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漳州-小心!老人遭遇收藏骗局 一年损失近10万元

www.ijjnews.com   闽南日报  2016-09-14 10:54
  

­近年来,大众收藏品市场日益火爆,名家字画、古玩、邮票、纪念币等收藏品的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吸引了大量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民众参与投资。芗城区一位八旬老人从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内,被打着各种“高、大、上”名号的骗子以同样的方式骗走近10万元。

­9月10日,吴大爷报案,称从2015年4月底至2016年5月,他先后接到一群自称是中央宣传部、北京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北京人民银行珍藏品回收部工作人员的电话,以可以上门回收珍藏品,提供收藏补助款等名义为由,诱骗他购买所谓的珍藏品,共被骗99300元。吴大爷被骗的这些钱,有的被汇入骗子的银行账户,有的交给了送“珍藏品”上门的顺丰快递工作人员。

­综合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此类案件分析,警方提醒群众,面对“收藏热”要有一颗平常心。在“收藏品”骗局中,不法分子利用大家急于买入藏品或急于高价出售的浮躁心理,以假玉器、瓷器古玩、古钱币、纪念币、珍稀邮票等为诱饵进行诈骗,有的还声称可以提供收藏补助款。行骗手法既有传统的街头搭讪、设摊兜售,也有网络售假、电话直销售假等电信诈骗。他们诈骗的对象以男性中老年人居多,这些人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又对收藏品具有较大的兴趣,期望通过藏品升值获利,但往往又不具备识别收藏品真伪的基本常识。当骗子冒用各种“高、大、上”的名号,并在电话、短信、微信中能够准确说出诈骗对象的姓名、性别、住址、收藏品种类,甚至刚买到的何种收藏品,“无心”的市民群众往往上当,一步步坠入他们的骗局。

­警方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个人信息泄露。而年轻的市民群众平时要“常回家看看”,与家中的老人多沟通、交流,传递一些防骗常识、技巧,发现老人家中多了些“物件”或保健品,不妨多问问来龙去脉,如果发现受骗,要及时报警。(章公宣)

标签:骗局 收藏品 珍藏品 诈骗 电话
稿源: 闽南日报  编辑: 吴择吴择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