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 谨防五大高发骗局
“双十一”买不买?不少市民表示——不再冲动抢购只买必需商品
中心市区街头出现不少“双十一”促销广告
核心提示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销即将拉开序幕,今年已经是第八年,走过“七年之痒”的“双十一”,是否还能点燃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呢?昨日,记者采访中发现,相较于往年的“疯狂抢购”,不少市民表示,今年只购买确实需要的商品,而不是看到打折、便宜的都想买。 □本报记者王丽虹文/图
去年面膜多到过期今年只买辆自行车
35岁的刘雯在事业单位工作,她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她熬夜参与零点抢购,买了2000多元,今年不打算再赶这个潮了,只打算买辆自行车送女儿。本来月初就打算买了,正巧看到“双十一”当天有促销活动,可以便宜30元,于是就把商品放入购物车中,等到当天买单。
她也有过“双十一”狂买的经历,她说,以前会在“双十一”把一整年需要用的东西都买了,后来发现这样浪费更大,因为很多买来的商品,最后都没有用上。比如去年,为了凑单,她买了不少衣服和日用品,结果,很多面膜直到过期也没有用。虽然从当时购买的单价来看,确实比平时便宜一些,但最后浪费的更多。
刘雯表示,今年她只是把近一个月的购物需求放在了“双十一”来完成,不再为了便宜,购买无用的商品。
曾狂买上百件商品明天就想买套玩具
28岁的倩倩是一名微商,也是一名资深网购爱好者,曾在2014年的“双十一”狂买了100多件商品,收货收到手抽筋。
“今年只打算买一套积木玩具送儿子。”她表示,不再追捧“双十一”,最重要的原因是电商活动力度减小了,2012年-2014年,天猫“双十一”活动的力度很大,红包金额从5元-100元不等,而且无门槛,可以跨店使用,结算时直接抵扣。今年活动力度比往年小,不少网店给出的红包在使用时是有门槛的,比如满299元才能抵用20元,这种优惠力度对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大不如前。
面对“双十一”的诱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现得更加理性,只进行针对性的购物。38岁的王女士经营着一家餐饮店,“平时主要穿几个品牌的衣服,‘双十一’这些品牌都有做活动,折扣比平时大。”王女士说,今年就打算买几件该品牌的运动服装,其他不需要的商品不会浏览也不会买。
秒杀抢购需谨慎拖延交付可投诉
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了解到,每年“双十一”过后,指挥中心都会收到一些关于网络商家的投诉,其中有部分是关于“秒杀”和“抢购”的。去年“双十一”,市民邓女士参与了一元秒杀,购买了一双帆布鞋,但过后商家却以价格设置有误拒绝发货,于是她向12315投诉,经过调解商家同意发货。无独有偶,市民尹先生在去年“双十一”参与抢购,当时商家承诺买三免一,他花费485元购买了3件衣服,但商家却不肯免单,经过工商人员调解,商家将485元退还给了他。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参与“秒杀”或“抢购”时要注意,很多商品成交后,卖家便以库存不足、不在配送范围等为借口,拖延交付,甚至取消交易。参与此类活动,要学会保留网购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购买特价商品时,要查看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文字和图片,特别是是否支持退货款、售后服务等的规定,避免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此外,一些网络商家为了促销,采取先涨价再降价的方式,看似打折幅度高,实际并没有便宜多少,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谨慎。
(记者 廖培煌 苏勇 通讯员 李肇兴 文/图)
- 福建省食药监局发布提示:网购食品注意“三查三看”2016/11/08
- 男子网购显卡变“湿卡” 卖家:或人为损坏2016/10/25
- “双十一”快件量或超10亿件 物流体系面临挑战2016/10/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