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龙江吟社闽南语吟唱:传承700多年 在闽台及东南亚广为传播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6-07-11 17:53
  

  晋江新闻网7月11日讯  日前,晋江东石镇“龙江吟社闽南语吟唱”正式入选晋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闽南语吟唱是晋江人古诗词等文化传承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在书院、诗社、私塾间传播,内容相当丰富和全面,是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童谣等吟唱形式的活化石。其曾经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乃至于东南亚广为传播,闽南“泉州调”和“贵峰调”、台湾“鹿港调”与“天籁调”即为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分支。其入选“非遗”对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有着重大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龙江吟社闽南语吟唱入选晋江“非遗”后,传承单位已开始着手从服装、配乐等方面对吟唱的表现形式进行完善,拟更好地还原其原有的表现形式。本月中旬,龙江吟社还将邀请台湾及周边县(市)的20多个诗社共同举办“海峡两岸闽南语吟唱诗词交流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闽南语吟唱”传统艺术,并为下一步申报泉州、福建省“非遗”做好准备。

  晋江最早的诗社传承700年

  龙江吟社现任社长蔡子芳告诉记者,龙江吟社前身“弢社”创办于元大德年间,清道光十五年改名龙江吟社,至今已有700年历史,是晋江市最早的诗社。龙江吟社以“吟”为名,由此可见其“闽南语吟唱”历史之悠久。明末尚书黄景昉(东石镇檗谷村人)曾著有闽南语吟唱专著《双声叠韵谱》,可惜现已失传。

  “中华吟诵始于周朝,《诗经》的传唱就跟吟诵有密切的关系。闽南语吟唱是中华吟诵的重要分支,是晋江市传统的文化教育艺术。所谓‘吟’,就是一种不急不慢,韵律性、节奏性极强的诵读;所谓‘唱’,是依照乐律发声歌唱。”蔡子芳说,用闽南语吟唱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调等,可还原祖先们当时吟唱的情景,其韵律和谐,平仄相合,声调优美,悦耳动听,有着浓浓的古早味。

  龙江吟社副社长蔡庆芽介绍,“闽南语吟唱”主要在晋江市诗词学会、各乡镇诗社传播。台南的“鹿港调”是在“闽南语吟唱”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马来西亚太平仁和公所(晋江东石镇华侨社团)因与龙江吟社有着特殊的渊源,至今仍保留着“闽南语吟唱”的风格。

  “闽南语吟唱”走进校园

  近年来,为推动“闽南语吟唱”更好地传承,龙江吟社的闽南语吟唱传承人们陆续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2年至今,龙江吟社与东石侨声中学合办的校园诗词联社百草园,通过义务教学的方式,每年都能吸引三四十名学员传承学习“闽南语吟唱”这一传统艺术。

  近日,在侨声中学教学楼内,新一期的“闽南语吟唱”暑期公益培训班正式开课,40多名年轻学员认真聆听龙江吟社秘书长戴连续的教学,并试着用闽南语吟唱唐诗宋词。

  戴连续介绍,除侨声中学外,龙江吟社的“闽南语吟唱”教学目前还相继走进了东石中心小学、金山小学、塔头小学等多个校园,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在小学阶段普及“闽南语吟唱”知识,在小升初阶段开办“闽南语吟唱”暑期公益培训,在中学期间进行较为系统的“闽南语吟唱”及诗词创作教学。

  “目前,我们用于教学的闽南语吟唱古诗有20多首,吟社整理的吟唱古诗词已有100首。”戴连续说,为更好地将“闽南语吟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吟社的成员们还将和学校的音乐老师联手,将口口相传的曲调谱成曲谱。

  记者_赖自煌 王家煜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李华燕李华燕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