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一间书屋的N重魔法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7-03-10 17:12
  

  晋江一中“家庭书屋”经验被带到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3日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上交提案,建议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晋江一中“家庭书屋”经验(详见本网6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在全国推广晋江一中“家庭书屋”经验 》。

  晋江一中的“家庭书屋”到底有何魔法,引来全国政协委员的力荐和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近日,记者走进晋江一中,为你揭开其真实面纱。

  从无到有 九成学生建起“家庭书屋”

  晋江一中学生“家庭书屋”的点子,始于大教育观的思考。“如果缺乏大教育观视野,无视社会不良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教育将会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为此,2014年我们开始探寻家庭阅读的有效途径,把教育文化推向社会家庭,学生、家长共建‘家庭书房’,以书香营建家教家风。”晋江一中校长陈燎原说。

  都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陈燎原有个观点——书屋是家庭的细胞。小书屋里藏着大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融汇共生之地,是一个修身启智的好地方。

  2014年秋,晋江一中开始倡导每个学生家中建一个书屋,并以此为支撑,提出一间书房、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批藏书、一句格言、一次命名、一篇故事、一场主题读书交流会、一次读书分享的“十个一”构想。“经过三年的倡导推广,目前90%以上的一中学生建起了‘家庭书屋’,2015年学校还分年级编印了《我的书房,我的故事》文化丛书,分发给学生,并通过学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很多家长在朋友圈转载并热情点赞。”晋江一中办公室主任蔡清涵介绍。

  为了把这项倡议落到实处,一中的老师们也费了不少心思,印发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组织家访等,向家长和学生阐明意义。

  小刘是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一家人租住在出租房。“我的书房就是我的卧室,之前一直没有书架,每当买回一本心爱的书,只能让它委屈地躺在箱子里。学校倡建‘家庭书屋’后,爸爸给我买了个书架,我把躺在箱子里的书分类排放,它们终于有了新家。”小刘说,虽然书屋很简陋,却方便了翻书,很开心。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在创建“家庭书屋”的过程中,一中一直告诉孩子们:不比居室大小,不论藏书多少,只要一间静室,只为一种习惯,只求一分涵养。

  从摆设到着迷 她“双十一”淘书800元

  有了书屋,如果再取个名字就更好了。“学校鼓励学生给书屋命名,张贴读书格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家庭风格、书房特点等取名,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并且蕴涵着家庭成员的言语交流和思想碰撞,由此也产生了许许多多鲜活的生活故事。”晋江一中副校长黄家策说。

  林伊明同学给自己的书屋取名“心寮”,她解释:“‘寮’有小屋之意。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一是受了《草房子》中‘药寮’的启发;二是认为书房有着治愈的效果。在我的书屋里,拿起书本,入乎其内,浮躁的心灵在寮中便有了憩息之所。”

  陈小青同学最喜欢雨天躲在房间里看书,她的书屋就叫“听雨阁”。“其实,读小学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书桌、书架,买了不少的书籍,但它们只是摆设,我很少去翻。”陈小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直到学校倡建“家庭书屋”,她才随手拿起一本《简·爱》看,发现里面的故事挺有意思,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无聊。此后,她开始到图书馆借阅名著。

  现在,她的书屋早已“书满为患”,书架满了,飘窗上排了一排,还动用了两个收纳箱。“去年‘双十一’,她花了800多元,全部买书。”小青的妈妈陈宝珠开心地说,她举双手赞成学校的“家庭书屋”做法,在姐姐的影响下,就读小学的弟弟也有了书屋,且看书比姐姐还“疯狂”。

  “我算是家里看书最少的了,感谢学校让我和爸爸妈妈越来越有共同的话题——聊书。”高一年学生陈飞羽说,以前自己喜欢画画,对看书并不“感冒”,无奈学校倡建“家庭书屋”,还得写书房故事,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去看看。

  没想到的是,不情愿的成分渐渐消退。老师推荐了书单,飞羽买来一看,发现竟很合胃口。身边读书的同学越来越多,有时候大家还会凑在一起交流。去年去香港旅游时,飞羽特意去了趟诚品书店,感受其氛围。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家庭书屋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