收入经济向高收入经济迈进,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必须把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五个泉州”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五个泉州”战略部署和“226”工作要求,实施“舒心、暖心、贴心、安心”工程,紧盯薄弱、对接需求、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最大限度加快补齐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短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平衡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3.发展目标。到2020年,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宜居宜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社会事业重点领域主要指标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优质教育公平可及。各类教育资源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城乡均衡,教育各项主要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8%,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基本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更好教育的愿望。
——卫生健康便捷惠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5.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2人、注册护士数2.6人,城乡居民国民体质达标率90%以上,人均预期寿命78.29岁。“健康泉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健康福祉更加公平惠及全民。
——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
——民生基建扩容提质。城乡公共设施体系持续完善,堵、涝、污等得到有效治理,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8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平方米,市县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4%和98%以上,基本实现乡镇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建成便捷舒适的宜居宜业环境。
4.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的短板为着力点,集中力量、精准施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效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
——坚持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政府作为与市场作用的关系,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理念创新、工作创新、业态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影响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种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动力活力。
——坚持统筹推进。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统一,城乡区域之间的一体推进,保障重点与兼顾全面的有机衔接,当前可承受与未来可持续的全盘筹划,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在空间分布、建设标准、管理水平上更加科学合理。
——坚持共建共享。切实把共建共享理念贯穿和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保障机制,又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教育舒心工程,加快补齐教育事业短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市、人才强市。
5.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包”,到2020年全市每年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按照“社会投资、政府扶持、依法监管”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新建、改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确保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完善“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租金、培训教师等形式,加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推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确保至2020年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500元。坚持堵疏结合,对无证民办幼儿园实施分类指导、分类处理。建立教育与规划建设等部门会商机制,落实新建住宅小区规划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完善配套幼儿园的移交、举办、回收等具体办法。鼓励用地紧张的县(市、区)在中心区域利用闲置资源改建普惠性幼儿园。改革幼儿园收费标准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控制在当地同质公办幼儿园2倍以内。探索建立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模式。
6.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把中小学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构建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持续加大对山区、偏远、落后农村中小学倾斜支持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和义务教育提升工程,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深化义务教育城区“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等改革,完善名校带弱校、新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实施初中“壮腰”工程,补足初中办学条件缺口,统一初中教育质量要求。严格规范民办初中招生,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公办、民办初中同期招生、免试入学。
7.配足配好高中教育资源。优化高中学校布局结构,支持薄弱公办高中达标建设,鼓励民办学校争创省级达标,力争到2020年95%公办普通高中完成省级达标建设,省一级达标高中比例达到30%以上、省级高中课改基地达到12所左右、示范性高中达到7所左右。继续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高中,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求。扩大中心市区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加快形成多校良性竞争、共同发展格局。加大教研教改经费投入,建立基于教学成果的教研人员准入机制。
8.提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服务转型升级能力。实施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分级达标全覆盖,建成一批示范性现代中职学校、现代高职院校及职业院校联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成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完善专业设置清单制度,建设一批“亲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和品牌专业;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兴办职业教育;坚持把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上层次上水平,支持华侨大学建设全国一流大学,支持泉州师院、闽南理工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支持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泉港校区)、晋江科教园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建设,支持各高职高专院校提高办学水平;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成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一批对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扩大对外办学合作,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争取国内著名高校、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社科院等在泉设立研究生院、研究所(中心)和新型智库。
9.促进教育包容发展与机会公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学前至高中阶段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做好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入学组织工作,保障不同群体平等享有教育权利。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务工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关爱贫困家庭学生。支持民族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民族乡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整体水平。支持仰恩大学等侨捐学校办出特色。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改善和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实施卫生与健康暖心工程,加快补齐卫生与健康事业短板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坚持健康优先战略,建设“健康泉州”,以基层为重点,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建立健全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10.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快市第一医院城东新院区二期、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新院区二期、市老年医院、市妇产医院、华侨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泉州颐和医院等项目建设,以三甲标准规划创办肿瘤、口腔等专科医疗机构。支持市中医院创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推进县级公立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产科、儿科、精神卫生、传染病、中医、康复、老年等急需紧缺薄弱领域的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落实社会办医优惠政策,推动社会办医与公办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政策上同等对待,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社会办医实体来泉创办“专、精、特、优”医疗机构。
