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互联网+时代,三位食品大咖畅谈突围转型机遇!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9-02 15:31
  

  中国豪新食品论坛第二期活动之”互联网+”分享会火爆召开

  2016年8月31日下午,在“中国晋江·豪新食品市场”营销中心会议室人潮涌动,石狮、晋江(包括安海、内坑)、南安三地的食品、滋补品、烟酒行业经销代理和批发零售业核心商家等食企大咖相聚一堂,共同参加了中国豪新食品论坛第二期活动之“‘互联网+’时代,传统食品经销商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大型专题研讨会。

  部分与会嘉宾在豪新食品市场合影

  此次研讨会福建豪新食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特邀三大商界知名人士:原京东商务总经理樊新科,2016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汪伟,2015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年度十大创新人物王燕,共同研讨更为广阔的食品行业发展道路。

  福建豪新食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庆森致欢迎辞

  研讨会开始后,福建豪新食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庆森首先做了欢迎致辞,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食品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交通、网络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在浓缩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大市场,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才能生存,也迫使我们去探寻适合企业运营和发展道路。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时代,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运营模式的创新!

  之后,研讨会在主持人以及三位商界成功人士的互动中拉开了帷幕。

三位嘉宾樊新科、汪伟、王燕与来宾激情互动

  嘉宾樊新科作专题课程分享

  研讨会上,樊新科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农贸集市、超市、百货、购物广场的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替,市场、产品、渠道等也随着生活方式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现今,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变革时代,电商借助互联网全面侵蚀传统渠道商的份额,传统渠道商只能够通过“互联网+”,反向进军互联网,发挥自身优势,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互联网体验,从而在渠道的变革中抓住商机,做大做强”。

  嘉宾汪伟作专题课程分享

  之后,汪伟同样表示:“现今,食品行业消费主力呈现年轻化,‘一刀切’式的品牌沟通已经不能打动新兴消费者,所以需要跨界思维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产品,改革创新产品,跨越常态限制,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中脱颖而出”。

  嘉宾王燕作专题课程分享

  最后,王燕指出:“电商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在未来的零售市场中占比会越来越重;而且,电商不分区域的特点,与原有渠道互补,覆盖原有渠道的空白市场中的部分消费群体,实现渠道立体化。但是,电商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当的市场运作会对原有渠道带来致命冲击,减少产品的寿命,给品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进入电商平台前,必须做好系统性计划与安排,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才能实现双赢”。

中国豪新食品论坛现场来宾认真听取论坛

  中国豪新食品论坛现场来宾认真听取论坛

  百家食品企业来宾参观豪新食品市场营销中心

  本次中国豪新食品论坛第二期活动的圆满举办,充分证明了豪新食品市场在持续深耕推进各项运营工作。众所周知,“豪新食品市场”作为一家专业的市场运营商,一直致力于服务食品界各路商家,本着“运营先行、服务第一、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今天邀请食品行业同仁共同研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食品经销商面临的危机与机遇。希望能通过面对面和商界成功人士的探讨,为食品行业各路商家解惑答疑,以寻找到更多、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道路。

豪新食品市场项目整体鸟瞰图

  豪新食品市场项目效果图

  此次研讨会,百家食企对于“豪新食品市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可,同时对豪新食品市场“运营先行”的开发理念表示了强烈的赞同。豪新食品市场九大平台“全业态食品展销平台,全新电子化仓储物流平台,行业新品高效发布平台,闽南特色旅游街区平台,全球食品采购供应链平台,全国行业协会交流平台,创新产业孵化平台,全能商务配套平台,全程金融服务平台”,今后更将持续发力,不断开展各项行之有效的运营工作,进而为入驻商家提供一站式无忧服务,助力入驻企业和商家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可以预见,豪新食品市场运营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豪新食品市场项目简介〉〉〉中国晋江·豪新食品市场,总占地面积312亩,总建筑面积45万㎡,是3400亩食品产业园区的重点配套项目,将建成集“批发、零售、电商、物流、仓储、设备、研发、平台、展会、金融”十大功能于一体的升级版的全平台食品交易中心。项目地址:福建晋江市侨晖路食品产业园区(原狮城大道)

  VIP热线:0595-28906666

  开发商:福建豪新食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互联网+|食品大咖|突围专线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200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