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泉籍院士郭光灿:“任何困境中我都不屈服”
从赤足奔走北上求学的渔村少年,成长为中国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者,如今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始终对家乡泉州怀着感恩之心。15日,郭光灿院士返乡谒祖,泉州晚报社记者专访了这位从百崎渔家走出的著名科学家。
郭光灿(左一)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
谈泉州“家乡变化太大了”
虽然年过七旬,郭光灿仍然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奔忙着。此次忙里偷闲回到泉州台商投资区,既有宗亲的热情邀请,更是乡愁的内心驱使。郭光灿先抵郭氏家庙完成了谒祖仪式,在乡亲们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泉州海丝文化艺术展览馆、百崎乡乡政府、百崎卫生院、百崎民族中学、百崎中心小学,寻找其成长的痕迹,感受着家乡的新颜。一路上,郭光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老家变化太大了!”
在百崎乡卫生院,当卫生院负责人介绍,百崎乡卫生院已经与市第一医院中医科建立协作关系时,郭光灿连连称赞这是惠民好举措。走进百崎民族中学,大大的田径场,让郭光灿感叹“站在这里,视野广阔”。百崎中心小学校长带着郭光灿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我当年相比,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太好了,一点都不输给城市孩子。”“教育优先,人才就是未来。家乡人重视教育,这路子绝对没错。”他曾推辞过多所高校、研究机构授予他的荣誉职务,却一口答应出任家乡小学的名誉董事长、名誉校长。
他儿时游过泳的海湾,如今变戏法似地建起了一座美丽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凝望气势非凡的公园主雕塑“帆影”,仿佛看到当年出海的船队安全凯旋。郭光灿仔细聆听着公园工作人员的讲解,为百崎湖畔翻天覆地的巨变不停点赞。
谈母亲“受母亲影响,我才有坚韧不拔的性格”
1942年,郭光灿出生于百崎的一个渔民家庭。3岁时,父亲被日本人抓去做苦力,结果病死在运货的船上。母亲含辛茹苦独自抚养郭光灿三兄弟长大。
母亲目不识丁,但目光长远,深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位步履艰难的小脚女子,毅然解开缠足的布条,挑起担子走向田野。“如果母亲让我们三兄弟不要念书,早点出来帮工,她就不会那么辛苦了。”感念于母亲的辛劳付出,加上闽南地区对读书人的尊重,耳濡目染,郭光灿从小就聪明好学。
在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院士看来,母亲当年的坚持,不仅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求,更让他延续了母亲坚韧不拔的性格,得以在日后的困境中不折不挠、顽强作战。曾经好几次,他的研究项目都面临夭折的危险。“受母亲影响,在任何困境中,我都不屈服。”
谈中学时代“中学打下的底子,终身受用”
1955年,郭光灿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成为学校同级学生中唯一考上全省重点中学泉州五中的。年少的他搭着小舢板进城报到,“第一次看到汽车带着4个轮子跑”。
在校园里,除了贫困,他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吃最便宜的饭菜,一有时间就往图书馆跑。爱好文学的二哥也在泉州上学,时常为报纸投稿,偶尔有稿子被刊用,用稿费带郭光灿看一场电影,这成为郭光灿中学时代最大的享受。
五中的学习氛围良好,他的学习成绩更是出类拔萃。假期时,他从图书馆借了许多书背回家看,看完继续借,几乎读尽图书馆里所有的中国古典小说。看多了文学书籍,郭光灿的作文常常成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点评的范本,他一度立志“要当个作家”。
保送进高中时,恰逢“大跃进”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当时的教育也要大跃进,学校决定考试选拔出成绩较好的一批同学,组成两个理工班,“要求三年的功课两年完成”。郭光灿思忖,早一年毕业能为家里省不少钱,于是选择了理工班,“作家梦”从此搁浅。
回首在泉州五中度过的美好时光,郭光灿感慨于自己的幸运。在他看来,这个阶段,是他从年少无知走向广阔天地的过渡,是他一生中性格磨砺、学习方法培养的关键阶段,“一个人中学打下的底子,终身受用”。
谈高考“立志报国,影响到专业选择”
高考前的一段“小插曲”让郭光灿终身难忘。
突然有一天,校长通知郭光灿和其他几位同学去医院体检。“当时校长什么也没跟我们说,我们懵懵懂懂就去了。”
体检时,医生爱说话,“哎呦,你们这几个人怎么这么聪明,要到苏联去留学了。”这下,郭光灿和同学才知道他们被选为“留苏预备生”。
从农村来要送到国外去,要送到苏联“老大哥”那儿去,几个孩子一激动,血压蹭地上去了。结果量了好几次,他的血压一直老高老高,就是下不来。
1960年,郭光灿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留苏预备班,第二志愿为中国科技大学。后因留苏政策变动,立志科学报国的他,迈入了中科大的校门。
“当时想学半导体,就报考了中科大无线电系。”郭光灿的这一选择可谓阴差阳错,进了校门他才知道,中科大的半导体专业设在物理系,而不是像他所知道的北大半导体物理专业归在无线电系。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不久之后,中科大无线电系设立气体激光新专业,郭光灿对此方向产生了兴趣,决心钻研下去。也是由此开始,他与光学结下不解之缘。
