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8县区被纳入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近日,文化部批复同意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范围包括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这是继广东和江西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龙岩
上杭县
▲位于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的客家围屋
上杭地处客家大本营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被誉为“客家母亲河”的汀江贯穿上杭全境。上杭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南渡之汉人,而汀江航道的便利又为客家民系的繁衍播迁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上杭被称为“客家族都”,上杭族谱馆收藏有112个客家姓氏的上千种版本逾万册族谱。据查考,广东梅州市七县一区130多个客家姓氏中,有117个是从上杭迁去的,占90%。而四川等省的相关族谱资料表明,当地众多客家姓氏的上祖都是在上杭开基创业的,如卓越的军事家“红军之父”朱德元帅的上祖,以及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的上祖,都是由上杭外迁的。
长汀县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汀,是客家迁移路线上的中间站和重要一环。
长汀是客家菜之乡,客家菜最主要的特点是粗粮精做,他非常喜欢长汀的美食,比如白斩鸡、干蒸肉、芋子饺。
长汀围屋是客家建筑文化的另一特色,它继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筑风格,规模大的可容纳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居住,它和客家土楼一样,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城寨"。
▲客家走古事民俗
客家山歌是长汀最广泛流行的民间音乐,是汀州客家文化艺术的结晶。“公嫲吹”的作者和创作年代无从查考,由民间艺人历代相传保留下来。“公嫲吹”的曲调内涵及吹奏水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武平县
▲武平客家马灯表演
武平县客家风情美仑美奂,拥有客家十番音乐、武平汉剧、定光佛信俗、上刀山下火海民俗绝技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下百家集一镇”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
今年初春时节,一台独具客家风情的武平“元初客家欢”乡村春晚在梁野山景区举办,这台乡村春晚演出当天在直播视频,引发网友点赞、转发。
连城县
▲连城培田古民居
连城县是革命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 “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武术之乡”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培田古民居群座落于冠豸山下,有建于明清时期的30幢高堂华屋、21座吴氏宗祠、6处私家书院等。每处建筑设计精巧,式样独特,工艺精湛,既有古中原建筑文化精髓的承继,又有客家先民匠心的发扬,被誉为“民间故宫”、“中国客家建筑奇葩”。
永定区
▲永定土楼
永定是“客家故里”、纯客家县,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是全国对台工作重点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福建省八大侨乡之一。
永定是“土楼之乡”,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2008年7月,永定客家土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春赛秋社的古风遗俗,不仅是永定客家人对幸福的期盼,更是对未来热烈的憧憬、追求。永定客家人的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最为普遍,而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湖坑镇的李氏作大福、抚市镇的舞蹈花灯和走古事、陈东乡的“四月八”、坎市镇的“打新婚”、高陂镇西陂村“迎春牛”、下洋镇的胡氏迎花灯等。
三明
宁化县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礕村”,宁化石壁是举世瞩目的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所在地。在唐后期至两宋期间,中原汉人高度聚集在宁化及其石壁。直至南宋宝佑后,开始较大规模的外迁。
宁化在客家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客家地区和客家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1995年落成后,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
清流县
清流地处闽西,为“古汀八县”之一,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作为闽赣边古黄连镇的一部分,清流亦属客家祖地,是客家民系衍播的中继站和集散地之一。
位于清流县长校镇的灵台山被誉为“中华客家祖山”,灵台山上有始建于元朝末年的福源寺,明宪宗八年创建的翠峰寺,以及圆通寺、醉峰寺,是闽西北最具规模的寺庙群。
清流客家有着传奇般的文化故事及淳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有“五经魁”、“十番锣鼓”、“客家滚灯”、“游龙”、“舞狮”、“客家三角戏”、“摆五方”、“火把节”、“赛龙舟”等。
明溪县
明溪是纯客家县,客家文化孕育着明溪人民,也养成了淳朴的民风。
明溪客家的时令节庆风俗繁花似锦,丰富多彩,气氛浓烈,蕴含客家节庆文化之神韵,源远流长。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福建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生态保护上,福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7年6月,漳州、厦门、泉州就入选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现在,福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有2个,数量上也是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
历史悠久,参差多态,福建的文化,也是一个亮丽品牌呀!
- 永春非遗文化的保护人:桃源寻宝人周梁泉2016/11/20
- 福建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2016/06/09
- “哪怕是一堵墙,也要留心保护下来”2016/03/03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