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报告解读之“新型城镇化”战略
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喊出“爱的宣言”——让本地人更加留恋、外地人更加向往,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报告摘要
围绕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人的城镇化,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强化融合融入、共建共享,让城市更加包容、更有温度。持续提高城镇化建设品质,让本地人更加留恋、外地人更加向往,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解读
未来五年 晋江城市发展仍把“人”放在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人的城镇化,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强化融合融入、共建共享,让城市更加包容、更有温度。”报告中的这句话,表明了未来五年晋江城市发展过程中,仍会把“人”放在首要位置。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晋江在发展过程中将每一位市民放在心中,他就是我的Mr·right,在晋江扎根,我愿意!”来自江西的小微激动地告诉记者,来晋江工作五年的她,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包容和温度,“这五年我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晋江针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推出的积分优待管理办法,让我不仅有能力在晋江买房,还能够落户晋江,成为一名新晋江人。”
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晋江将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统筹考虑,把外来人口纳入城市保障房建设规划之中,从源头上保证外来人口的住房供应。
为了让市民能够享受“安居”,晋江在“住房保障”方面也下了大功夫。“住进新房,给老婆和小孩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申请到许厝社区廉租房的小谢实现了“安居梦”。
目前,晋江保障性住房基本实现全覆盖。2007年至今,晋江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8个,建设各类住房4691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2911套,总投资229.11亿元。截至6月底,已竣工26438套,入住24992套,封顶8936套。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将细化工作方案,加快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实现9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的目标。同时,通过扩大保障对象覆盖面,进一步落实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对已交付保障住房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物业公司的服务行为,加大对配租、配售对象日常巡查力度,严肃查处出借、出租、出售保障性住房的行为。”
注重传承和延续根脉文脉 避免千城一面
晋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内外兼修,有爱也有颜值,充分发挥晋江特色,彰显魅力。报告指出,坚持功能重于形象,提升城市业态,精细城市管理,彰显文化特色,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推动辅城联动发展,打造若干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美丽乡村,持续提高城镇化建设品质。
到塘东看日落、到梧林古村落探秘、到灵水感受灵源山的气息……每到假期,越来越多人走进晋江的传统村落。“平时工作很累,难得周末有放松休憩的机会,我总会叫上三五好友来趟‘晋江半日游’。”家住东石的阿鑫告诉记者,“慢慢地发现晋江有很多美丽的村庄,各有特色,不用舟车劳顿就能感受到晋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气息,实在是一处宜居之所。”
近年来,晋江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进一步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更是倾力保护传统村落、打造美丽乡村。
“在改造中,晋江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制定《晋江市历史风貌区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晋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传统建筑保护管理,确保城市改造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启动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为风貌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及城市改造建设管理提供依据。”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晋江市对现有30年以上的6000多栋建筑物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目前晋江传统建筑的真实情况,提出成片保护古建筑群的措施。“根据个体建筑的现状,按照产权归属,分门别类给予一定的维修保护补贴。在改造中,十分注重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街道和景区的保护,注重传承和延续根脉文脉,守护城市的根,守住文化的魂,避免千城一面。”晋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_蔡斯洵)
- 小记者首度参与党代会采访报道 专业范十足2016/07/29
- “手游晋江” 点击量破2.6万2016/07/29
- 我就是全身流淌“改革血液”的“网红”2016/07/29
- 改革创新 是开启新征程金钥匙2016/07/29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