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剧情反转 韩总统大选民调:文在寅胜潘基文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7-01-04 08:22
  

  韩国多家媒体近两日公布了有关韩国总统选举的最新民调,结果普遍显示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所获支持率最高,刚刚卸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位居第二。

  尽管韩国总统选举将于今年何时举行尚未确定、许多潜在候选人也没有正式宣布参选,不过由于“亲信干政”事件持续发酵,这次选举尚未开始就已引人注目。

   【略胜一筹】

  韩国各大媒体的民调普遍将文在寅、潘基文、城南市市长李在明、在野党国民之党前联合党首安哲秀和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列为五大潜在候选人。目前,这5人中只有文在寅和安哲秀已正式宣布参选。

  韩联社和韩国广播公司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文在寅目前支持率居首,为21.6%;潘基文以17.2%的支持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李在明为11.4%;安哲秀和安熙正以4.6%并列第四。

  韩国《中央日报》2日发布的民调显示,文在寅以25.8%的支持率居首;潘基文以22.7%紧随其后;李在明、安哲秀和安熙正的支持率分别为13.1%、6.6%和4.5%。

  总体看,文在寅和潘基文优势明显,文在寅略胜一筹,外界也多将目光聚集于这两人。《中央日报》民调设想了两人最终在总统选举中对决的场面,结果显示文在寅将以47.2%的支持率击败潘基文,后者支持率为39.8%。

  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央日报》去年9月的民调相比,不喜欢潘基文的受访者从36.4%跃升为57.6%。《中央日报》3日在报道中暗示,这或许与潘基文近来的“受贿”传闻有关。

  韩国《时事周刊》去年12月25日报道称,潘基文在卢武铉政府任外交部长期间收受商人朴渊次大约20万美元,并在2007年年初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不久再次受贿。不过潘基文对此报道已多次强烈否认。

  然而,“受贿”传闻对潘基文依然造成显著影响。去年9月“受贿”报道尚未发表时,潘基文在《中央日报》民调中力压文在寅,支持率居首。

  有意思的是,在《中央日报》最新民调中,60岁以上人群对潘基文最看好;文在寅则在30多岁的人中最受欢迎、在60岁以上的人中最不受欢迎。

  其他三名候选人中,较受关注的是“黑马”李在明。“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后,李在明率先支持弹劾朴槿惠,被视作要求朴槿惠下台“第一人”,赢得不少人气。

  与去年9月《中央日报》民调相比,李在明的支持率从2.7%升至13.1%,蹿升势头引人瞩目。

   【仍不明朗】

  去年12月,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内部“挺朴派”和“非朴派”曾商定,总统朴槿惠应在2017年4月离开青瓦台、6月举行总统选举。然而,“非朴派”阵营随后改变立场,与在野党阵营联手推动弹劾朴槿惠,因此总统选举能否如此前预期一样在今年6月举行仍存悬念。

  除了日期上的不确定,《中央日报》认为此次选举存在更多变数,包括是否会诞生新党、以修宪势力为中心的“第三地带”将产生多大影响力等。

  《中央日报》在最新民调中曾问受访者:“如果你最支持的候选人不再参选的时候会支持谁?”结果显示,如果文在寅不参选的话,他的支持者中有31.7%的人将转投李在明;而潘基文不参选的话,他的支持者中有46.1%的人表示自己还没决定支持谁。

  《韩国时报》2日评述,几名潜在总统候选人的优劣势都很明显,因此要“抓紧时间”尽快弥补劣势。其中,文在寅的优势是从政经验丰富,他曾担任卢武铉总统时期的青瓦台秘书室长。在2012年总统选举中作为民主统合党候选人与朴槿惠对决,最终以微弱劣势败北。

  不过《韩国时报》指出,文在寅的劣势也正是他给人的“亲卢”印象,以及他相对温和的对朝政策,这样会使他的支持者集中于左翼选民,难以吸引更多中左或中右翼选民。

  对于潘基文来说,他给人的印象是“国际领导人”、“为人正直”。在这种印象下,“受贿”传闻带来的影响就会格外严重。同时,潘基文的国内从政经验也稍显欠缺。

  由于目前距离可能的总统选举日期尚有数月时间,因此竞选人或潜在竞选人的民意支持很可能继续出现变化。(郑昊宁)(新华社专特稿)

标签:文在寅|潘基文|总统|大选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蒋妮蒋妮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