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演员变脸失败尴尬离场 川剧大师:泄露国粹玄机

www.ijjnews.com    成都晚报 2017-06-21 11:36
  

  近日,一段“川剧变脸”的视频在网上火热传开,这“火”的原因却有些“尴尬”,表演者在“变脸”过程中接连失误,最终捂脸离场。

  还原现场:大写的尴尬!

  “变脸”失败后“捂脸”离场

  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河北保定一商场内的某火锅店,一位穿着戏服的演员正在表演川剧变脸,一开始,他快速的变脸引来顾客阵阵掌声,但在连续变了三张脸后开始出现失误,“变脸”脸谱“斜挂”在脸上,露出下一张脸谱,他急忙捂脸“纠正”,可仍然“无济于事”,最终尴尬捂脸离场。

  今日,成都晚报记者联系到了视频中的火锅店,该店店员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表演者并不是专业川剧演员而是该火锅店员工。火锅店于半个月前开业,为了开业酬宾,该店所属的餐饮公司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其中就有川剧变脸,该表演者在培训后每天都会在火锅店表演,与顾客互动,表演的时段不定,每次几分钟。而关于该表演者是否为四川人、是否对川剧有一定的了解,该店员工称不方便透露。

  该段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也有网友表示理解。

  @你的手机屏幕有根头发:我还以为我色盲呢

  @AdvancedMaterial:别先入为主,人家表演的是喜剧,才不是川剧呢

  @南客远归:这位一定是别的戏种派来的奸细

  @克里斯丁笛卡尔BK: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如戏,演员不易。希望他以后表演的越来越好。

  @没事晒太阳:都是混口饭吃的。。。多理解。

  @七童-:他当时肯定很无助…不想笑,觉得很心酸

  还有网友表示,砸了川剧的牌子,更有爆料调侃称“川剧演员变脸失败暴露国粹玄机,尴尬捂脸离场”。

  一段表演会暴露国粹玄机?针对于此,成都晚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著名青年演员康勇。

  康勇简介

  康勇,“变脸”大师彭登怀爱徒,擅长变脸,吐火绝技,他拓宽了变脸的领域,不但能变各种传统脸谱,还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变脸。他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了“巴蜀怪客”“川蜀骄子”“青年变脸王”等称号。

  “变脸”大师

  “木偶式表演”让人痛心

  康勇表示,看了这段视频中的表演,他真有点痛心。“从该表演者的身段和一招一式的动作就能看出是个‘门外汉’,从专业角度看他的动作像‘木偶式表演’,没有精髓和情感,毫无传情传艺可言。”康勇解释道,该表演者的失误从直观形式上泄露了川剧变脸特殊道具的组合程序,从演出服装、道具配饰、表演风格上,严格讲是对川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名片的“腐蚀”。所以,该表演者在出现失误时,才会显得不知所措,尴尬离场。

  康勇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川剧绝搜、绝活包括变脸、吐火、藏刀、滚灯、水秀等,这些绝技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康勇表演川剧

  专业表演者不仅需要变脸有术,还需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否则就会露出马脚,当场现丑。康勇还透露,虽然失误是表演中不可避免的,但专业演员会快速的用技巧及时“修正”,让观众看不出破绽。而视频中表演者的尴尬失误却给川剧变脸绝技画了一个污点,让专业演员有点痛心。

  尊重国粹

  走心表演才能得益于尊重

  康勇提到,川剧变脸作为国粹,不仅是四川的一张旅游文化名片,更是国家二级文化机密。在全国,依靠川剧绝技谋生的业余表演者也不占少数,但作为一名专业的川剧演员,康勇通过成都晚报发声:川剧变脸艺术表演者要遵守行业规则,尊重川剧绝技艺术的表演风格及精准度,在未学到精髓之际不要急于登台。

康勇

  康勇介绍,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变脸艺人头一扭,手一挥,黑脸、花脸、红脸、人脸、鬼脸,唰唰唰十几张脸就能变出来。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康勇目前1分钟内可以“变脸”15张次。

图据网络

  此外,川剧的收徒也有严格的标准,年龄和天赋都很重要,“年龄最好是在8至35岁之间,其次要讲究身、色、艺,是否具有可塑性,学起来才能接受快、反应快、掌握快、完成快。”康勇说。

图据网络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大概有2000多名的川剧专业演员,成都市有400余名专业演员,这些演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基层表演,传承川剧文化艺术。

标签:变脸|国粹
稿源: 成都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