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晋江教育大事早知道 全市小学起始年级消除大班额数
中心市区、安海镇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社保卡为主要依据
昨日,晋江市教育局发布《晋江市2017年教育工作要点》。2017年,晋江将以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晋江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大局。
养正中学新校区搬迁 潘径实验小学开办
今年,晋江将加快引进高端教育步伐。督促指导大明国际学校和拔萃双语学校建设进度,力争实现国际学校办学新突破。加快泉州五中桥南校区建设,为全市学校建设引进PPP模式提供借鉴,满足群众对高端教育的需求。
学校规划建设方面也有大动作。推进169个校园新(扩)建项目工程包建设,建筑面积77.73万平方米。实施第三轮(2017-2020年)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工程。完成养正中学新校区搬迁和开办潘径实验小学。
与此同时,继续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模式。探索在紫帽中学引进新加坡高端、优质教育管理团队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全市小学起始年级消除大班额数
今年,晋江将持续优化教育体系,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为市民提供均等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公共教育服务。
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新开办5所公办幼儿园。争创1所省级示范园、1-2所泉州市级示范园和3-5所晋江市级示范园。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创建评估,力争48-60所学校通过验收(中学8-10所,小学40-50所)。微调初招、中招政策,在中心市区和安海镇区学校推进以社保卡为主要依据的来晋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额,全市小学起始年级消除大班额数(56人)。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指导平山中学、陈埭民族中学、紫峰中学启动创建省一、二级达标中学工作。支持晋江一中、季延中学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创建。推进高中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高考复习备考指导、拔尖学生培养工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验等工作。
特色发展中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能装备、纺织服装、汽车维修等3个实体性职教集团。加快专业整合和提升,调整、新增2-3个与集成电路重点项目相配套的专业。
加速推进特殊教育。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提高扶持力度,深化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教育的“两头延伸”工作,做实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让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规范提升民办教育。加强民办学校日常监督管理,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争创1-2所晋江市级示范园、1所泉州市级示范园。积极创新发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经验,打造1个以上党建一把手精品项目。
每所公办学校都有1名以上名教师
今年,晋江将坚持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提升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三名” (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建设,致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强化师德师风方面,重点开展第六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教师正面宣传力度,在晋江经济报《教育周刊》开辟“教师风采”专栏,正面宣传师德楷模。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晋江将选拔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00名以上、骨干班主任培养对象100名以上并启动培训培养,新设立名教师孵化工作室10个以上,考核确定首批教学名师、500名以上骨干教师、 100名以上骨干班主任,让每所公办学校都有1名以上的名教师。
教育人才“5121”引育计划将进入长期性、常态化阶段,今年力争重点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1名以上、高级人才2名以上、骨干人才4名以上、优秀人才20名以上。
(记者_陈海勇)
- 2017年厦门小学积分入学办法公布 不用开暂住、社保证明2017/02/27
- 泉州市教育局解答三问题 学校划片4月1日前公布2017/02/28
- 教育部发文明确: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由各省确定2017/02/27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