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日期日益逼近 皇位继承变难题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7-05-24 10:17
  

  新华社东京5月23日电 (国际观察)日本天皇退位近皇位继承变难题

  日本超党派保守议员组织“日本会议国会议员恳谈会”23日举行会议讨论天皇退位问题,与会者反对在野党民进党提出的设立“女性宫家”方案。而此前一天,日本宫内厅召开记者会,否认媒体有关明仁天皇曾对仅制定适用于他本人的天皇退位法案表示不满的报道。

  日本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退位特例法案后,有关皇位继承问题的讨论在日本再次升温。随着明仁天皇退位日期日益逼近,解决皇位继承的稳定性已变得迫在眉睫。

   适用范围成焦点

  日本政府19日通过的这项法案全称为“关于天皇退位等的皇室典范特例法案”,目前已提交国会审议。一旦法案正式生效,明仁天皇将成为近200年来日本首位实现“生前退位”的天皇。

  由于天皇“生前退位”在日本宪政史上并无先例,此事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广泛争论,其中一大争议就是,是否应就此建立永久性制度。这一争论甚至涉及天皇本人。日本《每日新闻》21日援引宫内厅相关人士的话报道称,天皇曾对安倍政府制定“仅限一代退位特例法”的方针流露出不满,认为退位应建立永久性制度。宫内厅22日的表态,针对的就是这一报道。

  在日本政界,日本政府和执政的自民党主张制定仅适用于明仁天皇的特例法,而民进党等在野党则倾向于建立永久性退位制度。据日本媒体报道,双方在研讨阶段曾多有争论。最终,各党派达成妥协,同意特例法仅适用于明仁天皇,但也吸取在野党及部分专家的意见,将法案名称中特指明仁天皇的表述“天皇陛下”改成泛指的表述“天皇”,使此次退位有可能成为未来参照的先例。

  《每日新闻》报道称,究竟是“仅限一人”还是“成为先例”,未来将成为国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而在民间,大多数日本人支持永久性退位制度。日本共同社4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支持建立永久性退位制度的民众占68%,大幅超过支持制定仅限明仁天皇的特别法的民众比例。

   仅剩两位继承人

  根据日本政府通过的天皇退位特例法案,该法案如果生效,应于公示后3年内实施,实施当天即为天皇退位及皇太子即位之日。

  法案规定,天皇和皇后退位之后,其称号将被改为“上皇”和“上皇后”。他们仍为皇室成员,但不再承担原有公务职责。明仁天皇的长子德仁皇太子即位后,次子秋筱宫文仁亲王将成为未来皇室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享受等同于皇太子的待遇。

  这一法案如得到实施,将可满足明仁天皇的要求。去年8月,明仁天皇发表视频讲话,称由于身体原因自己将很难继续履行公务职责,这被视为他流露出“生前退位”的意向。

  但法案实施后也会出现新的问题。皇太子德仁即位后将成为新的“国家象征”,德仁夫妇理论上将全面接手天皇和皇后的所有公务职责,如出席重要仪式、国事访问接待、各项公益活动等。但太子妃雅子身体一向不佳,常年处于休养状态,能否担起这样的职责还是未知数。

  更为严重的是,日本皇室还面临成员减少、继承人不足的问题。现有《皇室典范》规定只有男性成员能继承皇位,德仁即位后皇室中仅剩文仁亲王及其子悠仁两人有继承资格。

   女性能否继皇位

  为解决未来皇位继承的稳定性问题,设立“女性宫家”一直是各界讨论的一个方案。特别是文仁亲王长女真子近日传出订婚消息,使得这一话题再次被热议。

  所谓“宫家”,是指被赐予宫号的皇室家族,如秋筱宫就是文仁亲王的宫号,秋筱宫家现有成员5人。如为女性皇室成员新设“宫家”,其在婚后将能保留皇籍。

  民进党主张在天皇退位特例法案的附带决议中写入设立“女性宫家”的内容,但这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这一问题将成为国会审议该法案时的又一争论焦点。

  除此之外,日本社会还有进一步扩大女性皇位继承权的呼声。日本历史学者米田雄介说,仅设立“女性宫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皇位继承问题,有必要讨论设立“母系天皇”(即母亲为皇室成员)甚至女天皇的可能性。

  现有《皇室典范》仅承认“父系天皇”(即父亲为皇室成员),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保守派认为这一原则必须得到坚持。

  但在日本民间,支持扩大女性皇位继承权的意见占据优势。共同社4月的民调显示,赞成女性担任天皇的民众比例达到86%,而支持设立“女性宫家”的民众比例也超过62%。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将设立“女性宫家”纳入讨论,也还存在她们的配偶是否加入皇室、其子女是否有继承权等技术性难题,因此很难在一两年内得出结论。但安倍政权如果不能提出可行的方案来解决皇位继承的稳定性问题,或将遭到日本各界的质疑和批评。

  (记者 王可佳)

标签:继承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