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海外侨胞贴心人”
勤勤恳恳为永和侨务工作35年
晋江新闻网2月21日讯(记者_沈茜 秦越 文图)1946年出生的永和镇侨联主席陈玉成,从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到退休后该享清福的时光,他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侨务工作,勤勤恳恳地为永和侨务工作服务了35个春秋,是海内外乡贤心目中的“老黄牛”;他为人秉正,恪尽职守,赢得了海内外乡贤的信任和尊重,还被称为“海外侨胞贴心人”。
侨务工作基础薄弱
他打造“侨胞之家”
陈玉成是永和茂亭村人,1971年从部队退伍后,在茂亭村委会当了五年文书和三年村支部书记,后来又到永和人民公社企业办任副主任。1980年,陈玉成被调到永和侨联,此后,他便开始了与永和侨联携手并进的30多年悠悠岁月。
“刚开始接手的时候,困难重重。”回忆那个时候的侨联办公条件,陈玉成只能用“艰苦”来形容。当时只有三个工作人员,办公场所、办公用品均一无所有。后来还是一位印尼华侨将自家的三层石头房借给侨联,这才让侨联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永和旅居海内外乡贤约4万人,主要分布在菲律宾、印尼,以及港澳地区,当时的联络小组多以家族、村落为单位,没有镇级同乡会,所以海外关系较为生疏,联系不紧密,侨务工作基础薄弱。怎么办呢?“我当时一心想着如何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家乡的发展变化传递到华侨那边去,如何把华侨的心声传递给党和政府。”陈玉成相信,只要自己真心实意、勤勤恳恳地为他们服务,为家乡服务,多做好事善事,就一定能取得海内外乡贤的信任。
他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推动永和侨务工作的发展,陈玉成常年奔波于侨眷侨胞之间,用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竭诚服务。在他的协助下,1997年,永和首个镇级同乡会——菲律宾永和各乡联合会成立。随后,一个个镇、村两级同乡会逐渐成立,遍地开花。如今,永和共有25个同乡会成立。
这些年来,陈玉成凝聚了侨力,连接了侨心,侨胞为家乡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8年,海外侨亲支持捐建了侨联大厦作为接侨基地,永和侨联终于为侨胞打造出了一个共同的“家”。
三十几年来,永和侨联先后引进680套先进设备,价值570万元,并且引进三资企业24家,利用外资495万美元以上。除此之外,永和乡贤热心帮助家乡各顼公益事业建设,先后捐资1亿多元。
“海外侨胞贴心人”
勤勤恳恳服务侨亲
陈玉成任永和镇侨联主席以来,还成了能让侨胞们放心的“管家”。大到土地纠纷,小到代办代理侨眷侨胞升学、户口登记、公证等事宜,只要受到委托,他都在所不辞,勤勤恳恳去办,让他们放心。由于热心为侨服务,他被海外侨亲称为“海外侨胞的贴心人”。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陈玉成得来回奔波于市、镇、村三级及各市直部门之间。就在前几天,茂亭村一位旅澳乡贤丢了港澳通行证,又因事需提前回澳,陈玉成多次前往晋江出入境管理大队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其顺利回澳。
“我所做的每件事,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们永和。”陈玉成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用心的服务,激发乡贤们的爱国爱乡之情,引导他们回乡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帮助永和更快发展。
香港永和同乡联谊总会永远荣誉会长蔡芳祥与陈玉成是20多年的老朋友,虽然他长住香港,但是回来总会和陈玉成聚聚。“这么多年来,他总是默默无闻地为永和的侨务事业做贡献,是我们心中的‘老黄牛’。”蔡芳祥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陈玉成这样一心扑在侨务工作中的侨务工作者,甘为家乡建设事业作嫁衣,永和的侨务工作与各项建设事业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永和乡贤的公益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退休不“褪色”
他是永和的“活宝”
侨务工作千头万绪,看起来无形,实际上细致又艰难。然而,正是这个刚踏入古稀之年的热心老人,在本该安享清福的晚年生活,继续发挥余热做贡献,一点一点地赢得了海内外乡贤们的心,使得侨心、侨力渐渐聚拢和强大。
陈玉成的一个儿子在澳大利亚,两个女儿都在香港,他和老伴仍然住在茂亭村老家。“我儿子说要把我接出去住,我不愿意。”陈玉成说,做了这么多年的侨务工作,熟悉了,也习惯了,只要这个岗位还需要他,只要身体还吃得消,他很乐意继续做下去。
“陈主席做了这么多年侨务工作,跟海内外永和乡贤都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大家对他都很信任、很尊重。然而即便到了这个岁数,只要有乡贤回来,他也还是亲自接待,热情服务,真的很难得。”永和镇党委书记李德铭也被陈玉成的精神所打动,还笑称他是永和人的“活宝”,有关侨务的事情找他准没错。
每次乡贤回乡,陈玉成都会尽心尽力搞好接送工作,不管是小有名气的侨领还是普通华侨或港澳台同胞,他都一视同仁,绝不偏心。近年来,永和侨联每年接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达200人次以上,服务车辆次数达100次以上。他还多次会同永和镇党委领导,抵菲、港、澳与旅外乡亲共商组织乡会事宜,促成同乡会成立。
- 永和镇 拆除2000多平方米违建2016/02/06
- 晋江“三下乡”活动 在永和巴厝祠堂前举办2016/02/06
- 永和山前村 千支火把同祈福2016/02/17
- 简办孙子16岁生日 永和玉湖一华侨捐11万2016/02/20
- 永和镇推介 四个再生资源利用项目2016/02/21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