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两岸专家学者聚泉探讨 让两岸智能制造优势互补
海峡两岸智能制造(泉州)研讨会开幕
两岸“智库”泉州交流合作
昨日,海峡两岸智能制造(泉州)研讨会开幕,来自大陆及台湾的25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泉州,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技术、机器换工、工业4.0等议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研讨交流活动。
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国家级样板城市,也是中国科协19个创新驱动示范市的建设城市之一。2013年,泉州在福建率先启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由此拉开制造业“机器换工”序幕。
开幕式上,海峡两岸科技社团及有关专家与泉州企业签订了《工厂物联网终端及自动化系统》、《针织圆纬机智能卷取落布装置》、《纺织瑕疵智能检测与行业MES系统项目》等8个项目合作和平台共建协议,涉及电子、机械制造、物联网、生态农业、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通过两岸科技社团的智力和科技优势,助力泉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作为第八届海峡论坛·2016海峡科技专家论坛分会场之一,在泉州召开的智能制造研讨会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两岸的多位知名专家围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主题开展了4场主旨报告会。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主讲的《平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迈向可编程的工业》,从世界工业发展动态、智能产业与智慧社会等方面大胆预测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制造工程学会(SME)台湾分会理事长杨宏智主讲《美国的制造政策——两岸生产力4.0的政策动力——3D打印技术于自动化产业与半导体产业之最新应用》,详解最新智能技术与应用。
本次研讨会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界和业界交流,充分挖掘海峡两岸科技社团的资源,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两岸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还举行了两场分论坛,并对泉州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专家学者聚泉探讨 让两岸智能制造优势互补
核心提示
作为海峡两岸智能制造(泉州)研讨会主要活动之一,装备智能制造暨两化融合论坛和产业合作论坛昨日在我市同时举办。
论坛上,两岸专家学者围绕相关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及两岸制造业特点等,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目前“两化融合”现状、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等,碰出真知灼见。 □本报记者吴宗宝 吴丽娇
卫星导航产品模拟测试 发展空间广阔
北斗开放实验室天衡团队博士明德祥结合目前卫星导航先进技术,介绍了卫星导航终端测试计量技术及应用。
目前,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技术的发展已朝着单通道向多通道、模拟合成向数字合成、中频数字合成向基带数字合成、单系统仿真向多系统混合仿真等方向发展。在讲解最后,明德祥表示,“卫星导航产品模拟测试的优势在于它的控制力、可靠性、灵活性及低成本等,将在未来有非常好的拓展空间。”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
“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 来自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的讲师顾永华围绕《海西产业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践与思考》主题提出观点。
在顾永华看来,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并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和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带动,将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让智能机器人更加“耳聪目明”
北京大学教授刘宏和台湾中兴大学教授蔡清池在论坛上一起探讨智能机器人的功能需求、未来发展趋势。
刘宏教授说,开放的含义是向需求开放、向应用开放,应当为产品创新而服务。现今,他的重点放在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产业化的重大需求,以“智能交互技术”为中心,主攻视觉交互、听觉交互、运动交互、文字交互四个方向的研究与开发。他认为,今后服务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要有视觉、味觉、听觉,能进行复杂作业、人机协作、传感识别,实现智能决策。“我们的使命始终如一,是要让机器人更加‘耳聪目明’。”
蔡清池教授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不过他谈论的焦点则是放在智能机器人的物件识别功能。他认为,要实现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就得对机器人进行“手眼力”整合,即机器人的双手协调控制力要好,眼力要佳,力量也要跟上,“第一代第二代机器人大部分局限于抓跟取,需要的部位是手和眼,但如果生产更为精细繁琐的产品,‘力’的加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手眼力”的整合,是第三代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重要因素。
智能制造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怎样促进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在这方面,佰源机械有限公司有着很好的实战经验。公司总裁助理张博说,公司积极创新,协助针织行业内的织造企业进行装备智能化升级,并整合针织布加工这一产业链,有效地提升织造企业针织布的品质、降低成本,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针织布网上交易平台”,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金融”的针织行业综合交易平台。
台湾淡江大学江正雄教授从IC设计产业历史背景、IC设计与制造流程、 IC设计产业特性、IC产品应用领域、台湾IC设计产业的现状与挑战等方面,阐述了《台湾IC产业发展》,给予参会人员很大启迪。(记者 吴宗宝 吴丽娇)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