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双创”大赛 串起一条创新生态链
“海峡杯”创新创业大赛交出亮丽成绩单
633个项目成功提交,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瑞典等1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项目占比超10%;参赛项目构成丰富,产业涵盖移动互联、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门类……这是首次举办的“海峡杯”创新创业大赛交出的成绩单!
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在大赛颁奖致辞中说,随着产业创新转型的深入推进,这几年,晋江大力构建完备的创业创新生态,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加快集聚,努力打造政府支持创新、社会参与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生动局面。晋江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必将是各位追梦者可以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新产业项目破土而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正推进。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营造新“气候”,才能让“老树”和“新苗”共成长。
晋江借助越来越国际范的身影,凝聚海内外智慧,正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办大赛
“海峡杯”闪耀国际范
无需使用搅拌车的透水混凝土,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AR智能眼镜……入围决赛的40个创新创业项目涉及新材料、智能制造、大健康、云数据等领域,为晋江带来新的气象。
2016年10月中旬启动项目征集,12月27日举行决赛,历时三个月,首届“双创”大赛入围项目不仅高大上,还“国际范”十足。在633个项目中,项目团队成员大多数有哈佛、剑桥、麻省理工、清华、北大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教育背景,其中北美34组,德国16组,日本5组,英国3组,加拿大、新加坡、法国各2组,澳洲、韩国、瑞典各1组,涉及多个发达国家,加上中国台湾的4组,占总报名数的比例高达11.2%。此外,产业覆盖面广,参赛项目重点关注新兴产业领域,与晋江市产业体系相互呼应。
“实际上,海选赛中40%的项目团队有博士参与,个别海选专场项目基本获得了天使轮投资,获得资本市场的肯定。”大赛组委会组织组组长蔡金星告诉记者,“江浙专场最‘国际化’,海外参赛项目数占比高达80%。”为了参加海选赛,许多海外参赛选手颠倒时差,利用远程视频的方式进行路演。
来自德国Laser.Co.Solution.Gmb公司的董事长Alexander Huwaldt,带来微控制器——模型驱动嵌入式系统的项目进入决赛,“我了解到晋江正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我们在这方面已有多个合作案例。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寻求合作,我觉得晋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赛的举办也受到评委好评。“这次大赛征集了许多国外项目,这凸显了大赛的国际化和包容性。”大赛决赛企业成长组评委台湾大叶大学博士陈美玲表示,“晋江举办这样的大赛水平很高,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我认为是‘惊艳’。”
实际上,在国际化道路上,晋江已经不止一次让人“惊艳”。从第六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到国际毛利经贸文化(晋江)洽谈会;从“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落地晋江,到存储器集成电路高端论坛举办;从晋江品牌里约奥运会集体亮相,到万人国际半程马拉松开跑……晋江国际范身影越来越显现。
聚智慧
推动城市生活品质化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智慧。求之于外,集聚多方智慧和力量,是快速推动传统产业融入“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的最佳捷径,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莲花汽车等龙头项目,创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晋江举办这么高规格的大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不是一时的。一方面大赛让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到晋江,特别是一些‘高精尖’人才有机会发现晋江,甚至到晋江创业;另一方面,提升了以传统制造产业为主的晋江新发展下的创新转型氛围。”科技部火炬中心受理处处长闫天羽表示,“晋江在政策配套、城居环境等软硬环境方面提供了足够吸引人的理由,赛事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和项目来到晋江。”
以大赛搭建大平台吸引项目和人才聚集的同时,晋江也积极走出去参与展会,展示城市名片,宣讲城市配套、人才政策、引才计划、创业环境和服务。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首秀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晋江品牌馆”亮相“广交会”引外媒报道;刚刚过去不久的“海交会”上, “晋江馆”更是吸引了不少海外人才驻足。
参加浙江专场海选赛的中科院博士骆裕龙表示:“晋江市委、市政府在相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人才政策方面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大赛奖金和后续推进力度都比较大,而且城市环境很好,所以吸引了我。”
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生态市;从树兰国际医疗入驻,到国际学校建设;从五店市传统街区迎四方客,到高端酒吧街区、咖啡文化等规划……打造品质城市的晋江将凭借自身魅力集聚更多智慧人才。
造生态
串联发展完整创新链
此次大赛通过政府引导,利用市场机制,聚集各种创新资源,吸纳包括银行、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力量。
“举办大赛,晋江要串联、整合内外资源,构建自己的、完整的创新创业链条。这次大赛是对晋江创新创业工作的大检验。”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次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晋江对外连接创新创业资源,对内打通相关产业、金融、政策等创新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一次尝试。
近年来,晋江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全方位搭建公共科研平台、打造研发孵化载体、聚合各方创新资源,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创业。
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课题组组长、副研究员汤璇表示,之所以来晋江,看中的便是晋江创业的土壤。在汤璇看来,从事科研项目的人,最看重的就是事业发展的平台。“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晋江各项政策扶持力度大,落实程度高,两年前来到晋江,便有幸成为人才政策受益的一员。”事实上,2014年,汤璇来到位于晋江的中科院泉州装备研究所时,这里还不足10个人,短短两年的时间,这里云集的高层次人才已有100多人。
培育经济发展的创新生态链,要串联引进科研平台。目前晋江已引入中科院、中纺院等7大国字号研发机构,建立各类研发机构16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星火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3家;建设了三创园、国际工业设计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市级众创空间10个;与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区就科创中心组建、众创孵化载体对接、科技金融对接、孵化器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共享、两地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晋江市要通过大赛搭建起晋江创新生态链,将新项目、新人才引入晋江,激发晋江经济、产业、城市的新活力,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之风。”蔡金星表示。
从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落地,到福大晋江科教园动土建设;从首期规模5亿元的产业创投引导基金设立,到架设高校资源、研究机构与资本融合的链条,晋江正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链。
(记者_柯国笠)
- “海峡杯”现代农业创意创新大赛启动2016/12/31
- 首届“海峡杯”(晋江)创新创业大赛评选揭晓 总奖金达302万元2016/12/28
- 首届“海峡杯”(晋江)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暨资本对接会举行2016/12/28
- 首届“海峡杯”(晋江)创新创业大赛昨决赛 40组国内外“高手”强强对决2016/12/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