谈中科大“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考入了中科大。”郭光灿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念至深。严济慈、钱学森等老一代著名科学家都对中科大投入过极大的感情和心血,有幸聆听他们的教诲,让郭光灿受益一生。
郭光灿体会到,这些留洋归来的老科学家经历过旧中国的贫穷落后,非常希望年青一代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所以那个时候的中科大,男孩子立志做爱因斯坦,女孩子的目标就是为居里夫人。”雄心壮志之外,郭光灿还从这些一流科学家身上学到了做学问的思维方法和学术理念。1965年,郭光灿毕业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
“在中科大求学四年、任职一年的熏陶,让我明白两件事,第一,要有担当,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第二,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郭光灿说,这五年里,尽管想念母亲,为了省下路费和多学点东西,他没有回过泉州,每个假期,一边打工,一边看书。“生活很苦,但很开心。我来中科大,就是来求知的,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因为专注,他成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讯和量子信息技术”的首席科学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奖,当选2013年度“CCTV科技创新人物”;因为专注,他提出的概率量子克隆原理等重要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段—郭界限”,是“该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之一”。他提出的“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被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实验证实,后者201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谈科研“注重技术进步,才能引领市场”
曾经,他潜心科研、献身科学的愿望被接连而至的政治运动打断。拨乱反正后,郭光灿重拾起气体激光研究。经过一番调查,郭光灿发现氮分子气体激光器是当时国内的一个空白领域。当时科研刚刚恢复,各种条件和设备都还很落后,买器件、焊铁架、搭结构、做实验……每一件小事郭光灿都要亲力亲为。虽然非常艰苦,但没过多久,我国最早的氮分子激光器就研发成功。1978年,这项成果获评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发激光器的经历,让郭光灿认识到,国家没有条件进行大量的科技投入,做实验研究将难上加难。他决定转向理论研究,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光学领域有多年积累的郭光灿找了一个“冷门”——量子光学。“比我有名的很多人都说这个方向没有用,因此国内几乎没有人考虑用量子理论解决光学问题。但是我觉得,这里面应该很有趣。”郭光灿坚持要剑走偏锋,就奔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下去。
1981年,郭光灿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做访问学者。到了国外他才发现,国内无人关注的量子光学已经与国际前沿有了近20年的差距。
回国后,郭光灿马上全身心投入到量子光学学科的建设中。1984年,他依靠学校支持的2000元钱,在欧阳修笔下的那个琅琊山醉翁亭,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以此为基础,后来又成立了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就靠着这个学术活动,我国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队伍慢慢壮大起来,学科也得以迅速发展。郭光灿还在国内开了第一门量子光学课程。这本国内量子光学的“启蒙教科书”成为经典教材,为学科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郭光灿的执着追求与独特眼光,中国的量子光学、量子信息研究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
即将离开泉州时,依依不舍的郭光灿显得有些激动。他说,老家发展得很好,泉州的企业家们值得敬佩,他们勤劳智慧,敢闯敢搏,敏于市场,充满活力,创造了令人感叹的经济奇迹。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可谓一日千里,传统产业不能固步自封,要跟踪潮流趋势,还要重视技术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领市场、超越别人。
(记者 郭培明 许雅玲 文/图)
- 医院地上捡到200元 “90后”护士 挨个病房找失主2017/07/10
- 福建永春花卉协会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明日举办2017/06/18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一行莅临树兰医疗晋江市医院参观指导2017/06/16
- 纺织化纤新材料未来趋势如何?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这样说...2017/04/2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