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23个林业项目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7-05-10 10:01
  

  从高空俯瞰,泉州是一座被森林拥抱的城市;从腹地穿过,泉州是一座被绿意浸润的城市。据2015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泉州拥有林地面积685160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3%;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58.7%。

  自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以来,我市围绕全省整体部署,把“创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围绕城市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大力推进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和森林支撑等四大体系、23个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绿色支撑和生态保障。

  公路铁路绿化率均超九成

  一直以来,我市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不遗余力。据统计,全市已建成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分别为德化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永春牛姆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创森”过程中,我市制定规划、出台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美丽泉州的总体目标,实施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和森林支撑四大体系、23个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力争通过“创森”,逐步形成以森林植被为主题,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山水相连、林城相拥、林网相通、林居相依、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

  目前,全市完成鲤城、丰泽、洛江、泉港、晋江、安溪、永春、德化8个县(市、区)的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创建工作;10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市、生态县(市、区)正式命名,建成132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

  而为了巩固绿色城市建设成效,我市将“绿色旋风”吹向城市的各个角落。目前,全市已完成绿色城市造林绿化3.06万亩,形成日趋完善的城市绿色廊道。通过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乡村风景林”建设,完成乡村风景林(乡村生态景观林)示范村建设149个,建设省级示范绿色村庄12个,累计完成绿色村镇绿化3.35万亩。此外,全市公路绿化率达94.1%,铁路绿化率已达92.6%以上。

  近三年森林人家收入19.6亿元

  我市将重点区位森林生态景观提升与森林公园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林业项目对基层和群众的吸引力,也增强了林业工作的活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森林公园38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2处,市级1处,县级14处,森林公园总面积38273.26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47%,森林人家有59处。其中,我市的滨海森林人家休闲游路线被评为全省8条最受群众喜爱的“绿色之旅”特色线路之一。

  随着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依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森林旅游活动日益兴起,市场前景广阔。森林旅游的增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森林人家共接待游客980.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9.6亿元,解决劳动就业人数6000人。同时,培育了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6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和20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投入加大、覆盖面逐步增加,市民不仅感受到森林质量提升带来的生态效益,还从林业项目建设中得到“绿色福利”。近年来,我市实施森林近自然经营试点面积7015亩,初步探索出桉树纯林改造、不同乡土阔叶树种混交套种、福建柏混交成熟林、异龄林改造、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套种乡土阔叶树种等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为全市调整森林资源培育战略、科学经营森林探索了经验。一系列林业项目带来的“福利”,还包括林下经济产值年均增长38.9%,农民人均年增收超5050元,全市盆栽花卉或药用花卉年生产能力提升395万盆(株),设施花卉产值年增近2亿元,销售额年增加6076万元等显著成效。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林晓辉)

标签:森林城市|林业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