11.建设高水平重点专科。对接省“创双高”工程,全力支持各类医院与国内知名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打造技术精湛、人才荟萃、管理高效的福建省南部区域医疗中心。整合调动医疗系统资源,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和临床重点学科,配置与临床新技术应用密切相关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增强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大医学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医传承工作站(室),实施名医带徒计划,选派一批临床专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到国内外一流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学习。探索医教研协同发展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医院创立科研中心,促进科研成果临床应用转化。支持华侨大学办好医学院和泉州医高专做专做特。
12.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推动跨县域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力争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数比例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加快建设远程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会诊等系统,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到80%以上的县域。全面加强县级医疗中心诊疗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发挥好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中医馆,发展中医药农村特色专科(专病)、治未病、康复理疗、中医药特色堂(馆)。积极创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和“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建设公立村卫生所,实现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基础设备100%双达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全科医生制度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力争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4名全科医生。推行“互联网+健康医疗”,建立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健康数据管理系统,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短缺药品预警和联动机制,保障临床低价药、妇儿专科和急抢救药等短缺药品有效供给。推进以病种收(付)费为主的医保复合付费方式改革,适当扩大重大疾病患者用药目录范围,加大对重大疾病患者及家庭的救助力度,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
13.加紧解决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供给滞后问题。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和县(市、区)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公卫临床实质融合,到2020年全市拥有1家三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6家以上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推行孕产妇、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扩大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范围。推进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儿科建设,加强产科、儿科医务人员配置,到2020年实现每千名儿童儿科床位数达到3张、儿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0.88名,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达到21张。高度重视精神疾病防治能力建设,支持市第三医院创建精神卫生专科三甲医院、建成市级精神卫生中心,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力争精神卫生床位每万人口达到5.64张,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每10万人达到3.8名。
14.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改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条件,推动全市疾控机构达标建设。支持市疾控中心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提升检测能力。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治未病等前端服务,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健康体检规范化管理,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探索在社区、学校、公共场所设立“智慧健康小屋”,设置除颤仪等自救互救设施和急抢救药,解决好居民健康管理、突发应急“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实施养老贴心工程,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于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丰富养老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15.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结合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建设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补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0年每年新建150个以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城市社区每万人拥有养老服务设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圈”。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建立健全家庭照护支持体系,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基石作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探索互助式养老等新模式,建好市养老服务公共管理信息平台。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捐赠、老年人缴费等方法,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全面启动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服务的星级评定工作。加大对失独老年人的关爱帮扶,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80周岁以上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基本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文化,加快老年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加强居住区无障碍改造,完善适老化配套设施。
16.拓展机构养老服务。加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行老年人入住评估制度,优先保障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和孤寡、失独、失能、高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切实发挥政府托底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办养老机构,完善和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到2020年民营养老床位占比超过50%。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举办养老机构,鼓励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等用于养老服务。盘活用好乡镇敬老院,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社会组织规模化承接、连锁化运营,着力提升敬老院床位使用率。加强异地养老机构互助合作,开展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服务。依法依规加强对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全过程监管,限时完成已建养老机构安全达标和设立许可,推行养老服务合同制度和机构责任保险,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7.推进医养深度融合。创新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搭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深入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比例达30%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医保部门要在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创造条件将养老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拓展医疗机构为老服务功能,采用增设、转型、新建等方式,推动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支持社区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机构整合资源。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安宁养护服务,营造舒心健康养老环境。
18.培育壮大健康养老产业。建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引导养老与医疗、保险、教育、健康、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老年用品研发生产、中医养生、旅居养老等一批富有特色的产业基地。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养老服务品牌。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五、实施民生基础设施安心工程,加快补齐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短板
传统基础设施向民生基础设施转型,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科学规划、城乡统筹、适度超前,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加快交通出行、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生态环境、社会事业设施等薄弱环节建设,增强城乡的综合承载能力,努力让全市人民享受好环境、好生活。
