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可信其有”到“将信将疑” 这一大步代价高昂
这堂教育课背后 却以一个上亿元的损失作为学费
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反击战”迎来实质成果。近日,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公安机关抓获拍摄“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
今年2月中下旬,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将多家晋江紫菜企业推向风口浪尖。随后,相关部门、协会、专家相继出面辟谣,包括晋江经济报、人民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新网、央视网、扬子晚报、东南卫视、泉州晚报、海峡都市报、晋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相继报道。在持续一个多月的舆论“反击战”中,不仅为紫菜行业正名,对大众消费者也起到教育作用。在前阶段出现的类似“塑料紫菜”谣言的“棉花肉松”事件中,盲目跟从的消费者少了,负面传播的势头比起“塑料紫菜”的来势汹汹可以说缓和多了。
从“宁可信其有”到“将信将疑”,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这应该是“塑料紫菜”谣言“反击战”值得肯定的社会意义。只是这一堂教育课,背后却以一个上亿元的损失作为学费。
警方
18名涉案者被抓造谣者将面对法律的审判
2月17日以来,多家晋江紫菜企业负责人收到“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有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甚至有人就此恶意敲诈。
经相关部门科学实验及抽检调研,证明网上传播的“紫菜是塑料做的”视频内容不实。为维护群众、企业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迅速部署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晋江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分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广西贵港、福建福州和厦门、山东东营、辽宁辽阳等地对涉案谣言视频进行侦查。
截至目前,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公安机关抓获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塑料紫菜”谣言快速散播的趋势得到有力遏制。
日前,新华社记者在晋江市看守所采访了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祥。据悉,起初,王某祥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在沟通过程中,我起了贪念,想要赔偿。”王某祥说,为了能要上高价,他指挥自己的员工拍摄“塑料紫菜”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同时威胁生产企业,要是不给钱解决,他将继续在网上大量转发。最终,企业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其转账了5.3万元试图平息事端。企业报案后,福建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将涉嫌敲诈勒索的王某祥抓获。
另据澎湃新闻网报道,42岁的广西贵港人曾某也是这次被晋江公安机关抓获的犯罪嫌疑人。
曾某说,那天看到网络上传的“塑料紫菜”视频,就觉得很好奇,然后拿家里的紫菜做实验,并让儿子一起帮忙拍摄视频。视频里,曾某一边用夹子夹住紫菜,一边手拉,紫菜变长的同时,她对着镜头说“塑料做的,黑心商家,给人吃了这个东西会害死人的。”
“当时没有考虑这个是真是假,现在太多假东西了,心里都感觉不放心。”曾某说,拍完视频,她就随手转发到家长的微信群中,这条视频也很快被传播开来。直到公安机关找到曾某,她才想起那天自己发的视频。
“我错了,肠子都悔青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相信网上的传言了,扩散和传播这些东西,我错了,真的想对公司说对不起!”谈到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曾某悔恨不已。
企业
还紫菜一个清白 也敲响了行业警钟
作为晋江紫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阿一波在“塑料紫菜”谣言事件中首当其冲。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阿一波”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达468万余元。
“几句不负责任的谣言导致我们行业众多企业遭受巨大损失,不少企业的产品滞销,工厂生产基本停滞,工人负面情绪持续加大,我们没倒在天灾却死在人祸上!”阿一波总经理李志江表示,庆幸的是,造谣者即将被绳之以法,只是企业蒙受的损失,是有苦说不出。
不只是阿一波,在“塑料紫菜”谣言事件爆发后,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该事件对福建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直到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市场还未彻底恢复。
“太难了,消费者信心缺失很难补回来,虽然我们每月都有1000多场活动,可收效甚微。目前也没有其他方法,只能继续做活动,慢慢恢复。”鲜之惠总经理李永钟说。
团结协作,共渡难关!这是晋江紫菜从业者共同的心声。美味强总经理宋泽警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每家企业都需加强市场宣导,用“最笨”的方法,重拾消费者信心。
恢复市场信心,这是紫菜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本报与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的牵头下,晋江紫菜行业早在3月初就开始“灾后重建”,首届晋江紫菜文化节暨“我为晋江紫菜代言”公益活动让消费者重新认识紫菜,被视为晋江紫菜行业的“正名之战”;与此同时,“晋江紫菜”地理标志申请工作也已启动,目前,“晋江紫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标志商标都在审核中,有望在今年年内双双获批,这将成为全国紫菜行业“双标志”的首例。
“‘塑料紫菜’网络谣言视频给我们整个紫菜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让每个紫菜生产加工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让紫菜这个自然生长的健康食品蒙受了不白之冤。现在这个恶意造谣事件终于尘埃落定,以法律重拳出击,严惩制谣传谣者以正视听而告终。这个结果让我们颇感欣慰。我想我们每一家紫菜生产加工企业都将更加注重完善、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不断向社会、向消费者回馈优质的放心食品。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相信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不盲目信谣传谣,一起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优滋美总经理林建峰表示。
虽然法律最终还了紫菜行业一个清白,但谣言也同时敲响了警钟。在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秘书长曾华青看来,在这之后,所有的消费者都在拿放大镜检验着我们每一件产品,产品没有把控好,必然会有新的问题涌现出来。
“现在网络上对于紫菜的科普知识非常不规范,甚至有些版本还是错误的,例如关于紫菜浸水后变红、变绿,或者太韧、太烂都要有一个确切的、科学的定义。我呼吁所有会员企业,重新制定一份从养殖、加工、包装再到销售、售后的科普知识,以达到统一对外宣传的口径。”曾华青告诉记者,他已经开始着手收集材料,希望尽早能发布这份科普知识标准报告;同时建议商家在产品后面增设咨询热线,方便及时处理消费纠纷问题。
消费者
从“宁可信其有”到“将信将疑” 这可喜的一大步代价高昂
网络平台并非法外之地,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寻衅滋事罪等多种犯罪,上述被抓获的18名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微博、微信、论坛等传播载体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其中,深系消费者健康的食品更容易牵动人们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网民是网络谣言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网民自身的媒介素养能有效减少谣言生存的空间。治理网络谣言应从网民处着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逐步培养广大网民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力与判断力,是防治网络谣言的重要方式。
庆幸的是,经过“塑料紫菜”事件后,大众消费者自我辨别的意识得到提升,在随后出现的,与“塑料紫菜”本质上相同的“棉花肉松”事件中,盲目跟从的消费者少了,负面传播的势头比起“塑料紫菜”的来势汹汹可以说缓和多了。
事实上,“塑料紫菜”事件和“棉花肉松”事件所针对的企业主要在本土,不少本地人都“经历”过这两个事件,记者昨日随机采访了多位本地民众,从他们的话里也可以听出,对待这两个事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家住晋江池店镇东山村的卢青虹告诉记者,看到“塑料紫菜”视频后,她一下子就相信了,赶紧拿家里的紫菜出来实验检查。“紫菜事件后,又看到肉松饼事件,顿时觉得扯淡。我老公也分析说,棉花比肉松更贵,怎么可能做亏本生意。”卢女士说,现在对网络传言不会轻易相信,没有官方确认的视频都不敢随意转发了。
家住泉州浮桥的黄秀莲告诉记者,当时在超市买东西也听过“塑料紫菜”的传言,后来在微信上也看到了,直到媒体辟谣后才相信是假消息,“没过多久又听说肉松饼的肉松是棉花做的,我第一反应觉得肯定又是骗人的。”
家住泉州丰泽区厨头自燃村,今年56岁的胡文焕告诉记者,“棉花肉松”事件在微信上也看到了,“看过就算了,谣言太多渐渐都不相信,感觉都是在乱传。”
“一开始听到‘塑料紫菜’传言我是相信的,后来媒体辟谣后就不相信了,我相信媒体的公信力。”家住泉州东海的刘学平说:“再看到肉松饼事件视频后,第一眼觉得将信将疑,但不会像‘塑料紫菜’那样盲目了。”
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常识也要同步跟进。“塑料紫菜”事件如同一堂课,从“宁可信其有”到“将信将疑”,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这应该是“塑料紫菜”谣言“反击战”值得肯定的社会意义。只是这背后的代价,是一个行业上亿元的损失。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在当下食品安全与网络谣言“鱼龙混杂”的时代,消费者应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常识,提高对食品安全谣言的辨识能力,由此降低购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这也是遇到食品安全维权时的强有力工具。有了知识,才能从根本上建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记者_王文通 实习生_刘宁)
- 6月至10月 福建专项整治校园周边餐饮单位2017/06/05
- 三部门要求各地严格防控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风险2017/05/26
- 多管齐下 常抓不懈 保障市民“舌尖安全”2017/05/25
- 厦门处置一起学生食品安全问题2017/05/1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