19.改善城乡交通出行条件。加快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做好铁路站点、高速公路、机场等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有机衔接,加快推动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完善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路网。持续推进交通治堵行动,打通“断头路”,加快主干道交叉路口渠化或立交改造,整治完善支路小巷,加快重要拥堵节点治理,优化交通组织管理,挖潜提高现有道路通行能力。推进地铁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现代有轨电车项目,提升常规公交的服务能力。完善城际公交、社区公交、公共自行车系统。改造提升自行车道、人行道和过街系统,建成中心市区山水慢线工程,构建完善舒适的城市慢行系统。挖掘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和停车泊位智能诱导系统,规范共享单车停放,有效缓解停车难和无序停放问题。进一步完善基层交通基础设施,深入实施交通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村公路提升计划,支持县乡道联网提级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开发路建设,完成国省道新改建2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新改建1000公里。有序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和充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强水、气、电、通信等地下管线建设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减少城市“马路拉链”对道路畅通的影响。
20.构建城乡防洪排涝体系。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内涝防治行动,统筹实施蓄排结合的雨洪防御措施。加快江河流域防洪治理,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完善大型防洪排涝工程、调蓄设施。强化城市河道、排水管渠系统建设改造和定期清障清淤,限期完成易涝点排查整治。推进城区水系联排联调系统建设,加强汛前汛期晋江、洛阳江上下游水系综合调度,配备充足的应急抢险队伍和设施设备,提高科学排水防涝水平。市县应对暴雨灾害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21.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深化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健全“有专人负责、有监测设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的治理模式,实现流域治理向纵深、源头、治本方向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建设,实施城市山体修复、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老城区空间整治和功能修补项目,加快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修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空间品质。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补齐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和新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强化违法排污执法,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施城乡洁净行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城乡公厕建设、改造和维护管理,加紧提高建筑垃圾消纳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到2020年所有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系统并有效运行,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推动城镇老旧水厂工艺升级和老旧管网改造,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坚持低维护、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22.加快建设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设施。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大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美术馆、歌舞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好一批城市“百姓书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建设海丝多元文化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加强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活动,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和政府综合服务场所,完善市、县级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推动乡镇(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优抚安置对象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大对残疾人以及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救助保障力度。加强城乡无障碍设施、信息无障碍建设。
六、切实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23.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研究部署,科学规划布局,细化落地措施,明确量化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实效。教育、卫计、民政、市政公用事业、住建、文化、交通、体育等职能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任务分工、实施步骤,各参与单位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加强督查和考核,把补短板惠民生的实绩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见到实效。对于工作领导不力、工作开展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24.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全市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支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筹、策划、生成一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项目工程包,积极争取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用好用足金融和税收政策,发挥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加强相关公共服务设施整合利用,防止一边加大投入、一边低效浪费。有效发挥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倡导社会各界、海内外乡亲捐赠助推社会事业发展。鼓励支持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和投资模式多样化,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形成多方参与、多元供给格局,增强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5.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地方立法,形成依法推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的长效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将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或社会组织。鼓励探索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人口规划等多规融合,推动社会事业与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完善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优先保障公益事业用地、用海、用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指标需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发展“互联网+”益民服务,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26.加强人才建设。加大社会事业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与社会事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扩大专业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兼顾产业与事业发展需求,优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积极汇集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和改进教师、医务人员编制管理,创新管控方式和用人制度,最大限度弥补编制缺口。根据优质资源扩大需求,适度提高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完善师资补充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沿海带山区、城市带农村的人才对口支持政策。加大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力度,着力培育护理专业人员。提高基层一线人员待遇,完善和落实工资收入、职称评定、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山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医务人员等专业人才的奖励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退休返聘计划,缓解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教师和医务人员队伍。
27.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民生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实施进度,创新群众参与的载体、渠道和方法。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新模式,促进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参与社会救助和公益慈善事业。弘扬邻里互助互爱精神,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鼓励发展社区基金会、社会企业等支持型、战略型组织,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总结宣扬民生工作先进典型和经验,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8.弘扬务实作风。落实好市委激励干部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八条措施”,永葆“敢于担当、务实肯干、善作善成”的良好状态。坚持质量引领、标准为先,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每个项目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规范运作、廉政勤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防止劳民伤财,避免出现贪污腐败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凝聚合力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 中共泉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2017/08/12
- 福建将完善民生设施 多条腿跑起来补齐民生短板2017/08/09
- 民生补短板 城市提品质 增强获得感2017/08/0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